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九思发展了墨竹画鼻祖文同的画法,主张以书入画、书画结合,自称 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柯九思画竹一般竹节不作勾勒,而是先用淡墨晕染,再复以重墨晕染竹节的两端,然后以草法写成竹叶,善用浓淡墨色分竹叶的阴阳向背, 以浓墨为面, 淡墨为背, 层次分明。这种以书入画的画法,融入各种书法用笔,笔力浑厚、劲健,使得整体画面明净,布局清朗,形神兼备,在中国画竹史上独具一格,影响颇为深远。此书搜集整理柯九思的墨竹画谱和历代墨竹画的精品力作,并配上一些相关画论,使读者能完整欣赏到柯九思的墨竹绘画艺术,并可做学习临摹之用。
本书从古代山水画入手,将历代画论内容重新归类,再按照历史的演进予以纵向排列,全书系统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研究,并且予以简明的注释,这对于学习中国画论者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本书选帖为明天书法家祝允明《草书诗》,唐伯虎《行书自书诗》,文徵明《行草书咏杂花诗》《行书诗翰十札》(选一),董其昌《行书杜甫诗》《行书方圆魔记》等行、草书墨迹,其中部分作品珍稀罕见。 每件墨迹的出版体例安排包括两项内容: (1)彩色图版(墨迹正文、后人的题跋墨迹及收藏印鉴); (2)释评文字(作者书艺的历史评价诗文与墨迹正文的楷书释文)。 阅读本书,不仅有益于提高书艺、而且有助于书法鉴赏、考证、辨伪、收藏、以及了解书法的历史传承。
《工笔重彩画法》是介绍工笔重彩类画法的技法书。书中讲解十分细致,先从鹤的基本习性和特点开始讲解,然后讲解鹤局部画法,包括头、足、羽毛的画法。然后分四到五步讲解创作画法步骤。书中鹤的形象皆源自于作者关岩的写生。《工笔重彩画法》所选作品画风俊美、造型优美、功力深厚。
艺术大师潘天说过:“画事须有天资、功力、学养、品德四者兼僃、不可有高低先后”,许多画家的成长道路表明,画画到程度,画家本人的气质、修养、个性以及探索精神,便成为更为重要的条件。这是一潜藏在作品之外,又蕴含于作品之中的精神化、理想化的东西。不具僃这一点,也就不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也就难于成为画家。 围绕着他的田袁乡情,经过长期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创作并取得相当成绩以后,赵准旺深得此中三昧。而且,他在不断探索中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我们期待并预祝赵准旺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人物画,范围很广,从画面人物多少一般分为群像画和肖像画。前者以突出人物活动为主,后者以描绘人物形象的酷肖为主。二者表现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都要求形神兼备,即不但人物形象符合人物的形体,服饰结构、比例、场景透视原理等。而且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气质、和精神、神态等。本书精选了阎立本、赵佶、马和之、赵构书、李公麟等唐宋画家的经典人物画精品,并对画家及作品作了详细的介绍,是我们了解唐宋人物画技法的良师益友。
人物画,范围很广,从画面人物多少一般分为群像画和肖像画。前者以突出人物活动为主,后者以描绘人物形象的酷肖为主。二者表现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都要求形神兼备,即不但人物形象符合人物的形体,服饰结构、比例、场景透视原理等。而且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气质、和精神、神态等。本书精选了阎立本、赵佶、马和之、赵构书、李公麟等唐宋画家的经典人物画精品,并对画家及作品作了详细的介绍,是我们了解唐宋人物画技法的良师益友。
米氏云山是中国绘画史特殊的一种画风,它起源于米芾、米友仁父子,后为历代画家所推崇,以致发展成一种绘画技法。因米芾存世作品甚少,其子米友仁有多幅存世,因此,从他的作品中便可一窥米氏云山的源头。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中国绘画名品》选取米友仁代表作《潇湘奇观图》,画卷中充满水墨韵味,确与宋代其他作品风格差异很大。作者对这张画的流传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以此勾画出米氏时期的书画交友情况,并对其中的海岳庵的位置进行了猜测。列数了画家存世作品,以全面体现米氏云山的画风。
赵志田,男,1940年生,汉族,河北省晋州市人。195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0年毕业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等诸位先生。1965年毕业后即被北京画院吸收为专业画家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新华书画院和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在近三十年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他足迹遍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在深入生活的同时,不断吸收中外一切的艺术精华,融汇贯通,深入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法,创作出一系列作品。如《大庆工人无冬天》《太行情》《情系太行》《秦始皇铸钟图》《华夏志民族魂》《家乡春消息》等。1989年,他应邀赴美国旧金山两次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初赴参加海峡两岸名画家作品联展,作品广受好评。1996年6月赴加拿大举办个人画展,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