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高度重视选拔和培养县委书记,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要把优秀、最合适的干部选配到最需要的县委领导班子担任班长。要把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全国干部工作的一项战略重点工程来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好中选优,努力提高县委书记的素质和能力,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打牢干部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将县委书记职能和作用作了明确的定位:处于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实施者,是推进农村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的组织者,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负有直接而重大的领导责任。
《休闲农业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介绍了,休闲农业是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农村风貌、促进农民增收就业、满足城乡居民休闲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门头沟区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的特色农产品等优势,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探索沟域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呈现出很强的发展潜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门头沟区休闲农业还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何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推进休闲农业的创新发展,是门头沟区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利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分工、专业化为主线,系统回顾了专业化分工与产业演进的已有理论成果,深入研究了不同的农业产业化分工协调机制及其相应的组织形态,实证考察了纵向契约、横向合作两种主要农业产业组织制度效率,在借鉴发达国家(地区)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制度安排和能力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会(简称“华洋义赈会”)成立于1921年,解散于1949年。该会是由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以在中国开展慈善事业、从事赈灾、倡导并推动农村各项合作事业及社会公共事业为主要工作的社会团体。 本书试图全面、系统、深刻地研究义赈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过程,以及对人们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的影响;西方互助合作思想传入中国的途径及产生的影响;社会团体在民国时期的角色作用;在中国开展合作事业的农村地区,以互助社、合作社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组织是如何逐步取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组织;华洋义赈会所倡导的赈济灾民、推动农村合作事业、修筑公路、建设水利工程、举办合作讲习所等活动的历史作用和深远意义。 本书拟厘清华洋义赈会与其他团体和人士在倡导合作事业上的异同;从实践上加强人们在社会转型期对历史经
乡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农户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其依托的相对独立的空间——是一个重要经济活动载体。在目前外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本书根据实地调查的大量农户数据,从全国、沿海发达区、省城、县域等不同空间尺度对村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型式进行了多方位剖析与总结,从点、面等不同视角分析了村庄选址、外出务工、商业活动、农业活动、居住空间的区位特征,认为制度条件、村域所处环境、精英文化等是形成不同村域经济模式的内在机理,体现于村域自主发展能力的空间差异,最后指出中国村域经济的发展走势,并提出引导中国村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本书可供从事经济地理、农村经济等专业科研人员和关发展的相关人员及一些实践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