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本期为第十三辑。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赵晶副教授。本刊主要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与研究综述等,是中国学术界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本刊密切追踪学术前沿、努力展示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的近期新成果,所刊发的文章以研究视野开阔、学术底蕴深厚、文献考订缜密等特点为中外学术界所关注。
《法律史评论》创办于2008年,是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近代法文化研究所主办的法律史学研究集刊。每年出版两卷,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集刊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视角独特,方法新颖,理论前沿,对探寻历史上真正的中国法及其转型将有重要意义,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本卷收录27篇文章,设“中华法系的传承与传播”、“司法文化与司法近代化”、“部门法史”、“法学方法论与学术史”、“书评”和“笔谈:法律史学的刊物建设与学术研究”六个专题,并刊载第十届青年法史论坛综述一篇。
在《唐律研究》中,唐律的性质是明确的,那就是刑律,即唐代的“刑法”。所以,在写此书时主要以《唐律疏议》为对象的唐代的刑法研究。唐律是“正刑定罪”之法,我们今天研究唐律的重点,也应该是唐代“正刑定罪”制度与观点的总结与借鉴。 《唐律疏议》既是一次法律的解释,又是一次法律的制订。为了突出研究性,我们把以前关于对唐律的任务、作用的阐述,在篇幅是压缩为第四篇中的一个部分。同时,为了符合阅读逻辑,对唐律特点的概括置于全书的最后,其内容既对前代学者的传统观点作深入的阐述,又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并且尽量使对唐律特点的论述,不与作为刑律的唐律的“刑法原则”的内容相混同。
从中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从法律家阶层的地位、法学文献的种类、司法与立法实务到哲学与法律思想的背景,维亚克尔在《近代私法史:以德意志为观察重点》中追溯了近代私法的起源,展望了它后续的发展,体系开阔,叙述却纤细优雅。 维亚克尔依凭持之以恒的毅力,大师的技艺与惊人的激情完成了如下计划:根据素私法素材,叙说一个欧洲法律思想发展的故事,从中世纪的博洛尼亚直至当下。 《近代私法史(上下)》这部经典之作的另一个成就在地,它阐明了法律思想与一般哲学思想之间的持续互动,如经院哲学和中世纪的法律科学、启蒙运动与理性法、古典主义与萨维尼历史学派。
《唐明律合编》,清代薛允升编著,共三十卷,是中国历史上部比较系统地对唐律和明律进行比较研究的著作,不仅疏理了唐明两代法律的源渊承递关系,而且对两律相异之处分析疏证,是清代后期重要的法律学文献,对近现代中国法律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张明楷著的《刑法的基本立场(修订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精)》旨在提倡学派之争,但并非单纯介绍与评述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学派之争,而是以学派之争为线素对中国的用事立法与刑法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本书既解释了现行刑法的基本立场,也薄释了作者在刑法上的基本立场,如坚持客观主义立场、主张实质解释论和结果无价值论、肯定以心理责任论为前提的规范责任论、提倡共同犯罪之行为共同说,以及并合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