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传统的理论和技法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创作中可得以充分的发掘和应用,但这终究有限。天下的名山大川,变化多端,风格各异,那里有无尽的创新源泉。现今的有作为的山水画家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向大自然讨取生活,以求新的题材、新的章法、新的意境,创造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为使自己的作品有新意,更符合人们的欣赏心理,我在求新方面也作了些探索:如“空白”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不仅历代山水画家的作品中常见,而且很多画论中也有较多篇幅,它是构成山水画的重要因素,我在创作中也极为注重空白的运用。可传统的空白都很少作笔墨表现。十几年来,我对做好做活空白这个课题作了一些研究和尝试。生活是的老师,所以我到生活中去观赏学习空白的表现。山水画的空白主要是云、雾、天空或水域等,其中尤以云
该书汇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画家的作品,分为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梅兰竹菊、扇谱六部分,每部分为一册,共收名家手书题词、唐诗400余首,配画400余幅,用古画解古意,颇具匠心。其中辑录了《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题称为“四君”,以这四种植物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流传开来,后人便用“四君子”来统称梅、兰、菊、竹了各册均有序言,册《山水》前有《唐六如画并序》,从时间上推测,唐寅已经去世近百年,应该是托名唐寅所作。其他册分别由陈继儒等人作序,他们生活年代与落款时间吻合可信。
吴成建,1962年生,四川成都人,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民进书画院画师,彭州画院画师。 自幼酷爱绘画,在学习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同时把西方艺术融合到国画当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通过长期写生创作,巴山蜀水清灵澄澈的优美与自然终在作品中得以尽情地显露。 1986年参加全国青年美展获二等奖 1997年参加四川省《巴蜀风情展》获二等奖 2000年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2004年出版《吴成建彩墨山水画集》 2005年在深圳南山画院举办个人画展 2007年-2008年作品多次刊登于《羲之书画报》 2008年在江苏徐州举办个人画展,同年作品入选“艺术与市场”周年庆典迎新年书画展作品集 2009年在山东青岛举办个人画展 2009年作品入选《四川西部画院一抗震救灾专辑》
佚名画与署名的作品,从绘画艺术上讲,是没有两样的。但在传世过程中,却有着不同的遭遇,历代收藏家与画史主要关注有名的作品,尤其是大家的作品,而对佚名画往往不屑一顾。因此,在这种境遇下,大量的古代佚名画在流传过程中消失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明代,才逐渐引起收藏家们的注意,大收藏家项子京就对佚名画的著录、流传做了很大的贡献……
古人谓山水画有“不下堂筵,坐穷林壑”之妙。山水画以及相关的点景之物,体现着作者与观者的审美情趣。因而,这些点景什物的刻画也就尤为重要。正如郭熙所说,点景就是画中之“眼”。历来的山水画大家无不在这些“画眼”上下功夫,像唐寅、石涛、仇英、袁江等都是点景高手。总之,山水画中的点景什物可以帮助作者深化主题,表达更进一层的艺术情感;而对读者来说,则可以获更为深刻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享受。
古人谓山水画有“不下堂筵,坐穷林壑”之妙。山水画以及相关的点景之物,体现着作者与观者的审美情趣。因而,这些点景什物的刻画也就尤为重要。正如郭熙所说,点景就是画中之“眼”。历来的山水画大家无不在这些“画眼”上下功夫,像唐寅、石涛、仇英、袁江等都是点景高手。总之,山水画中的点景什物可以帮助作者深化主题,表达更进一层的艺术情感;而对读者来说,则可以获更为深刻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