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针对油画保护和修复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做了系统论述及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修复理念和现状、油画修复程序、上光油与保护、修复档案等。另外,笔者还在附录中提供了有关数据和信息。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画屏:传统与未来”展览是苏州博物馆联合国际知名学者巫鸿先生打造的国际学术展览,展品包含外博物馆屏风元素的精品,品类丰富,包含书画、石刻、明清工艺品等,借展单位有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以及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河北博物院等十四家外文博单位。此外本展览还联合外现当代艺术家,呈现以屏风元素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旨在向观众呈现一场高规格学术研究展览,为文化事业做出更好的贡献。
中国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刮浆防染印花布,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分为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种。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生产运营管理(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系列规划教材)》由吴元新、吴灵姝所著,论述了它的形成与发展、艺术价值、传承方式及保护利用的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等。
首次出版于1856年的《世界装饰经典图鉴》一书,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算是古典设计作品了。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当时的先锋建筑家与设计师欧文·琼斯。他曾在欧洲以及近东地区广泛游历,有机会观察揣摩各地的装饰艺术,同时把这种观察所得运用到设计实践中,从而改革了西方艺术作品设计质量令人堪忧的状况。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艺术家往往不加鉴别,胡乱地将各种风格的艺术元素杂糅在一起,这种不良设计习惯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建筑设计、平面设计以有度业产品设计。欧文·琼斯决心要改变设计界的这一状况。 接着欧文·琼斯便对大量不同风格的装饰艺术作品展开了全面细致的研究,他的研究范围涵盖古埃及古希腊、中国直至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作品。丰富的插图、对各个文化深刻全面的考察以及独到的37条艺术基本原理,是本书的特征,它为设计师
仔细分析文中的含义,在全面掌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宋代社会文化与思想的大背景下来审视、研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确认《陶记》是南宋著作,尤其在窑炉与税制方面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观点,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具有的学术意义,并且还对其中的赋税作了深入的探讨,资料翔实,论述有力。他们之所以取得这方面的成绩,主要在于他们不但有比较深入的和广阔的思路,而且能够专研文献资料。这些见解无一不是建立在他们对《陶记》进行逐字逐句的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得来的,不作空谈,推论合理有据,应是《宋代景德镇陶瓷窑业状况:蒋祈《陶记》研究的一大特色。
林如奎大师1918年11月出生于浙江青田山口镇石雕艺人之家。12岁时随父林松年学艺,擅长花果、农作物雕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改进技法,开拓了青田石雕的题材。致力花卉创作研究,作品推陈出新,意蕴丰富,造型精美。 本书为其石雕作品集。
本书以民间汉字图形为研究对象,选取明清至今在民间流传的寿字纹、万字纹、符箓、鸟虫书、花鸟字、合体字和“福”“禄”“寿”“喜”等吉祥汉字图形,通过整理两千多件民间汉字图形资料,对其生成背景、创作主题、创作题材,以及民间工艺技法等进行梳理与分析,论述了在民间艺术及文字图形设计中的审美价值和民俗意蕴,提出“因材施艺”“因技赋形”的民间汉字图形造型规律,结合符号学、设计学、民艺学等理论,对民间汉字图形多元设计思维进行了新的阐述,总结了民间汉字图形以吉祥诉求为导向的设计动机、技术经验下的样式创新,以及在传播与构建文化认同感方面的价值。
扇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有团扇与折扇之分,它是扇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扇上绘画始于魏晋.隋唐两宋团扇盛行,至宋代折扇开始盛行.明清折扇绘画达到高峰,扇子本为引风纳凉之物,后经文人士大夫书画或经艺匠的巧雕细琢,遂成手上把玩之品扇画之清逸扇骨之精致,足令人玩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