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丝,33岁,像只绝育的猫,又像个手持鸡毛掸子的芭蕾舞演员。迪欧,18岁,梦想,连想都不敢想。让娜,74岁,每天早晨去墓园看他就是她一天中最重要的事。 当偶然的契机将三个人聚集在同一屋檐下时,他们约定:最好不要带人来访;禁止发出噪声;吃饭不必一起 这是三个孤独的人相互碰撞的故事,也是三个孤独的人相互疗愈并收获惊喜的故事。
《相似之书》分为三卷,分别是 相似之书 暗示 荒漠 和 不可磨灭 不能察觉 。书中充满了雅贝斯式的哲学的思考,从语言到文学,从宗教到传统,焦虑与困扰,在作者灵魂的拷问中不断明晰,坚定,从而无所顾忌,无所遵循,无所约束,达到了诗人为实现诗意语言,哲学人生的梦想的努力。
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靠近卢森堡公园的奥黛翁,有一家名叫孔岱的咖啡馆。它像一块巨型磁铁一样,吸引着一群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 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放d不羁 ,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从不考虑未来,享受着文学和艺术的庇护。 在这群客人之中,有一个名叫露姬的二十二岁女子特别引人注目。她光彩夺目,就像银幕上光芒四射的女影星。她是从哪里来的?她有着怎样的故事?她的迷人光芒之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她是不是在逃避什么?故事围绕着这名年轻女子的失踪展开。四个叙述者纷纷登场,他们都已*人称 我 的口吻,向读者娓娓讲述露姬的短暂人生经历。
《风格练习》是法国作家雷蒙 格诺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于1947年,1963年由伽利玛出版社再版时作了修改。这本书以九十九种不同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公共汽车上,有个年轻男子,衣着外貌有些乖张,与人发生争执,但很快就离开原地抢了个空座;之后不久,他又出现在圣拉萨尔火车站,与另一年轻人在一起,两人在讨论外套上衣扣的事情。 1949年,《风格练习》被改编成戏剧,在圣日耳曼德普雷的红玫瑰酒馆上演。1954年被改编成歌曲,在布鲁塞尔的口袋剧场演出。1980年再次被改编成戏剧,在蒙帕纳斯剧院演出,并在法国电视三台播放。二十一世纪以来,新的改编剧目每年都上演,还产生了各种语言的变体和滑稽模仿,在文学杂志和互联网上流传。 这本书已出版三十五种语言版本;其中,意大利语译本由著名作家翁贝托 埃科翻译。
1947年,阿尔萨斯少女玛蒂尔德追随摩洛哥丈夫飞往 他者之乡 。在这里,她醒悟:逃离与出走不过是另一个深渊,她永远只是一个外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但即便如此,面对陌生、贫困、暴力与压抑,她终将会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活下去。 《战争,战争,战争》是龚古尔文学奖得主蕾拉 斯利玛尼全新的传记小说,是其书写家族三代女性真实命运的 他者之乡三部曲 之一。小说以二战后法属摩洛哥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讲述一个深陷政治身份危机的国家,一个跨种族结合的混血家庭,以及一个筋疲力尽的女人,如何在动荡的世界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位置。
《克罗蒂娜走了》是 克罗蒂娜四部曲 的最后一部,以安妮而非克罗蒂娜的视角展开,是整个系列的例外。不起眼的年轻女人安妮,自认敬爱她的丈夫阿兰,完全受他的支配。在阿兰出差之际,害怕独处的安妮决定执行丈夫的安排,包括常与其表妹玛尔特见面,尽量避开克罗蒂娜、雷诺一家。安妮跟随玛尔特去温泉度假村玩,见识了乖张放纵的男男女女,与小黑狗托比重聚。安妮一面给阿兰写信,一面无法抑制地与迷人的克罗蒂娜亲近起来 克罗蒂娜离开了,安妮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二十岁时,我作为编外人员观察过这么一个小团体:成员们性格迥异,各有风光,聚在一起时不为生计发愁。我有幸和每一个人都单独相处过一阵子。 十五年来,包围着他们的薄雾有时也会撕开口子。 生活是从什么时候困难起来的? 再度回到法国,我打听他们所有人的下落。这些消息,它们都不对,这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时光业已流逝。
《乡村医生》是《人间喜剧》中的一部,属“乡村生活场景”。在这部作品中,巴尔扎克塑造了“一些纯洁的人物”,并着力刻画了一个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的医生倍纳西。在偏僻山区落户的倍纳西,当上市镇市长之后,为了改变该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制订了一个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扩大交换,增加市民收入,并切实加以贯彻。后因积劳成疾,以身殉职。小说通过对几个人物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过失和不幸、生活上所经受的磨难的描写,多方面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小说中那个青年女子拉·福绥斯的不幸遭遇,读来催人泪下,被作者称为“差不多就是全体女子的遭遏”。小说还通过众多人物的谈话,表达了作家对于政治、宗教、风俗等的见解。 《乡村医生》是《人间喜剧》中一部独具特色的名著,已成为研究巴尔扎克的创作和世界
《第二性》作者波伏瓦生前从未公开的小说手稿首度面世,以少女时代挚友扎扎为原型,悼念她生命中刻骨铭心的友谊。九岁那年,希尔维初次遇见与她同岁的女孩安德蕾。她从未见过如此酷的女孩。与乖顺的“好学生”希尔维不同,安德蕾聪慧却叛逆,对一切若即若离。她经历过可怕的烧伤,身上带着火的印记。为了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她不惜用斧头砍伤自己。她们变得形影不离。这感情炽烈、深入灵魂。从一起违抗学校秩序开始,循规蹈矩的希尔维一步步走向自由;生而不羁的安德蕾,却在家庭和礼法的约束下,步步挣扎,逐渐成为困兽。
安妮·埃尔诺采用白描、片段式、无人称的创作手法,以自传体小说或者日记形式,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她写父母亲、童年、与社会的决裂、母亲的死、结婚、嫉妒、破裂,以及社会生活中 容易被忽略的角落的记忆等等。在本书中,作者努力重新发现母亲的不同面孔和生活,她的母亲在1986年因病去世,她的记忆和智力及身体的完整被摧毁。本书追忆了一个女人的存在:一名工人,然后是一个店主,坚持自己和学习。它还揭示了一个女儿对母亲感情的演变和矛盾:爱、恨、温柔、内疚,以及 对这个衰弱的老妇人的内心依恋。
《纵情生活》是法国当代旅行作家和小说家的代表性短篇小说集,由伽利玛出版社首次出版于二〇一四年。这本短篇集收录了《情人》《百无聊赖》《尊重》《狙击手》《隐士》《火车》等十七篇精彩的小说。这些作品展现出人类普遍面临的际遇和生存境况,小说的主人公有各种身份,他们是水手、恋人、战士、艺术家或旅行者,他们生活在巴黎、阿尔卑斯山小镇,或里加、阿富汗、雅库特、撒哈拉沙漠 面对命运的打击,他们没有太多选择,与其奋力挣扎,不如纵情生活,这就是这些小人物的选择。
怎样离开一个人?为什么离开?十九个凌厉短篇,十九段分手练习。一个深爱妻子的男人发现妻子另有情人,并与这个人结伴前去狩猎。一个历尽红尘的女人发现自己竟对小情郎产生了感情。一个在周末临时返家的女人意外目睹了丈夫与另一个人之间的秘密 萨冈用热烈、轻快的语调讲述种种挫败,或残酷,或有违常理,反而勾起读者的一丝微笑。 萨冈像许多艺术家一样过着危险的生活,她十九岁就得到了荣誉,这荣誉从此一直伴随着她。她变成了一个神话。她是一个神奇的人物,谁都知道她的孤独。 龚古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夏尔-鲁夫人
《命若飘蓬》是法国当代旅行作家和小说家的代表性短篇小说集,由伽利玛出版社首次出版于二〇〇九年,荣获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这本短篇集收录了《沥青》《小雕像》《湖泊》《峡谷》《海湾》等十五篇精彩的小说。这十五个故事发生在世界的多个地方,在西伯利亚的平原、苏格兰的峡谷、爱琴海的海湾、格鲁吉亚的群山 这十五个主人公都怀揣着欲望或希望,然而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力量更强大,主人公往往在经历一番曲折的变故后,后归于对命运的无奈和嗟叹,或重新回到初的平静。
1、 内容简介 马丁 鲁滨孙,性格孤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加布里尔是他生命里的爱和寄托,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爱人的生命,马丁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展开了对加布里尔的疯狂 挽留 ,拾起他之前从未关注的她的书和花园。偶然中,马丁发现了花园的秘密,这个秘密让马丁陷入更大的痛苦和迷失中。随后马丁又失去工作,一连串的打击让他的生命如一潭死水,无尽绝望 好在花园还在,马丁通过重拾加布里尔的花园,重建了自己生命的信仰。然而,他与世俗规则的对抗并未结束,灾难在不知不觉中向他靠近。他的命运之舟将被推向一个未知的海岸 每个人都有一个秘密花园,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等待与我们相遇。
布莱希特,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史诗剧 的创立者,二十世纪德国伟大的剧作家, 在黑暗的时代 仍然书写 关于黑暗时代的歌 的诗人。他生命的后八年是如何度过的? 1948年,50岁的布莱希特结束了流亡生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东柏林,梦想着建立一座模范剧院。一个美丽的女演员玛丽亚走进了他的戏剧,也走进了他的生活。玛丽亚打开他床边的抽屉,记录下他的一举一动。而窗外,又有一只望远镜观看着一切 如果说成为间谍便意味着谎言与背叛,那么在这个陷入昏沉的世界里,是否有人能理解自己的生活,握住一点点爱与温暖?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局外人》是加缪的小说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称20世纪整个
《桑戈马尔守夜者》是新锐法国非洲裔女作家 法图 迪奥梅的长篇小说。库姆巴是一位遭遇丧夫之痛的女人。一次船难夺走了爱人的生命,她曾依赖的生活就此分崩离析。在改嫁和自力更生之间,库姆巴需要做出抉择。沉浸在悲痛中的库姆巴,决心将回忆记录下来,却意外地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写作与亡夫对话。于是,每当夜晚降临,她都用写作召唤逝者,挣脱现实的束缚。写作让库姆巴从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她明白,想要获得自由,必须捍卫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个根植于非洲本土的魔幻故事,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 乔拉 号沉船事件。法图 迪奥梅的小说继承了非洲口语文学传统,聚焦女性生活经验,展现了她们被遮蔽的生活。
《黑糖》讲述了发生在北美洲腹地的小村庄里,由一批失落的宝藏传言引发的一个家族三代人极具魔幻色彩的命运变幻的故事。作者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将读者瞬间带到中北美洲传统的甘蔗种植园中,异域色彩如浓浓的朗姆酒香扑面而来。每一位个性色彩鲜明的人物如焰火般出现又谢幕,尤其是两位女主角,带着这片土地的浓烈气息,命运让她们寻觅而又放弃,聚拢而又分离,几乎成为这个国度的象征。 这是一部关于土地、大自然、财富和爱的小说,不仅映射了北美洲的历史和现状,更为所有生命的周期,发生和消亡,成长和异化,描绘了一幅灿烂的图谱,既是史诗,也是寓言。
《忏悔录》是卢梭的自传性作品,是作者晚年处于悲惨境地时的悲愤自省、呕心沥血之作。卢梭通过举世无双的自我忏悔,把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行为举止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并引导我们深入那一时代去认识、思考关于人和社会的许多奥秘和深层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