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波所著的《英语指称语的焦点化心理空间模型分析》借鉴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构建一个认知分析模型,解释英语指称语在语篇中的分布,追寻选择指称语的过程中聚焦者的意图。全书的七个章节可以分: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理论模型、语料分析结论五个部分。认为指称表达式是对焦点化心理空间中结构化认知客体的体现,它不但反映出聚焦和观察时的方式,而且反映出认知加工的努力程度;对指称表达式的选择既体现了元意向的不同方面,也体现了不同层级中聚焦者的元意向。
视听说》教材学习目标明确,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 多的实践活动。本书附有配套光盘,并配有自制视频文件,该文件拍摄场景为英国的餐馆、旅游圣地、家庭,北京理工大学校园。语音的多样性为学习者提供了接触不同国界(10个美国人,10个英国人,2个澳大利亚人,1个加拿大人,1个德国人,1个巴基斯坦人,2个中国人)和不同口音的英语。本书与同类书相比, 的特点是配有网络平台和电子课件,符合时代要求,其他同类书不具备。
席卫国、王红主编的《实用交际日语教程(上)》由20课组成。采用的题材涵盖大学日常生活、文学、文化、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涉及面广。为培养熟练的语言能力,提出了许多必要的语言场景。每课包含课文、语法说明、使用练习(包括替换练习、角色扮演练习等)、图片记忆练习等内容。在课文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句型和文法,方便学生正确理解学习课文。在练习方面,采用例举课文中出现的句型和文法,按照模仿练习、替换练习、角色扮演、记忆等模块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消化吸收。本教材包含新单词约4500个,各课出现的词汇,作为“新单词”分别归纳在各课的 ,练习中出现的单词作为“练习用单词”归纳在练习部分的 。 全书共20课,按每周学习2课计算,可供高等院校日语专业一年级的会话课(每学期16—18周,每周一次,每次两个课时)使用一学
席卫国、王红主编的《实用交际日语教程(上)》由20课组成。采用的题材涵盖大学日常生活、文学、文化、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涉及面广。为培养熟练的语言能力,提出了许多必要的语言场景。每课包含课文、语法说明、使用练习(包括替换练习、角色扮演练习等)、图片记忆练习等内容。在课文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句型和文法,方便学生正确理解学习课文。在练习方面,采用例举课文中出现的句型和文法,按照模仿练习、替换练习、角色扮演、记忆等模块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消化吸收。本教材包含新单词约4500个,各课出现的词汇,作为“新单词”分别归纳在各课的 ,练习中出现的单词作为“练习用单词”归纳在练习部分的 。 全书共20课,按每周学习2课计算,可供高等院校日语专业一年级的会话课(每学期16—18周,每周一次,每次两个课时)使用一学期
郑晶、葛晓燕主编的《通用学术英语翻译教程》严格遵循“通用学术英语(EGAP)”的教学要求,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专业领域内国际规则并能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专业人才。本教材紧扣学科发展前沿和大学英语改革精神,突出”时代性“、“学术性”、”实用性”等特点。 本教材通过务实的教学目的、多元的教学手段以及新型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四大”结合”: “教师讲授”与“学生操练”相结合。 “翻译技巧”与“语域特征”相结合。 “语言输入”与”互译输出”相结合。 “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教程体例编排具有以下特点: 丰富的语篇主题满足新—代大学生们对于探索知识和开阔视野的急切渴望。 新颖的习题编排符合学术英语对大量信息输入及严密思辨能力的培养要求。 有助于文科学生掌握必要的科普
施红梅编著的《类型学视野下的英汉名词短语关系化对比研究》以类型学为视角,以英汉小说为语料,对比分析了英汉名词短语的关系化策略、英汉关系从句在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上的异同;利用英汉关系从句的互译实例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得出较为可信的、可证伪的结论,同时对英汉关系从旬的翻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