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系列:辞海(第6版)(缩印本)》概况:当代中国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自1936年出版发行至今已有70余年。一书在手,常用的单字、语词和百科词语,包括重要的名词、概念、术语、成语、国名、人名、地名、组织、机构、事件、会议、著作、文件、决议等等,均可查到。“对不对,查《辞海》”已成为广大读者的口头禅。 词目改动超过三分之一 新版《辞海》收单字字头17914个,比第五版增加近400个,附繁体字、异体字4400余个;词条127200余条,比第五版增加4200余条;字数2300余万字,比第五版增加200余万字;图片16000余幅,与第五版相当。本版删去词目7000条,新增词目12300余条,词目改动幅度超过三分之一。本版有大16开五卷彩图本,大16开3卷普及本,大16开单卷缩印本以及大16开多卷彩图豪华本(暂名)。此外,还计划推出具有无线上网功
今人阅读古籍,由于时间隔得久远,语言又是在不断发展着,汉字也在不停地演变着,常有种种障碍横亘眼前,字多通假而语义难明,便是其中之一。“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这是清代大学者王引之的经验之谈,对我们今天攻读古书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以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朱筠刻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影印)为排印基础,并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以及同治12年(1873)陈昌治刻本进行校核。
《中国象形字大典》收录迄今为止学术界公认的古汉字约15000个,将新石器时期以来的陶文、契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帛书、竹木简牍直至隶书按照时代顺序,从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逐字进行讲解,并对古人、前人失准处进行客观分析和审慎校改。
《汉英英汉环境工程词典》除收录环境工程的核心词汇外,还选择了给水排水、供热通风、化学工程、水文、气象、地质等方面常用到的词汇,共12507条。
张庆云、张志毅主编的《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 第3版)(精)》是“辞海版·汉语工具书大系”中的一 种,共收反义词3000余组、17000余条。其中,大多 为词,少量是语素或短语。本书所收大多是共同义素 相同、词性相同、个性义素相对或相反的词;主要收 录现代汉语语词,也兼收常见的古代汉语的词语;主 要受普通话词语,也兼收常见的方言词语;主要收语 文性词语,也兼收常见的百科性的词语。书中词目注 汉语拼音,遵循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每个词目后有 释义和举例。释义简明,指明反义词的基点和划定反 义词的义域。举例尽可能注意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便 提示反义词的多种用法特征。书后附有《词目音序索 引》,查检方便,可供学校师生、语文爱好者与工作 者、写作者与翻译工作者查检反义词。
成语和俗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文辞基本固定,被人们广泛应用,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正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所以,要将它们严格地区分开来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书市上一些成语词典和俗语词典,无一例外地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如此,成语和俗语之别还是可以界定的。一般说来,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而俗语则不限四字,大多在四字以上,且较松散自由,这在学术界已成定论。基于这种观点,本词典立目时,成语只收四字结构的,俗语只收四字以上的,且取其广义,即俗语包括谚语、格言、惯用语等。所收俗语都是古代经典、宋元话本拟话本、元明戏曲、明清小说、现当代小说戏剧中有用例的。那些只在口头流传,有很强地域性,又无用例的,一律不收。 本词典收成语3000多条,俗语近5000条,分成230
甲骨文、金文、小篆、汉简通称为古文字,作者耗时十余年,探讨古文字源流沿革,并以说文解字部首和笔画为索引编纂成融研究、考证、学习、鉴赏于一炉的极具价值的古文字工具书,对广大读者学习古文字提供极为方便的读本。
本书依照规范标准审慎确定字形、字音;对字头的简繁、正异关系进行了梳理;增加单字600多个(以地名、姓氏人名及科技用字为主),共收各类单字13000多个;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近3000条,增补新义400多项,删除少量陈旧的词语和词义,共收条目69000余条。
成语和俗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文辞基本固定,被人们广泛应用,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正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所以,要将它们严格地区分开来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书市上一些成语词典和俗语词典,无一例外地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如此,成语和俗语之别还是可以界定的。一般说来,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而俗语则不限四字,大多在四字以上,且较松散自由,这在学术界已成定论。基于这种观点,本词典立目时,成语只收四字结构的,俗语只收四字以上的,且取其广义,即俗语包括谚语、格言、惯用语等。所收俗语都是古代经典、宋元话本拟话本、元明戏曲、明清小说、现当代小说戏剧中有用例的。那些只在口头流传,有很强地域性,又无用例的,一律不收。本词典收成语3000多条,俗语近5000条,分成2300多
《写作应用成语大词典》特色: ·体例新颖,按同义、近义“成语群”排列,是一部全新型工具书。 ·收词丰富,收录成语近27000条,满足多方面的的需要。 ·释义精当准确,简明易懂,义项全面。 ·查检方便快捷,按辑、类查找所需成语。 ·书证翔实可信,摘自古代和近现代的经典之作,揭示成语的本源。
初版名为《实用汉英翻译词典》,曾荣获第五届国家辞书奖。现经十五年不断扩容、反复修订,更名为《汉英翻译大词典》,既突出汉英翻译实践之重点,又兼顾第二汉语教学之刚需。收词以译法多变的普通词语为主,广收习语、成语及新词,兼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用语,共约7万条。译释以助升汉译英实际效果为导向,融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翻译学知识于一体,力求更为适用。所有词目均先标明词性,再给出相应译法。同一词目若有多种词性,则逐一列出,分别加以译释。精心选配实际译例,并专备不含对应词的活译、巧译,置于◇之后,以利拓宽译路,达意传神。增设“用法与辨析”栏目,简要介绍英语词语之细微区别及用法要点,以便译者正确选用。配有多种特色附录,与词典正文相辅相成,便于领略中国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重要信息。词典
《中华名言大辞典》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秦牧主编的《实用名言大辞典》。这次的书稿在原书基础上,新增了大量词条,共收录约30000条名言。本书“篇”这一级按内容分类排列,以自然——人生——社会——文化为序分为四篇;“篇”下分“章”,共28章;“章”下分“节”,共183节。本词典具有立目精当、视域宽广、词条齐全、引文准确、出处详尽、结构新颖、排序合理、内容与时俱进等特点。附录还新增了“中华文化典籍博览”,参照《四库全书》的做法,力图用最小的篇幅把中华文化经典的粗略轮廓勾画出来。
苏新春教授编纂的这本《现代汉语分类词典》是按词的意义来分类编排的一个特殊品种的词典,也叫语义分类词典。《现代汉语分类词典》收词条83146个。主要是通用程度较高的语文性词语。83146个词条按五级语义层的分类体系编排,共有一级类9个,二级类62 个,三级类514 个,四级类2069 个,五级类12623个。上层义类反映了整个社会生活与汉语词汇的宏阔概貌,底层分类细致地反映出同义相聚、反义相邻的词语类聚关系。
《汉蒙常用词词典》是一本大型蒙古语语文词典,也是一本翻译现代汉语常用词的汉蒙对照词典。它收汉字3181个、词语(多字条)56000多条,并服务于初级和中等文化程度的汉译蒙翻译人员。该项目是自治区成立以来规模、投入最多的民族文化建设研究项目。
《英汉航空航天新词典》是以80年代以来航空航天新技术词汇为主的专用技术词典,收集词汇7万余条,约220万字,新词为主、注释量大、缩写词丰富是主要特色。 《英汉航空航天新词典》可供航空、航天、导弹、民航、空军、陆军和海军航空兵以及其他航空航天应用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科技信息研究人员和有关大专院校师生使用。
本书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02BYYO17)的成果-“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为依托,补充了许多新的语料,广泛搜集各类俗语共14500余条(含副条)。本书释义严谨,引例丰赡,编写者均为多年从事语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既有专业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词典编纂实践经验,很好地保证了本书的专业水准。全书体例谨严,适合中等文化水平以上读者阅读。
《比喻语应用辞典》的编者王雅军从古今中外的大量文学典籍、文学作品、民间谚语中加以遴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收集了比喻语3000余条,分“自然·景色”、“外貌·仪态”、“场面·气氛”、“文明·文化”、“理想·事业”、“求知·创造”、“道德·善恶”、“感情·心理”、“生活·处事”、“爱情·家庭”、“事理·议论”等11类,涉及面广,既可用于描摹自然景象,也可用于刻画人物;既可用于实指物,也可用于虚指感情、思想、心理、气氛等。一册在手,妙喻信手拈来,宛如俯身花园、仰首星空,令人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