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文学家姜夔以词著称,诗名渐为所掩。白石诗格调高秀,饶有神韵,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引杨万里评其诗有 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指出 他的字句很精心刻意,可是读来很自然,不觉得纤巧,这尤其是词家的诗里所少有的 ,足见其重视。本书以夏承焘辑校《白石诗词集》中《白石道人诗集》《诗说》为基础,汇集姜白石全部诗作,每一首诗均分 校记 笺注 评析 三项,进行详细笺释,书后附有《年谱简编》、《自叙》、《白石辑传》,为学界进一步学习研究提供可靠且便于利用的文本。
清人章学诚评《三国演义》 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究竟哪些为实,哪些为虚?石麟教授依据《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数十种文献,钩沉索隐,详加考据,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细致准确的考证,厘清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本书采取分栏批注的形式,对《三国演义》正文中需加考证的部分予以标注,并直接在侧栏考证分析,眉目清晰,方便阅读,主要面向喜爱古典小说和历史读物的读者群体,也可以作为相关研究者的参考书目,是一本适应当下需求的全新的《三国演义》批注本。书中另附陈文新教授国家精品视频课《历史的三国与 演义 的三国》,在经典中寻找历史,在历史中感受经典。
《读书的人》是90后青年书评人魏小河的最新作品集,也是一次随书而行的旅途。 本书分为 星辰时刻 多元世界的可能 汉语的一种风度 生活在他处 四辑,共收录34篇文章。 从裂着口的严冬大地出发,走到萧红的陨落,张爱玲在前半生的逼仄中引来时代的序曲,整个星辰时刻无一不是普通人的一生;翻开一本科幻小说,或是道德小说,触摸自由意志和爱的搏杀、离开和留下的拉扯,感受多元世界的可能和汉语的一种风度;读书的人,最需要的是投入世界的热情和改变世界的勇气,到了旅程的末梢,我们进入游荡者的世界 既有关于旅行的无限清单,也有深入非洲、中亚腹地的神奇经历,还有生活在东京八平米、英国民间的经验观察。
《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是关于鲁迅的综论,是浙江大学教授、 中国好书 得主江弱水的潜心力作。 全书分十二章,从《呐喊》到《彷徨》,从《朝花夕拾》到《故事新编》,从现代散文诗《野草》到鲁迅的旧体诗,从鲁迅的生命困局到话语困境,直到语文观,对鲁迅的写作做了一个纵向而又立体的观照。 本书破除了对鲁迅作品的许多陈见,提供了解读鲁迅的新的路径,同时,也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更为精细完整的分析,如鲁迅与胡适的语文观的对比,鲁迅旧诗的艺术魅力的讨论等等。在鲁迅研究已经汗牛充栋的今天,本书多有创见与发明,提供了许多对于鲁迅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
本系列是著名媒体人、腾讯读书主编张英的作家访谈录。其中,《文学仍然在场》收录张英对王蒙、金庸、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刘恒、杨争光、卢新华、祝勇、张炜等10位作家的访谈;《只为内心写作》收录张英对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潘军、迟子建、王刚、虹影、毕淑敏等10位作家的访谈。 跟随文学逐梦者张英, 与中国当代文学代表作家对话。 读懂作家的创作历程、初心与理念, 还原文学攀登者的前行之路。
这是一本关于古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首先要讨论古代中国的天下观,看看中国是如何理解自身在世界的位置。 接着来认识古代的婚礼和丧礼,要通过它看看古代中国的家族生活与伦理,孔子和儒家又是怎样从这种伦理基础上,拓展并形成政治学说。 还要介绍佛教的传入,以及它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并从观音信仰和禅宗学说,看到佛教如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当然还要认识一下道家与本土的道教,在讨论道家的人生态度与生命观念之外,也介绍道教追求永生和幸福的知识。 本书也关注古代中国民众的知识、行为和信仰,并讨论深刻反映古代中国思维的风水知识。由于古代中国的历史与传统延续性相当强,因此,我们也希望读者通过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在现代中国的延续,理解当下中国的文化世界。
本系列是著名媒体人、腾讯读书主编张英的作家访谈录。其中,《文学仍然在场》收录张英对王蒙、金庸、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刘恒、杨争光、卢新华、祝勇、张炜等10位作家的访谈;《只为内心写作》收录张英对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潘军、迟子建、王刚、虹影、毕淑敏等10位作家的访谈。 跟随文学逐梦者张英, 与中国当代文学代表作家对话。 读懂作家的创作历程、初心与理念, 还原文学攀登者的前行之路。
本书是 中华经典全本译注评 丛书中之一种,是由北宋沈括所著的一部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备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本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历史、文学、艺术、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各个门类学科。尤其是其中的自然科学部分,历来为人称道,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该书自诞生起就是畅销书,刻印版次极多,不仅是国内的畅销书,而且具有世界性影响。本次将《梦溪笔谈》一书予以译注,并且进行简单评析,以期让读者能更充分了解古人生活,领略笔记体著作叙事简约、平易晓畅、可读性强的特点。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收录诗经305篇,楚辞67篇,共372篇,上起先秦,下止汉代。每个篇目包括诗歌原文、今人释义、注释、鉴赏共四个板块,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和艺术特征。另外,附有诗人小传、诗经楚辞数目、名句索引、十五国风地域图、楚辞地理总图,以供读者参考。
《读与被读》是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俄罗斯文学权威学者刘文飞解读评论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的全新学术随笔集。 本书论及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乔伊斯、川端康成、纳博科夫等十一位世界文学大家及其代表作。作者基于对经典文本的精研细读和对作家生平的查究梳理,每篇文章提炼一个焦点并围绕它展开剖析讲评,或钻研人物形象,或探讨文学属性,或谈论思想、生存等严肃话题,或从建筑、颜色等细节解构经典,十一个主题生动、新异、丰富、深刻,纵横开合,蔚为大观,是世界文学爱好者的思想盛宴。 作者解读名著,建构体悟,这本书自身就是天才的作家、理想的读者在 读 与 被读 之间角力的果实。
本书以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为经,以各朝代独领风骚的代表女性为纬,上至魏晋,下至隋初,既详细梳理了三百多年大分裂、大融合时期历史发展之巨变,又着重介绍了这一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时期,各个朝代具有突出代表的优秀女性的生活轨迹,提炼出她们身上显著的特质,并对之进行女性解读和阐释。 她们是:西晋丑女、权倾天下的贾南风,西晋美女、跳楼殉情的绿珠,东晋才女谢道韫,改革图强的北魏太后冯太后,北齐皇后李祖娥,冯小怜、潘玉奴、张丽华三个红颜薄命的贵妃
一套《四书》奠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家底,它饱含人生智慧、天地之道、生活哲学,还有诗词文学之美、历史兴衰,它用简明易懂的方式讲透了中国人一生都在学习的修身、处世、境界。 国学名家、心学老顽童,国内王阳明研究第一人、《王阳明传》《王阳明心学》等一系列畅销图书作家,周月亮教授对儒家文化的研究精深博大,融会贯通。这次他重磅推出的《真功夫 大智慧:四书精讲》以儒家思想为框架,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核心要点做了融会贯通式的讲解,不仅讲透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更用生动活泼、日常可亲的语言,将儒家思想鲜活生动地化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做到了贴近心灵、开人心智,具有大师风范。 目前市场上无权威的 名家解读四书 类图书,本书的独创性和鲜活性填补了市场空白点。另外,周教授注重融会贯通、
《有承担的学术》是学者钱理群知人论世的有情之作,集中书写了二十余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z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人学者。钱理群认为,在一定意义上, 学人 的影响比 学问 的传授更重要,更根本,更带基础性。 全书分五辑,从 史家的风范 人的标尺 传统的构建 同时代人 怀念、回忆与祝福 等不同角度立意,评述、回忆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中王瑶、林庚、贾植芳、钱谷融等代学人,严家炎、樊骏、孙玉石等第二代学人,以及王富仁、赵园等与钱理群同时代的学人,其中既有对学人行谊的追述,又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立源头直述至今,兼有文学史、心灵史的意义。这些越经磨难越显纯真的学人使我们看到,在这 喧闹的世界 里,依然存在着 生命的、学术的沉潜 。
本书由艾丽丝 门罗挚友戴维 斯泰恩斯教授主编,对艾丽丝 门罗其人其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全书共分为十章,由十位知名作家、学者分别撰写,涉及门罗的个人成长经历、生活回忆、创作历程、写作风格、女性主义思想、艺术性贡献等多个主题,并附有 门罗生平年表 。全书内容细腻而深刻,为读者展现了关于门罗赋有温度且鲜为人知的细节。在其中,既能看到门罗对家乡、母亲的复杂情感,也能看到她对写作的独特感悟,以及作者对门罗笔下不同女性形象的深刻解读。
本书整体上是对 三国文化 的批判继承,对 三国智慧 的吸纳弘扬。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本智慧的书,那么本书则把巧取活用 三国智慧 的情况和经验,全面系统地展示到了读者面前。 全书内容划分为五个单元:单元是对《三国演义》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的评论,对《三国演义》出版的关注;第二单元是对《三国演义》哲学思想的借鉴,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阐扬;第三单元是对《三国演义》政治经验、人生价值的挖掘:第四单元是对《三国演义》战争指导经验、军事谋略技巧的吸取和运用;第五单元是对《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漫议、鉴赏和征引。
本书通过对网络文艺一线的常年追踪、研究、分析,构建出独到而具有原创性的网络文艺 场域论 解释体系。全书分上编 故事 和下编 场域 两部分。上编涉及网络文学的诞生、网络文学与类型文学、网络武侠小说、网络文学的 中华性 、网络文学现实主义、网络文学 走出去 等内容,梳理二十余年来我国网络文学诞生、发展、繁荣的历史,阐述我国网络文学诞生的时代背景、网络文学对于新时代文艺的贡献、我国文学呈现的特性以及发展现状等。下编涉及网络文学共同体与未来性、网络文艺的新思路新视界、文艺批评生态以及网络文艺场域中的女性文化与主体新世界等内容,基于我国网络文学现状以及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大环境,分析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红楼别样红》是 红学泰斗 周汝昌先生在即将90岁高龄时,重读《红楼梦》的新领受、新思量,而且是以感悟为主的新收获,是一本红学随笔集。周汝昌先生认为:红学的研究不单靠什么资料,即所谓 证据 ,读芹书者而有所会心的都识此理;所谓 考证 ,其实也是边考边悟,边悟边考;悟中有考,考中有悟。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们都是先有感悟,以朴素的 猜想 作为开步,进而取得伟大成就,不是可以令人作一番深长思吗? 《红楼梦》之红,即她的真美,就正是 别样 的红,简单无法形容,没有一个切当的字眼可以用得上。那么,我们自然就会不断地追寻这个 别样红 的各种原由、因素,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奥妙,竟使得这部 小说 (其 说 不 小 呀!)如此地夺人眼目,更令人叹为一万部书也比不上她这个 别样 !我们期待众多专家学者来 解读 《红楼梦》的
本书是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春林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细读与评析,收录了其对于《人世间》《推拿》《白鹿原》《蛙》《一句顶一万句》《繁花》等广受读者欢迎的18部获奖作品的解读。茅盾文学奖文学奖是中国当代极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代表着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度。自首届至今,茅盾文学奖历经40载,已评出近50部各具特色特色的长篇小说。王春林曾任多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的评委,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有着深入、独特的见解。本书中,他从小说的结构方式、叙事手法、语言特色、主旨意蕴等多个角度切入,带领读者品赏、领略这些获奖作品的丰厚内涵和艺术魅力。 王春林善于在极速变化的时代挖掘珍贵的文学风景,通过文字勘探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本书为普通读者绘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