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读过很多书,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小说当属《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这些书毛泽东反复地读,细细地品味,从中看出了故事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以及世态炎凉,对故事中的人物都有独到的分析,看透了故事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哲理,并将这些哲理结合实际,运用于战争、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毛泽东与中国古典小说》盛巽昌编著。
红楼梦,是世界公认的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名著之一,后来人为了这本书,发展出研究红楼梦学问(简称红学)的作家。本书是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红学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着重对《红楼梦》的风格和后三十回《红楼梦》之原貌等红学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是广大《红楼梦》爱好者、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读物。 俞平伯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红学家,他于1923年发表的《红楼梦辨》一文,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论证了《红楼梦》后四十回非属曹雪芹原著而系出自高鹗伪续,并对后四十回有很严厉的批评。此文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样,是新红学的开山之作,新红学的学术地位从此得以确立。1953年9,俞平伯把他在30年前写的《红楼梦辨》稍经修改,易名为《红楼梦研究》再次出版,不料竟然因此陷入政治风波。
世人都晓《红楼梦》好,但究竟哪个版本的《红楼梦》阅读,最贴近曹雪芹的原著,却鲜有人知。 本书以最忠实于曹雪芹原著的早期抄本——戚序本为底本,汇总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脂砚斋评语系统,兼有红学大师俞平伯精心评点,填补了《红楼梦》版本史上的一大空白。 俞平伯以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石头记》八十回本为底本,参考诸多抄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甲辰本、程甲本等)校勘而成的这部《红楼梦》,将带给您非比寻常的阅读体验,为您还原一部完整真实的《红楼梦》。此外,《红楼梦:俞平伯点评》将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续的后四十回作为附录,以供读者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运用科学的职业分类理论和方法,参照国际标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工的特点,在1999年版《大典》的基础上,按照以“工作性质相似性为主、技能水平相似性为辅”的分类原则,将我国职业分类体系调整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并列出了2670个工种,标注了127个绿色职业。2015年版《大典》在分类上更加科学规范,在结构上更加清晰严谨,在内容上更加准确完整,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职业构成、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
新世纪以来外的叙事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范式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引人瞩目的发展和变化。本书涉及作者近年来在叙事学研究中的新关注,包括审美文化叙事学、比较叙事学、诗歌叙事学等方面所进行的讨论。相关论述力图在叙事学的多重视野下,展开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比较研究、跨文类与跨学科研究,结合文本实践,展开理论探讨,以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所论述的问题作出合理的阐释。
本书汇集了《李自成》出版五十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多层次地论述了《李自成》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既充分肯定了这部小说所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也指出了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是一本客观的、理性的,既有珍贵史料价值,又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