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深厚的古汉语功底、古文化修养对古代书论中的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理论进行了甄别筛选、归类整理、考证考据、分析判断、概括总结,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是古代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理论的总结性的著作。 这本书体系独特、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独到、论证逻辑、论据详实,尤其是对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之诸法的口诀化,这些必将会对书法实践起到很进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是书法实践的“工具书”,也是大专院校书法教学、甚至艺术教学的好教材。
明代初期,书坛被赵孟俯书风所笼罩。赵孟俯倡导书法复古主义,书宗魏晋,承祧二王巍然为一代帖学造化主。自元代至明初皆莫逸出其樊篱。 及至明代中叶,随着理学思想的松驰,书法领域的反叛意识趋于强化。祝允明的出现,成为明代书法打破趟孟俯书风笼罩、复归唐宋强化个性表现意识的发端,而他的草书则作为明代中期草书深化的标志,引动潮流,直接对徐渭及晚明王铎、傅山草书构成巨大影响。 祝允明(一四六○?一五二六),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一生仕途蹇顿,嗜酒,性豪放,疏钱财,晚年窘困潦倒。与文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其草书被推为[国朝] 祝允明可谓明代学古等人物。其于魏晋唐宋元诸家书法无所不窥。王世贞《艺苑卮言》云:二乐兆楷
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不只要求点画精到,结构优美,而且还要求章法完整、通篇和谐。点画和结构的美,只是局部的美,而章法的美才是整体的美。《楷书章法百图》分为大中堂、小中堂、斗方、竖条幅、横条手卷、对联、条屏等几个方面,作品少则几字,多则几百字。不仅详细介绍楷书创作的方法,而且非常实用,对初学者学习楷书创作具有引导作用。
《手抄佛经硬笔正楷字帖: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特点:选取读者接受度较高、抄写人数众多的5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千手千眼无礙大悲心陀罗尼、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吉祥经、佛说阿弥陀经。采用传统经折装,每册配有描写硫酸纸练习纸,练习抄写后可收藏。
出自中国硬笔书法人——庞中华之手,是20世纪发行量的硬笔书法教学用书,是让您和您的的孩子拥有一手漂亮行体字的好老师,是伴随您和您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草书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书体,但是其字形多变,难于辨认与记忆。为了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欣赏草书的需要,本社现将《王羲之书草诀歌》重新整理出版。 《王羲之书草诀歌》是一本根据字形变化规律,抓住草书字形结构或偏旁部首的书写特点,以歌诀形式编写的通俗读本,很便于读者诵记;其草法规范,是学习草书的范本。 《王羲之书草诀歌》传为王羲之所书,书法清丽俊雅,读者在背诵歌诀的同时,还可领略到王羲之的书法风貌。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赵孟頫在书法方面不满宋朝末期摒弃古法、随意挥洒的书风,竭力提倡恢复[王]的书法传统。赵孟頫兼善诸体,特别以行、草、小楷。他的楷书博釆众家之长,以李邕的纵逸,形成外观温文尔雅,而内寓刚劲的书法风格。他的行草书主要来源于王義之、王献之,结构紧凑匀称,用笔灵活流利,如行云流水,风神潇洒。他的传世书法作品极多,楷书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等,小楷有《汲黯传》、《道德经》等,行草书有《洛神赋》、 《千字文》、《嵇康与山巨源绝书》和《后赤壁赋》等。
《晋祠铭》为唐代行书碑刻,唐太宗李世民书。行草入碑始于此铭。铭文歌颂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巩固皇室政权。其字师法“二王”而纵横自如。其书劲秀挺拔、飞逸洒脱、骨格雄奇、刻工洗练,可谓行书楷模。 《晋祠铭》贞观二十一年(647)立于太原(今属山西)晋祠东隅。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文凡28行,每行44至50字不等。《唐太宗晋祠铭好看的字》由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著。
这套欧、颜、柳、赵、苏、黄、唐七体楷书标准习字贴与间架结构习字贴的首编人柳溥庆先生(一九○○—一九七四)是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印刷印钞专家,总工程师,一生从事美术印刷印钞工作。他利用十多年业余时间,在中国历代书法家论的基础上,研究又好又快地书写楷书的规律,并将总结出的楷书法理论与历代楷书名家代表作的范字相结合,编印出欧、颜、柳三体标准习字贴及柳体楷体间架结构习字贴出版。『十年动乱』后,其长女柳伦继承柳老遗愿续编其他多体标准字贴。这套字贴自一九六二年公开出版以来,已累积发行数千万册,至今长销不衰,受到书法爱好者与习字者的欢迎。
在书法临习中选帖总是位的。选什么帖作为学习的范本虽然因人的性格和爱好而异,但也必须考虑字帖本身的特点,尤其是要考虑字帖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字体的包容性。记得大学期间初次请教商承祚先生如何学习书法的问题时,商老提出初学楷书学颜体:“颜体端庄饱满,易于打基础。学好了颜体,可以向上学习魏晋先秦的各种书体。”商老特别强调:“颜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束缚人,容易出帖,而学柳体就不容易出帖。”此后书法教、学的实践证明,这的确是金针之言。《始平公造像记》方峻厚重、魄力雄强,是魏碑方笔的极轨。《颜氏家庙碑》端庄饱满,朴实而富于变化,是颜真卿晚年的佳作一。一体来精心学习,对奠定楷书基础都有重要的作用。且二帖一方一圆,如果对照学习,又可理解方圆的差异和不同的艺术美。因此,我们选择《始平公造像记》和
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当代中国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艺术出版机构,将致力于历代印谱的发掘和刊行,力争为广大篆刻爱好者提供一套完整丰富的艺术数据,《中国印谱全书》系列丛书的编纂出版就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这本《周秦古玺》(作者吴隐)是其中一册。
清代是隶书的复兴时期,隶书摆脱了汉代后长期徘徊不振的状态,在众多书家的努力下,以至超迈晋、唐、直追两汉,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清代隶书气象。所以,清代是我国继汉代以来隶书兴盛期的第二个高峰。 桂馥(公元1936-1805年)。字未谷,一字冬卉,号雩门,别号萧然山外史。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成进士,任云南永平知县。嘉庆十年卒于官,享年七十岁。桂馥从小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小学,精通《说文》声义。他曾言道“士不通经,不足致用,而训诂不明,不足以通经。”故他遍读经书典籍四十余载,几近每日必取许慎《说文》与诸经之义相疏证,曾著有《说文义证》五十卷,此书力穷根本,确为桂馥倾注一生心血积累。此外还著有《缪篆分韵》、《续三十五举》、《札朴》、《晚学集》、《清朝隶品》、《诗集》等。 此帖为桂馥所书册页。部分
戊辰年(1988年)钤印本,连史纸线装六册附函。本套书为钱君匋辑自藏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刻印而成,收印五百余方。最后一册为四十名家,陈曼生,赵次闭,张廷济,吴熙载,齐白石,赵叔孺,钱瘦铁,邓散木,韩登安等治印。该谱选料考究,钤拓精良,装帧设计乃钱君匋亲自而为,殊为珍贵,今人有"建国后印谱看钱君匋"之说。本册为四十名家卷。
全称《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入《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藏山东曲阜孔庙。 无额。四面刻,均为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精典之作。明郭宗昌《金石史》评云:“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清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