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玄奘和他的西行队伍行走在丝绸之路上。? 沙漠、毒泉、激流、沼泽,西域以她的野性和多姿迎接着东来的佛子。? 漫漫西行路,玄奘直面人性的险恶,丝路上的商旅败类、沙漠中的强盗马贼,先后对他露出狰狞的面容。危难之际,佛陀的指引将他带入梦幻般的金氏女国。? 苍茫的凌山之巅,西行队伍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极寒、怪病、恐怖的传说、崩溃与死亡,考验着所有的人。? 玄奘不知道,前方等待着他的还会有什么。? 19年 56个国家 110个城市 1335卷经文 5万里路=玄奘西行。新兴的大唐王朝、马背上的突厥人、神秘的中亚、多种思想大碰撞的印度……一一展现在玄奘这样一个孤独行者的求真苦旅中,成就了人类徒步史上伟大的探险。?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经过清代人毛宗岗加工润色后更名为《三国志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它开创了中国长篇小说,特别是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罗贯中(约公元1310年~1385年),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生平事迹不详。 《三国演义》共120回,70余万字。小说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 部长篇小说,也是 部历史演义小说和 部章回小说。它全景式地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百年间历史,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揭露了董卓等统治者的某些罪恶,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结构宏伟,故事曲折,语言精练,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全书的情节,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二回到第七十回,写一百零八位好汉各自经历不同的反抗道路,汇聚到梁山泊,形成了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英雄群体。第二部分从七十一回至小说结束,写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接受招安,被朝廷分化残害,最终走向彻底溃亡。小说很大的社会意义,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统治阶级的罪恶,态度鲜明地把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官逼民反”。
《西游记》的故事在唐玄奘取经之后,经历数百年的演变,逐渐发展成型,多认为在明代结撰成为小说。本版《西游记》以明刊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为底本进行勘校。并利用两种日藏世本进行参校,希望让《西游记》在文字上呈现 原本的风貌。对于底本缺失、漫漶、错讹之处,参考明清其他版本择优选用。本书校注同时参考了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小说中出现的传统宗教、哲学词汇,俗语谚语和基本的文言字词等做了严谨的注释。对世本原有的夹批,以注释形式予以部分保留。愿帮助读者 好地理解这一伟大名著。另特别附赠《西游故事设定集》,带读者无障碍阅读原貌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