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学书·写意花鸟画技法:草本花卉(第4册)》主要讲草本花卉中的菊花、热带兰花、令箭荷花与芭蕉的画法,对画法接近或经常用于陪衬一类的玉簪、马蹄莲、凤仙花、银星海棠、仙客来及鹤望兰、文殊兰等近年出现的名花异卉的画法也有概括的介绍。菊在写意花卉中是常见的题材,过去文人画中的“四君子”,菊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用了很大篇幅的文字和例图细致地讲解了传统画菊的勾、点与点染的技法。对以前画本上不多见的名贵品种,从写生的角度讲了用色和用笔。附带也把瓜叶菊的画法做了一般的讲解。 热带兰是近些年在花展中经常出现的名贵观赏花卉,这里选了有代表性的品种从结构到形态的特点和画法做了细致的介绍。 令箭荷花也是人们喜爱的常见花卉,这里介绍了大型花及中型花的几种不同用色、用笔。对令箭叶的用笔特点、方法
任伯年的花鸟画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在同治到光绪初,他临摹陈洪绶的双钩填彩,并受族叔任熊、任熏工笔重画彩画的指点,直追“仿北宋人法,纯以焦墨钩骨,赋色浓厚”,宋人画花鸟倍极工细,一丝不苟的写实画在任伯年的作品得到体现。《荷花》一张石绿的茶叶,将画面分为上下各半,画外半张荷叶伸向画内左下角,打破了画面的平衡,荷叶叶面、叶背,颜色深浅不同,荷叶边缘用浅赭石,以示老叶破碎,叶劲以浓墨勾勒,淡墨双勾荷梗,色黄绿,梗上长满类尖锐的尖刺。在大块石绿荷叶的旁边,盛开着洁白的荷花,妍丽娇嫩,犹如含羞的凄,仅露半脸。施色清柔透明,水分饱满,表现出荷花的质感。在浅而簿的花瓣上,又以细毫、淡黄色线勾出花瓣上的网络脉纹。金黄色的花蕊,明丽莹润,仿佛使人感到在日光下荷花鲜翠欲滴、香气扑鼻。荷花
麻雀是一种小型鸟类,分布很广,庭前院后处处可见,是和我们人类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它生性活泼机灵,充满生机,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传统绘画中,麻雀的形象也常常用于绘事,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 近年来,广大美术爱好者也很喜欢学画麻雀,但又苦于缺少姿态变化方面的书籍。现在我们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把麻雀的飞、鸣、食、宿、格斗等各种姿态绘制出来,仅供参考。 虽然本书绘有麻雀不同姿态五百多种,但麻雀每一瞬问的动作都是一个姿态,因此仍不能包罗万象。要画好麻雀,平时就要多注意对麻雀细心观察和写生,了解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神态,以便画出的麻雀神形兼备、栩栩如生。 王满良绘的《百雀图谱》以图为主,对麻雀各部位的名称、翅羽的开合关系以及麻雀的画法步骤,也略作图示。
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为“海上花旦”的江寒汀(1903-1963),是中国近现代艺术的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之一。江寒汀擅长花鸟画,尤以描绘各类禽鸟著称于世。其绘画内师传统,外师造化,广泛地从传统与自然中吸取养料。他早年曾认真研究历代花鸟画家的技法,上溯宋元诸家,下逮明清的陈白阳、徐渭、恽南田、金冬心、八大山人、新罗山人等,尤擅双钩填彩、没骨写生。他又潜心揣摩任伯年、虚谷画艺,并加以系统研究,以致其临摹二人之作几可乱真,在画坛上有“江虚谷”之誉。 据说,为了画好各类禽鸟,江寒汀不仅经常去鸟市看鸟、买鸟,家中还喂养了多种灵禽异鸟,泼彩之余,观其态,听其鸣。经过数十年的朝夕相对、细观默察,对这些禽鸟飞、鸣、食、宿的千姿百态了如指掌,故其笔下百鸟形态各异、动静自如、生动形象,以致张大壮曾
一棵悬崖壁间之苍松,身缠数条藤蔓,下临幽涧细泉,有明月冉冉升起,柔和的月光映在松下的石上,一股冷隽幽贞之气直扑人面。 本书是一本国画技法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上大量的技法步骤图,由简到难,教授大家松树的画法,同时还有作品欣赏,供读者参考借鉴,从而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花中四君子”。 历朝历代画梅名家更是不胜枚举。早在一千七八百年前的南朝,就有大画家张僧繇画过《咏梅图》;唐末腾昌袩,五代徐熙、黄筌都曾有梅花佳竹名世;宋代画梅名家辈出,徽宗皇帝本人即喜欢画梅,杨无咎曾是一代画梅宗师,所作梅花孤标雅、独具一格;元代王冕有“梅圣”之称;明清画梅大家更是层出不穷。 尽管画家如云,流派纷呈,但归结起来,写意梅花以其画法来分,其本有这么四种风格:一是勾勒着色,二是以色点染、三是以墨点画、四是圈白花头。在本书中,这四种流派的画汾分别予以详细介绍,并附有精彩范围。 画中之梅,多为开花之梅。梅开花时无叶,只有花与枝干两部分。梅以画枝干为最难,本书用了大量篇幅讲解枝干的用笔用墨,基本结构和相互穿插组合。只要
“梅兰菊竹”为传统“四君子”文人画表现题材,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梅属乔木,凌寒独开,君子比德,香沁大干,为文人雅士和人民大众所喜爱。育梅、咏梅、画梅、艺梅等爱梅文化活动,形成梅花文化艺术。宋代王安石咏梅名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和元代王冕题画《墨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充分表现了人们对梅花象征的高尚品格的崇敬爱戴的情怀。 我国最早的梅花作品为南北朝张僧繇《咏梅图》。宋代宋雪岩之《梅花喜神谱》,明代沈襄之《梅谱》,清代“八大山人”、 “扬州八怪”乃至近现代吴昌硕、徐悲鸿等画家,更是师古不泥,将梅花绘画艺术推向高峰。 学习画梅要注意得法、多练、省悟、取舍等环节。 一、得法。1.观察大自然的梅花,做到“胸有梅花”;2.写生,从“简写”、 “细写”至
本书以大量的示范图例和详尽的文字说明讲解分析了草虫的国画技法。书中收录了大量的作品,供读者参考。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阅读、学习、临摹。
本套“丹青锦囊”是从中国历代传世经典绘画中择精拔粹,分为人物篇、花鸟篇、山水篇,人物篇包括高士、仕女、仙僧道释;花鸟篇分为禽鸟、畜兽、草虫、梅·菊、兰·竹、荷花·牡丹、杂花、蔬果;山水篇分为山石·林木、舟桥·云水、衣冠杖履、楼阁亭榭。按朝代进行整理编排,撷取局部细节,重点突出地展示给所有中国画爱好者,以方便画家、研习者在创作或鉴赏研究时,不仅能看清细节之形象,也可参考古人的表现方法。《丹青锦囊(花鸟篇蔬果)》(作者陈宁、李丰原)是其中一册,不仅是资料的汇集,而且还是案边创作鉴赏研究的参考资料。
在写意画家的笔下,葫芦是常要表现的题材。那阔大的叶片,苍劲的藤蔓和硕大的果实不但易于发挥笔墨的效果,而且写来往往畅快淋漓,颇能抒泄画家的情感。历代大师如吴昌硕、齐白石等,都画过若干以葫芦为题材的作品。 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杨文仁,借鉴前辈画师的经验,更于生活中参悟画理,所画葫芦颇具生机。曲别嫩果、熟果或夏秋不同时节的果实,作者善于变化笔墨的运用,或破墨、或没骨,画来得心应手,效果自然天成。《葫芦画法》中作者将成熟的经验以步骤图的形式奉献给读者,同时配以不同技法表现的此类作品,可供初学者学习参考。
写意花鸟画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它可以不拘一格,自由舒畅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的思想寓意,成为当今众多习画者的热门。《养心斋速成画谱》从写意花鸟画基本方法入手,对工具、用笔、用墨、着色、构图等进行详解,绘画全程悉心指导。定能使习画者有所大进。以画谱为范本进行临摹练习,应做到多看、多画、多想,由浅入深地学习,并解决笔墨、造型、构图等问题。本书从画荷花的基本方法入手,对工具、用笔、用墨、着色、构图等进行详解,绘画全程悉心指导。
中国画线描不但可以作为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画种,又是学习工笔画的基本练习手段,还是工笔画设色之前的必要程序。郝良彬绘著的《牡丹画谱》以线描的形式表现牡丹的各种形象,都经过精心地加工整理,而且每幅画的构图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相信本书是非常实用的技法和工具书。
实用白描画稿系列对于工笔画爱好者是一套非常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丛书,它每册一个主题,并且是一本纯粹的美术教学示范作品集,并且作品都是作者从写生稿件中精选,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后绘制成为白描稿。本书内容为作者所绘制的荷花金鱼扇面作品白描原大画稿12张,适合初学者直接过稿之用。书中还附有作者作者所绘制的彩色图片与线稿相对应,使美术爱好者可以了解作品所用的颜色,对中国画的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主要教授花卉的绘画技法,对象梅花、兰花、菊花、牡丹花、荷花、鸡冠花、牵牛花、海棠花等等11种花卉,每种花卉都是先介绍作画步骤,然后再是作品欣赏。内容讲授安排符合初学者的接受能力,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国画入门教材。
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彩纷呈的意象创造方式,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已经历了近千年的演变,任何一个稍有中国文化常识的人,都不会对其漠然视之。这也正是学习中国画者众多的原因。《析疑解惑:草本花卉篇》是一本切实可用、析疑解惑的技法书籍,帮助学习者理解、认识和领悟中国绘画精髓必不可少的辅助。本书由韩玮主编。
《国画起步.禽鸟动物篇》由毛耀军编著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画科,是东方绘画艺术体系中 代表性的绘画形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哲学观、价值观、艺术观及审美心理特点。“大众美育新教程 超易上手国画课”分为梅兰竹菊篇、四季花卉篇(上、下2册)、蔬果草虫篇、花鸟篇共5个分册,涵盖大部分国画经典题材。本丛书以“图书+二维码教学视频”的形式,同步搭配132堂大师视频课及大量高清图片,制作步骤详尽。通过简洁的文字、详尽的步骤和清晰的视频讲解,降低学习门槛,契合读者对易学教程的需求。\\\"
梅之入画,以其品性寒傲、色泽冷艳一如士子这孤傲幽独、高格清标。宏君之梅格,实则宏君之品格也。观其梅,枝条峭拔,蕊朵昂然,朔风寒雪问斗艳争奇,斯可谓宏君昔年之写照--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而达存兼济天下之心,富贵不淫更属难能,宏君悲天悯人,乐善好施,多有义举,为世所誉。子曰:“志于首,据於德,依于仁,游于艺”,观之宏君,可谓称之矣。欣之,是为序。 史上画梅者,多清雅之气;近世以来,海上岭南则色艳气俗,梅香之幽一变而热情虽能悦目,却难有空谷回音,令斯人独行天地之间。近来偶观荣宏君画梅扇面,颇觉清淡,如饮干红之余,偶吸农家米酿,一扫甜腻,口感甚是清爽而回味绵长。与宏君相交不久,却颇为投缘。此兄畅笑胡语时最见性情,张口眯眼、憨态可掬之中,不失认真执着之本性。看到他的扇面,我甚是
实用白描画稿系列对于工笔画爱好者是一套非常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丛书,它每册一个主题,并且是一本纯粹的美术教学示范作品集,并且作品都是作者从写生稿件中精选,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后绘制成为白描稿。本书内容为作者所绘制的荷花金鱼扇面作品白描原大画稿12张,适合初学者直接过稿之用。书中还附有作者作者所绘制的彩色图片与线稿相对应,使美术爱好者可以了解作品所用的颜色,对中国画的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
这本画册,对于初学绘画的人来说,只是一本粗浅的不成系统的参考资料,既然如此,那就抽出小品画的几种形式,比如:斗方、扇面、团扇,以此三种作一简易示范,加上分解步骤,使初学者有个眉目,不至于无从下手,以后待有了创作经验,即可自行掌握,那倒不必拘束于原来的模样。另外,书中的图例,都是我近年来积累的一部分画稿,但我喜欢这些小幅的东西,它帮助我解决创作方面的诸多问题。总之,在艺术追求上,态度应老老实实,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循序渐进,是句老生常谈的成语,不过也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方能逐步升华到创作阶段。当然,提到创作,非一朝一夕之功,要付出艰辛的代价。 当有正值改革开放之际,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后,进而追求精神上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书画热常年不衰。作者衷心希望这本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