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反讽诗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讲述的是西方反讽理论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诗学原则影响中国文学,时间不足百年。《西方反讽诗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一方面以宏观的视角,整体性的眼光,考察近百年中国文学在译介和接受这一诗学理论资源方面的历史演变,总结归纳近百年中国作家在接受西方反讽诗学影响时所持的基本态度、所体现的基本规律、所表现的基本特征、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另一方面采用微观的透视方法,选取近百年中国文学中一些代表作家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流派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他们的创作在运用反讽观察世界与体验人生方面呈现的独特性,全面精到地分析了反讽精神对他们创作的主题意蕴与艺术风格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
无可否认,莫言在文学创作上有不小的失误,曾给读者带来假的误导、恶的困惑与丑的恶心。在文学圭臬的衡量下,编者列举了莫言醉心性描写、热衷写酷刑血腥、沉迷于丑恶事物、放逐道德评判、漠视女性尊严、语言欠缺修炼、叙事不知分寸、写作限于重复等九大“罪状”,却仍感意犹未尽。 在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所赢得的掌声余音未了之际,编辑这样一部《莫言批判》之书实在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我们思考着,行动着,自信有这样做的必要。 文学作者固然需要肯定、需要鼓励,然而我们以为,肯定不是盲目的肯定,鼓励不是盲目的鼓励。若“捧”的大旗高扬于文坛上空,定然也是对于作者的误导,遑论读者。 如果文学批评只是见风使舵,批判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家,而仅仅是把掌声送给那些显赫的大家,那这样的文学批评还有什么价值可
“言”是指正式的言论,所以儒家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言”是其中之一。“语”就比较生活化,比较平易自然,不需要字斟句酌。爱新觉罗·毓鋆在《毓老师说论语》中讲,“言”与“语”有别。“言”,讲正经的;“语”,什么都说,胡言乱语。我的这本新书就是把先贤的正经话用我的家常话表述出来,所以大家读我的书,就有一种作者就坐在对面的感觉。
红楼梦,是世界公认的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名著之一,后来人为了这本书,发展出研究红楼梦学问(简称红学)的作家。本书是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红学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着重对《红楼梦》的风格和后三十回《红楼梦》之原貌等红学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是广大《红楼梦》爱好者、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读物。 俞平伯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红学家,他于1923年发表的《红楼梦辨》一文,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论证了《红楼梦》后四十回非属曹雪芹原著而系出自高鹗伪续,并对后四十回有很严厉的批评。此文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样,是新红学的开山之作,新红学的学术地位从此得以确立。1953年9,俞平伯把他在30年前写的《红楼梦辨》稍经修改,易名为《红楼梦研究》再次出版,不料竟然因此陷入政治风波。
“人人都是林黛玉,敏感,脆弱,满腹心事却还要在人群中扮演正常人。人人都是贾宝玉,爱美人,爱美景,热心时无事忙,灰心时想出家做和尚。终于错过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终于没有在一起的我和你。那些开过的花,做过的梦,说过的情话和傻话,借你荒唐言,落我辛酸泪。” 《十年心事梦中人:红楼中的情怀与心机》是闫红2016年开山新作,十年来对《红楼梦》反复揣摩的心血首次化为文字,结集出版,与读者见面。在这本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闫红笔下对红楼众生间情意的珍重,又可以随作者观察到官宦世家乃至乡野村妇的为人处世技巧,大家族不同阶层的成员善于使用的种种心机话术。闫红文风洒脱清新,见解独到精辟,洞悉人情世态。王蒙称赞闫红的作品“聪慧精细,洁灵。文字颇有大气,不拘一格,振聋发聩,言前人所未言,堪称启人心智,动
《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由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与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孙柏两位合作完成。主体部分共有“经典的双刃”、“《哈姆雷特》的意味”、“劳伦斯·奥利弗或《哈姆雷特》的声画之舞”、“冷战氤氲、丹麦王子与悲剧的多重意味”、“柯静采夫,冷战文化的内部与外部”、“低回与寂寥之间”、“剧变时刻、《哈姆雷特》:英雄或幽灵归来?”、“后冷战,庆典时刻与《哈姆雷特》的‘完满’”、“《哈姆雷特》中国行”、“独立电影?影像与暴力之维”、“21世纪的《哈姆雷特》及结语”等十一部分组成,以对谈的形式来梳理《哈姆雷特》电影改编的历史脉络,试图铺展这一经典之作借助不同的银幕演绎而打开的文本褶皱,并在此基础上以揭示和显影这一社会象征行为的历史书写意谓,深入地阐发萦绕着哈姆雷特银幕形象而获得呈现的资本主义社会文
“言”是指正式的言论,所以儒家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言”是其中之一。“语”就比较生活化,比较平易自然,不需要字斟句酌。爱新觉罗·毓鋆在《毓老师说论语》中讲,“言”与“语”有别。“言”,讲正经的;“语”,什么都说,胡言乱语。我的这本新书就是把先贤的正经话用我的家常话表述出来,所以大家读我的书,就有一种作者就坐在对面的感觉。
新世纪以来外的叙事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范式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引人瞩目的发展和变化。本书涉及作者近年来在叙事学研究中的新关注,包括审美文化叙事学、比较叙事学、诗歌叙事学等方面所进行的讨论。相关论述力图在叙事学的多重视野下,展开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比较研究、跨文类与跨学科研究,结合文本实践,展开理论探讨,以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所论述的问题作出合理的阐释。
《蔡义江红学系列: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修订典藏版)》是一部居于红学学术前沿、对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提出了新见的著作,它所涉及的红学问题非常广泛,几乎无所不及。主要厘清了《红楼梦》原作和续作的分别,作者曹雪芹的生卒年以及写作依据,曹氏家族的兴衰与《红楼梦》写作的关系,曹雪芹写作的时间,批书的是哪些人,他们的批语有什么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