桉树适应性强、生长快、木材生产周期短,木材和林副产品有很好的加工利用价值,投资回报率高,有利于发展山区经济,可增加林农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对国家和产区经济的发展均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木材和林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纸业、板业等原料的需求大副增加,这也促进了桉树发展的新高潮。我国适宜发展桉树的东南和西南地区林业部门,进入中国的外企林业公司,各行各业的企业主,城镇和山区群众都纷纷加入投资发展桉树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的行列,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带。 本书收集新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以简练文字和图片形式,力求创新。既有理论,又有可操作性。可供欲了解桉树的人士、发展桉树的部门、林业科技人员及桉树栽培施工人员阅读借鉴。
《南岭自然观察手册》以宣传环境保护为主旨,推广自然观察活动、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为主题,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南岭丰富的动植物物种,涉及植物、昆虫、鸟类、两爬等多个方面。《南岭自然观察手册》对促进生态科普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可供自然爱好者、生态摄影者及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等参考应用。
丽水地处中国东南,与温州相邻,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全市森林覆盖言辞79.1%,被誉为“华东天然氧吧”、“浙江绿谷”。流淌的历史长河,使丽水文化灿烂,人杰地灵,1500年前建造了通济堰水利工程,800年前开人工栽培香菇先河。新时代的召唤,要求科技进步把传统特产、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特色商品优势,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1世纪特种物产高效生产新技术丛书》是丽水科技人员长期从事丽水经济特产技术创新的结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精神的具体实践。
桉树适应性强、生长快、木材生产周期短,木材和林副产品有很好的加工利用价值,投资回报率高,有利于发展山区经济,可增加林农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对国家和产区经济的发展均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木材和林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纸业、板业等原料的需求大副增加,这也促进了桉树发展的新高潮。我国适宜发展桉树的东南和西南地区林业部门,进入中国的外企林业公司,各行各业的企业主,城镇和山区群众都纷纷加入投资发展桉树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的行列,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带。 本书收集新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以简练文字和图片形式,力求创新。既有理论,又有可操作性。可供欲了解桉树的人士、发展桉树的部门、林业科技人员及桉树栽培施工人员阅读借鉴。
《森林资源信息更新研究与实现》是笔者李春干、罗鹏、蒋丽秀、代华兵近年来关于森林资源信息更新研究、开发与大规模推广实践的系统总结,在综述中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有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完备性和准确性,探讨了它们在森林资源信息更新中的应用途径,详细介绍了基于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森林资源信息更新总体方案、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森林变化信息采集、森林变化信息地面补充调查方法、基于固定复测样地的林分林木生长率模型研制方法和森林资源信息多业务协同更新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可为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数据库更新提供方法学参考。 《森林资源信息更新研究与实现》适合从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管理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图鉴全面记载了中国30多种果树上的375种病害和545种害虫,收录彩色照片约3000幅。各主要病害和害虫均配有多幅照片,以展示果树不同部位的发病症状和多个虫态及为害状,文字描述包括症状(形态)、病原、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等内容,与图对照使用。本书果树病虫害的种类和图片幅数较《中国果树病虫原色图鉴》(2003年)分别增加了60%约,为目前国内收集果树病虫害最全的专著之一。该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同时还融入了果树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的近期新科研成果,可以满足生产中无公害果品防治病虫的需要。
......
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名城,特别是北部平原地区分布着许多靠前闻名的历史人文古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淄博地区留下了数目可观、种类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淄博市现存百年以上古树名木散生单株937株和8个古树群(群内约1204株古树),分属26科40属,其中国家一级古树(不含群内古树)有290株,国家二级古树有285株,国家三级古树有362株。祁连山主编的《淄博古树名木图鉴(精)》旨在宣传和普及淄博市古树名木,唤起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我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水平和档次,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本书依据2012年全市古树名木调查资料,并于2016年和2017年组织专业力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每株入册的古树名木的生长指标和地理坐标等进行了标注,同时配以图片对该树当前的生存现状和生长态势
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汉英对照)》重点涵盖造林、抚育、低改、采伐、更新造林等森林培育活动,并对林地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森林保护活动提出了原则性要求。《规划》吸收借鉴林业发达国家的优选理念,充分利用了森林经营领域的很新研究成果,系统总结各地森林经营生产实践经验,结合相关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在广泛征求各地区和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
杜五安主编的《山西古树大典(省卷上下)》主要编写千年左右的古树,共五编。第一编总论:第一章山西古树历史;第二章山西古树的现状;第三章古树的生存和保护问题;第四章世界和中国各地古树生存简况。第二编千年古树:第五章山西十大名树和山西十大奇树;第六章山西省省树——槐树油松;第七章裸子植物;第八章被子植物。第三编古树文化:第九章古树的历史文化;第十章古树的特异生态文化;第十一章古树的名人名树文化;第十二章古树的经济文化;第十三章古树的传承和保护文化。第四编古树群:第十四章油松古树群;第十五章白皮松古树群;
本书共分为8章,章介绍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基础,第2章介绍了集体林及其森林经营现状,第3章介绍了贵州省森林资源及森林经营现状,第4~8章以项目为案例,介绍项目的具体操作及其经验。
“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是浙江省林业系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行动,是来源于生产实践的富民典范与创新举措。 本书是该推广项目的总结,系统介绍了“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的类型、特点、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主要介绍竹林覆盖型和高效生态栽培型技术,包括雷(早)竹笋早出覆盖培育技术、毛竹笋用林覆盖培育技术、高节竹覆土控鞭培育技术以及香榧、薄壳山核桃、柿子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简述了技术要点和典型案例,易学,易懂,可操作性强,是指导广大林农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实用手册。
刘琪璟主编的《中国立木材积表(精)》收录了全国各地区编制的一元、二元立木材积表及材积式约2000个,是迄今为止收录数量最多、包括树种最全的立木材积表。本书可供林业生产经营、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稽查执法、林业科研教学等使用。
本书介绍了340余种(变种)观赏乔木及棕榈植物。在介绍其名称、科属、形态特征的同时,辅以清晰的叶、花以及植株形态的图片。此外,书中还着重介绍了这些种类的原产地、适生地区、习性、寿命、成年时间及园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