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饮食,是泛指希腊、法国等处于地中海沿岸的各国以自然的营养物质为基础,包括橄榄油、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再辅以独特调料的饮食方式。饮食结构较健康,还有降糖、减脂、预防慢性病、调理体质等功效,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全球最健康的饮食法。 《地中海饮食计划:四季元气食单》将地中海饮食法本土化,分享了近100套四季饮食方案,指导人们将这一饮食法回归日常餐桌。
日本美食达人、营养专家精心设计简单快手的一人锅食谱,时尚创意,营养健康,利用日常食材和调料就能做出暖心的美味料理。 本书以 小锅 为出发点,介绍了98款简单美味又健康营养的小锅食谱,10分钟就能温暖上桌的11款家常锅,适合小酌一杯的10款简单佐酒锅,家人、夫妻、情侣也可以一起分享的11款超级美味锅,消除疲劳的10款健康药膳锅,冰箱没有食材时,便利店、超市就能顺便买到的8款快手素食锅,让你大开眼界的9款经典小锅,10分钟就能轻松搞定的10款早餐小锅,小小奢侈的9款豪华佐酒锅,风味独特的12款下饭小锅,可以调养身体的10款夏日小锅,还有9款不用开火就能做的下酒小菜,新鲜美味、丰富多样,让你365天每日小锅也吃不腻!
本书详解105种常用到的调味料 香辛料,从调味料的单一应用、到复合的酱料调制,延伸出128款中式、日式、南洋、西洋酱料,及58道经典料理。调出美味要先理解风味,本书从基础开始,详尽介绍各种调味酱料的特色,系统化的把调味料跟食材的关系讲清楚,加强实用度与应用性,调味、食材、烹调方法、料理间的脉络清晰。一次弄懂相似调味品项的相同与不同,告诉你一种调味料的各种用法,食谱步骤清晰详尽。本书既有科普类书的特点,也有烹饪书的内容。
《常见食用野菜300种图鉴》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野外常见的地上茎叶类食用野菜187种、地下根茎类食用野菜35种、食花类野菜27种、调味类野菜32种、食果类野菜19种。全书每种植物配有2~4张高清彩色图片,对应植物器官、部位,以供读者借鉴参考。文字部分主要介绍了读者关注的每种植物的中文学名、中文别名、拉丁名、科属分类、识别特征、产地与生境、食用部位、食用方法,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常见食用野菜300种图鉴》可供植物爱好者、园艺爱好者、餐饮爱好者阅读参考,也可供高等农林院校农学、园艺、林学、植物学等相关专业师生实习、实践参考。
《中国菜谱大全》精选的上万道菜品,汇集了我国东南西北名菜精华,融合了各地或甜或辣的不同口味,讲解了生活中常用的烹饪技术,介绍了健康科学的饮食方法,旨在打造一部内容 全、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经济又实惠的菜谱书,教你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家常美食,科学地健康配膳,让你和家人吃得健康、吃得合理。书中所选的美食,既有流传甚广的大众经典菜,又有独具风味的地方特色菜,既可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又可以为百姓的餐桌增色。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黄、绿、黑、红、白,五色全有,煎、炒、焖、炸、煮、烩、蒸,烹饪方法应有尽有,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想吃的美味。书中所选菜例皆为简单菜式,原料、配料和做法介绍详细,烹饪步骤清晰,详略得当,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
一道菜好吃的关键,99%由酱料决定。本书一共收录571种酱料的调配方法,学会了这些美味酱料的做法,就可以轻松烹饪出包括烧烤类、炒菜类、蒸菜类、油炸类、饭类、烘焙类、汤类、面类、煮锅类、沙拉类等各类美食。只要掌握好关键的调酱比例,就能把平淡无奇的家常菜,变化成人气餐厅的招牌菜。
主要内容包括精酿与自酿啤酒的概述;酿酒原料;酿酒器材的准备;酿酒原辅料的准备;如何解决自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以及一些酿酒配方的介绍。 本书深入解说四大酿酒原料和特殊香料,掌握配方开发的基础知识;令读者认识各国经典酒款,学会品味啤酒的方法与味道;此外还包括当地酿酒器材选购与DIY,使您酿酒不用花大钱;解析新手酿酒常见问题,降低失败率;*后还将14款私藏配方比例完全公开。
适合中国人的减脂餐来了!再也不用吃沙拉吃到浑身发冷,啃发柴的鸡胸肉啃到丧失信心。 香菜牛肉、手撕包菜,再来盘蒜香烤茄子,减脂餐也可以如此接地气。 本书提供了方便易记的减脂饮食法则,早中晚三餐的搭配指南,以及80道减脂家常菜的做法, 使用方便,效果明显。 吃得顺心,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让我们一起吃一起瘦。
早餐花样少,吃饱了就行?早晨时间紧,凑合一下就好?好好吃饭才是对自己的爱。本书分为心法篇和实践篇。心法篇介绍了三大早餐原则 五指拳头营养法,帮你轻松完成早餐的营养搭配;五大高效锦囊,通过选工具、列清单、预处理等方式帮你快速提升早餐效率;四大美颜技巧,则是给出了摆拍和拍摄的建议,帮你瞬间提升早餐的颜值。在实践篇中,作者提供了分别以鸡蛋、吐司、面条、米饭、燕麦、披萨和馒头为主角的菜谱,共116道。在菜谱的编排顺序中,作者独具匠心,将她设计菜谱的思路暗藏其中。 从简单的嫩煮蛋,到营养均衡的厚蛋饼;从鸡蛋、吐司的单调搭配,到吐司披萨的奇思妙想;从蛋炒饭的选无可选,到时蔬鸡蛋米饼的新体验,跟随作者的步伐,不仅可以学会制作花样早餐,更能设计出独属自己的早餐菜品。快来用早餐喂饱你的情绪吧。
《素食:营养鲜美的日常食谱》是由澳大利亚Z畅销的付费杂志《澳大利亚妇女周刊》(The Australian Women s Weekly)编写的素食食谱书。素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几百年来世界上很多文化和宗教都一直奉行素食主义。现代社会人出于对自身健康及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素食。本书包含了90多种营养鲜美的素食食谱,包括清淡素食、丰盛的主食、派对小食、零食和小吃、甜点。他们可以使您的烹饪变得轻松,并富有创意。无论您是纯素者,还是蛋素食者,抑或乳素食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完美素食搭配。
如果说花椒是川菜的骨,那么藤椒应是川味的魂。四川人爱花椒,如痴如醉,四川人喜藤椒,情有独钟。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藤椒油结下美食之缘。从凉菜到热菜,从烧烤到火锅,都可以发现藤椒油的身影。藤椒油, 是颇受当前食客欢迎的调味油。《藤椒风味菜》一书介绍了118道藤椒菜肴。从 洪雅家传老味道 、 经典藤椒风味菜 、 巧用藤椒创新菜 ,到打破川菜地域藩篱的 融合混搭出妙味 ,传统川菜24 种味型,从此就要加上 藤椒味 这一新味型了!还将中国藤椒之乡洪雅的古村古镇、民情风俗逐一图文介绍。让读者在想象佳肴美味的同时,心驰神往洪雅一游,凭添了神游的乐趣。
“七分吃、三分练”,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饮食。早餐则是每天饮食的开始,做好、吃好早餐会让你一天都很快乐!知名美食达人ChargeWu从2014年开始每天记录不重样早餐,至今已经快3000天了,从未间断,也正由于坚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他成功减重几十斤变身“型男”!本书共分为4大部分。第1部分,作者介绍了自己的饮食观念及饮食习惯养成方式;第2部分,作者介绍了制作早餐的常用材料和基本工具,以及一些“快手”早餐的制作技巧,新人也能快速入门;第3部分,作者展示了42份经典的早餐食谱,另附7个具有纪念意义的主题早餐日;第4部分,作者分享了一些早餐摆盘的经验,教读者拍出更“吸睛”的朋友圈照片。本书适合每一位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人阅读、使用,希望本书带领大家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快乐地“吃好”、过好每一天!
火遍网络的美食视频专栏 厨娘物语 同名菜谱书。 精选近二百道美食达人c小鹿受欢迎的美食食谱,不仅包括中式菜肴,还有西式美食和日韩料理,肉类、素食、海鲜、烘焙、主食、酱料、小吃、饮品一应俱全。制作步骤详尽,一步一图,还有细致贴心的操作技巧和烹饪提示。 每个菜谱都配有二维码,可随时观看美食视频。
世界美食之都 顺德被公认为 岭南粤菜之源 。长期以来,大批具有浓浓水乡味、田园味、自然味、家常味的顺德原生菜传至岭南、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大大丰富了粤菜菜谱,其中不少佳肴已经成为公认的经典。对于这些顺德美食瑰宝,粤菜的精华,我们有责任对其起源、传承、发展的脉络作一次系统梳理,于是编撰成这本《食典寻源 顺德名菜的美味故事》。 本书收录了160多则顺德美食故事,让读者了解顺德美食经典的来源、演变、特点等。内容多是记叙广大厨师站在三尺灶台旁创造性的劳动和草民百姓对家人后辈的美食关怀,当然也曲折反映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让广大读者从中领略到博大精深的顺德饮食文化的韵味,进而把握其精髓,并对粤菜的根源、演变有更全面的了解。
《哈佛蔬菜汤》 睡眠不足、通勤时间过长、职场的精神压力、蔬菜摄取不足、过量进食、营养失衡等是引发现代人免疫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医学博士、原哈佛大学医学系副教授高桥弘只用洋葱、南瓜、胡萝卜和卷心菜这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前夕, 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全国 36 座省会以上城市,部署开展 倡导国庆新民俗、打造爱国活动周 活动,创新组织 国庆吃面 国泰民安 群众新民俗活动是其中一项重要安排。各地轰轰烈烈开展活动,全民共庆新中国华诞。推出国庆面 1000 多种,开展集中活动近 2 万场次,覆盖人口 3.74 亿,唱响祝福祖国的昂扬旋律,国庆黄金周成为名符其实的爱国活动周。 中国人发明的面条,至今已有 4000 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创造智慧,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彰显着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面条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是一种既可主食又 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国庆面活动形式喜闻乐见,群众参与性强,契合国庆主题,体现民族特色。一碗碗热气腾腾、香气喷喷、喜气洋洋的国庆面
周末的早晨,让孩子们在烤面包的香气中醒来; 雨天躲在家中,坐在火炉旁,吃上一碟牛肉派; 寒冬腊月吃一碗热腾腾的煲仔饭; 情人节亲手做一个奥利奥芝士蛋糕庆祝; 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煮上一锅肉骨茶; 天气渐暖,做寿司解馋 从12月到5月,冬去春来,46篇厨房日记,记录着美食的制作、食物的故事,以及英国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重新思考食物与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