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出版于1961 年的艺术评论文集,系作者在20 世纪40 年代、50 年代发表于《党派评论》《评论》《艺术》等期刊的艺评文章的结集。全书分文化一般、巴黎的艺术、艺术一般、美国的艺术、文学5 部分,计收文37 篇,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格林伯格的艺术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包豪斯美学的某种辩证法。在本书中,格林伯格对前卫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巴黎画派、纽约画派及其代表画家均有独特而精彩的艺术批评,从中我们也可一窥其艺评文章的现场性、当下性、流动性和丰富性。
《荣荣的东村》是艺术史家巫鸿的著作,以摄影家荣荣的镜头、日记与书信,串联起北京东村艺术家群体在中国实验艺术黄金时代的创作与生活的故事。 荣荣 ,1992年来到北京。两眼睁得大大的,带着一架新买的相机。 “ 东村 ”,是中国实验艺术史上的一段神话。在这片破败的家园,荣荣和一群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艺术家——张洹、左小祖咒、段英梅、马六明等——以行为演出和摄影的方式,给中国实验艺术界带来了直接冲击。 1993—1994 年,原生态环境中的东村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 1994—1998 年,东村艺术家群体被迫解散后,继续的行为艺术项目; 1998年后 ,荣荣从“东村”到以后日子里的自摄像。 这份档案的目的,在于探索这些照片在历史层面、艺术层面、自传层面上的诸种意义,它有关内在空间和外在空间之间——关于一个艺术
《荣荣的东村》是艺术史家巫鸿的著作,以摄影家荣荣的镜头、日记与书信,串联起北京东村艺术家群体在中国实验艺术黄金时代的创作与生活的故事。 荣荣 ,1992年来到北京。两眼睁得大大的,带着一架新买的相机。 “ 东村 ”,是中国实验艺术史上的一段神话。在这片破败的家园,荣荣和一群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艺术家——张洹、左小祖咒、段英梅、马六明等——以行为演出和摄影的方式,给中国实验艺术界带来了直接冲击。 1993—1994 年,原生态环境中的东村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 1994—1998 年,东村艺术家群体被迫解散后,继续的行为艺术项目; 1998年后 ,荣荣从“东村”到以后日子里的自摄像。 这份档案的目的,在于探索这些照片在历史层面、艺术层面、自传层面上的诸种意义,它有关内在空间和外在空间之间——关于一个艺术
蒋兆和准确地把握鲁迅先生刻画的人物性格,用中西合璧的绝妙丹青之笔,将祥林嫂人物形象描绘得逼真传神,使一个活脱脱的祥林嫂形象跃然纸上。本书将蒋先生真迹呈上的同时还辑录了多位画家对蒋兆和作品的鉴赏及其艺术体系的阐释。
《邵志飞 胡介鸣 双个展:关于智能、视野与想象力》主要内容包括:邵志飞×胡介鸣、时间轴、媒体艺术的一次珠联璧合实践、胡介鸣:《序曲》与《太极》、被重构的历史影像及其悖论和时间与信息之宫:论胡介鸣的几个主题等。
“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已在首都博物馆揭幕。此次展览集中展现了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的“希腊古典时代”。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的“轴心时代”,古希腊文明就是在这一时期走向了。本次展出的130件大理石雕塑、陶器、金器等精美艺术品再现了这一时代的辉煌。 本书为该此展览的书面表现形式。全书共分三部分:致辞、学术文章和图版,其中图版为主体部分,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生活在古典希腊时代”、“古希腊人的神灵世界”以及“与希腊名人对话”,这三个部分分别从社会生活环境、精神信仰和文化魅力三个方面展示了希腊古典时期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其中一些珍贵展品是自入藏卢浮宫以来首次离开法国展出,如《帕特农神庙的雅典娜》、《战神阿瑞斯》雕像,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藏于凡尔赛宫的《阿芙罗狄忒》雕像,以及原为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