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疗法是祖国医学针灸学的一部分,它具有方法简便、经济实用、适应证广、疗效迅速的特点,早已被广大中医工作者应用于临床。特别是近年来,耳针疗法迅速普及,无论在临床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已形成独立的体系。为了便于大家准确选取穴位,应用于临床更为有效,我们编写了这本书。 本书图文并茂,采用以图释文,以文解图的方式,给读者以直观、明确的耳穴定位。 本书主要介绍耳针概述、穴位定位与主治、耳穴诊断法、耳穴治疗操作方法、耳穴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和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等内容。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以创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本书精心遴选各种古代典籍中的华佗治病秘方、药方,包括了内科、眼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等七个科目的内容,为中医爱好者提供重要参考。
本书所介绍372个腧穴,均是临床上常用的穴位:所介绍的取穴方法,均是笔者经过20多年临床实践证实准确可靠的简易取穴方法。为了便于读者查找,穴位先按部位再按各穴位所属十二经流注顺序编排。为了真实还原取穴过程,使读者可以“依样画葫芦”地找到穴位,书中所介绍的取穴方法,均以解剖标志为定位起点,充分利用骨度折量法、手指同身寸法等简易丈量法,个别穴位酌情使用带子、弹性皮筋等辅助工具,介绍了取穴者在取穴过程中看到的人体形态特征、指下的触觉以及找到穴位后被取穴者的感觉,有利于读者一一对照,保证了取穴的简便、准确、快速。同时每一取穴步骤均配有真实彩照,形象直观。
张仲景是中医界的一位奇才,其所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支柱之一:辨证论治的思想,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实属“点睛之笔”。《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本书精选医圣张仲景实用奇方妙方,白话解读,梳理药物组成及功效,做详细方药分析,是中医学习者推荐学习宝典。
按摩又称推拿、按跷等,是中医学外治疗法的一种。穴位按摩是一种非药物疗法,无创伤,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病防病,无病强身,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而且疗效奇特,日益被医学界和社会大众所看好。 本书章介绍了穴位按摩的手法、注意事项、禁忌证等基本常识。第二章列举了一些常用的穴位、反射区的位置和功能,便于刚入门的学者识别与记忆。第三章介绍了近百种常见病症的按摩疗法,包括头部按摩、手部按摩、足部按摩、躯干部按摩,以及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第四章为自我保健按摩法。全书图文并茂,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十分适合家庭疾病的防治及个人养生保健治疗,也可作为临床医生的参考用书。
《本革纲目》是中国古代本草学的集大成者,由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写,历时近三十年,于万历早年编撰完成。在当时,《本草纲目》是中国非常科学而又有系统的医药学著作,并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本草纲目》中的小部分内容已经不符合现代要求。因此,本版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全新的整理,本着取古人之要义、为现代人所实用的原则,精选精校,辑录精华,使《本草纲目》重新焕发生机。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以创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本书精心遴选各种古代典籍中的华佗治病秘方、药方,包括了内科、眼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等七个科目的内容,为中医爱好者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