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和运用》共七章,包括概说、词类、短语、句子、复句、句子常见的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的运用。全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汉语语法中的基础知识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说明,同时对重要知识点给予明确的分类依据和形式标准,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辨析。该书用例来源广泛,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展示了汉语语法现象的丰富性,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知识,更好地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可供广大师生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使用。
本书是汉语句法语义研究的一部分,得到*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2000年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语义知识的形式化模型及语义分类系统研究”和2006年重大项目“大规模中文树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项目号是:06JJD740001)的经费支助。
审定科技术语,搞好术语学建设,实现科技术语规范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 这项工作包括两个方面:术语统一工作实践和术语学理论研究。两者紧密结合,为我国科技术语规范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术语学理论研究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方向上的保障。特别是在当今术语规范工作越来越紧迫和重要的形势下,术语学理论对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愈来愈明显。可以这样说,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对术语规范工作同等重要。
《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1936年由中华书局初版于上海。之后,在建国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之际分别出版了《辞海》1979年版和1989年版。这两版《辞海》各有三卷本、缩印本、增补本和按学科编印的分册。其中,三卷本和缩印本累计发行五百余万部。199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与东华书局合作,在台湾地区出版《辞海》(1989年版)。1993年,《辞海》获首届国家图书奖奖--荣誉奖。《辞海》(1999年版)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以新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本版篇幅较1989年版略增,条目有大量修订,主要是反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缺漏,纠正差错,精简少量词目和释文。本版新增彩图本,配置一万六千余幅图片,版式也有革新,分为四卷,另加附录、索引一卷。同时,继续出版普及本(三卷
通观全书,其特点有五: 一、取材范围较广 就时代说,虽以先秦两汉作品为主,也兼收魏晋到清的语例;就体裁说, 虽以散文为主,也兼顾到韵文。 二、收词数量较多 它包括助动词、代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和词缀,九类785条。其中不单音词,也还有双音词和虚词性词组。而大量选收双音词,并为之单独立为条目,也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三、体例比较完备 所列条目一般有四个部分:字(词)头与注音、义项与解说、例句与今译、备考。特别是在单字注音之后又标注古汉语虚字古音声纽和韵部,既便于说明虚词在书写形式上的假借问题,也便于作古汉语虚词的分化与发展的研究。至于备考中所提示的虚词词义问题,对研究古汉语词义发展、虚词和实词的辩证关系,也提供了许多引人入胜的线索。 四、解说比较详明 作者本
《澳大利亚新西兰求学全程指南》是我社出版的求学指南系列图书之一,它面向准备申请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求学的读者,为他们更快捷地跨人求学大门提供帮助。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以简洁精练的文字,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教育体制到留学申请流程、如何办理护照和签证到主要高等院校的洋细情况,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申请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留学提供指导。 书中另有20幅标注了两国高等院校具体位置的地图,便于读者查寻。
本书围绕外语(特别是语法)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带领读者广泛、深入地展开讨论,解答各种疑问,既有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探讨,又有作者自身丰富教学经验的总结,同时还介绍了众多外语教师的教学体会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大量的研究成果。本书视野宽阔,作者提出的许多观点和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在语言上,本书深入浅出,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可读性较强。作者借助“教师之声”、“研究与反思”等形式,与读者时时展开互动,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那些有志于语言教学研究而苦于摸不着途径的读者指明了方向。 本书可以分成3大部分:部分(1~2章)主要从宏观上阐述语言观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新语法观;第2部分(3~7章)从语言的动态、语言的形式、意义和使用,规则和道理,选择的语法,话语的语法这5个
朱德熙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先生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语法丛稿》等论著是科学的汉语语法理论的经典,是指引编者周国光和张林林进行汉语语法研究的指南和灯塔。这本《现代汉语语法理论和方法》是周国光和张林林多年来学习朱德熙先生论著的心得和体会。书本阐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的理论及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理论,现代汉语词类理论,句法同构理论和句法结构系统,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理论,句法结构二重性理论,关于指称、陈述、修饰的理论,汉语语法本位理论,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语义格分析,语义属性分析,语义指向分析。
《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1936年由中华书局初版于上海。之后,在建国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之际分别出版了《辞海》1979年版和1989年版。这两版《辞海》各有三卷本、缩印本、增补本和按学科编印的分册。其中,三卷本和缩印本累计发行五百余万部。199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与东华书局合作,在台湾地区出版《辞海》(1989年版)。1993年,《辞海》获首届国家图书奖奖--荣誉奖。《辞海》(1999年版)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以新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本版篇幅较1989年版略增,条目有大量修订,主要是反映外形势的变化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缺漏,纠正差错,精简少量词目和释文。本版新增彩图本,配置一万六千余幅图片,版式也有革新,分为四卷,另加附录、索引一卷。同时,继续出版普及本(三卷),并在
本书共分六章,其内容包括:表示处所的介词,表示时间的介词,表示对象的介词,表示方式和原因的介词等等,书中对近代汉语介词作了探讨。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价值,可供相关学者及爱好者参阅。
每一个词的背后郜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事,每一个俗语的形成都记录着一段历史生活。在故事中r解词汇的历史、典故、深意,使你成为一个更懂表达和倾听的人。《中华词源(超值金版)》精选汉语中妙趣横生的近千个历史典故,可以让广大读者朋友充分体会词语的奥妙,了解历史的真相。为完成《中华词源(超值金版)》,我们参考研究了大量专业书籍,从人类灿烂的文明中撷取最光辉、最耀眼的词语典故一一辑录在此,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词语的来源。
本书围绕外语(特别是语法)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带领读者广泛、深入地展开讨论,解答各种疑问,既有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探讨,又有作者自身丰富教学经验的总结,同时还介绍了众多外语教师的教学体会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大量的研究成果。本书视野宽阔,作者提出的许多观点和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在语言上,本书深入浅出,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可读性较强。作者借助“教师之声”、“研究与反思”等形式,与读者时时展开互动,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那些有志于语言教学研究而苦于摸不着途径的读者指明了方向。 本书可以分成3大部分:部分(1~2章)主要从宏观上阐述语言观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新语法观;第2部分(3~7章)从语言的动态、语言的形式、意义和使用,规则和道理,选择的语法,话语的语法这5个
笔者袁庆德二十多年以来一直在从事汉语言文字学与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古今汉语的差异主要还是在词汇上,要想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语言,必须准确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词义。汉语词汇的研究对于语言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已经问世的古代汉语词汇学专著还是比较少的,而且内容也不够全面、系统,因而古代汉语词汇学还有较广泛的发展空间,为此,笔者在参考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与研究心得,写成了这部《古汉语词汇学》,希望能够在促进古代汉语词汇学的发展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书用丰富的资料、浅白的语言,讲述了古汉语词汇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词汇的历史发展、构成,词的书写形式,词的引申义,演变的规律,以及怎样学习古汉语词汇等问题。 本书信息量大,知识结构合理,并努力反映当代学术界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