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物法体系的历史形成与发展》以德国物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主题,探讨有体物概念对物法体系的意义,物法具体制度与物债二分体系的关系,以及物法体系的发展问题。《德国物法体系的历史形成与发展》共分为九章,内容涉及法典与判例的关系、盖尤斯物法体系的解读、潘德克吞物法体系的形成、物的概念及物的重要成分规则、占有及有权占有理论、不动产占有与登记的关系、有权占有与债权物权化、物权行为理论及灵活化、一物二卖中在先买受人地位、客体归属的性与相对性,以及权利客体化、物法与知识产权关系,新型无体财产归属等内容。基于对德国物法体系的思考,《德国物法体系的历史形成与发展》提出开放的物法体系并重塑其具体的制度构成。
《论一般法律》是其《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的续篇,但是边沁生前没有将其发表出版。后来,哈特整理编辑了一个版本,1970年伦敦大学阿斯隆出版社出版,并以《论一般法律》(Of Laws in General)为名,此举被视为分析法学乃至二十世纪法学学术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法学的原创意识便可在《论一般法律》中找到。
本书内容包括纪念专稿、飞行风险防控与争议解决、航空运输与反垄断法、航空法实务热点研判、域外航空法和书评等;秉承弘扬学术、探究法理、注重国际立法与司法实践的特色,力求展示海内外与航空法律、航空政策相关的前沿研究成果,并针对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探索航空法方面的因应对策;对我国航空法学的进步和外交政策的调整都有积极作用和重要价值。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怏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于近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推进依法行政,重点在市县,难点也在市县。市县两级政府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处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执行者。 “行政执法指导”书系自2007年初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支持与肯定,考虑到当前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书系结合依法行政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行政法理论实践的最新发展,进行了再版修订。 本书系作者来自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和高校法学院,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写作内容紧扣法条,结合实践,着力于解决具体问题。本书系旨在帮助各类行政执法人员加强对依法行政全面深入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本著作通过沟通古典小说《水浒传》和现代法律之间的桥梁,为喜爱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爱好者、需要了解基本法律知识的中小学生、需要阅读课外读物的法律学习、研究者以及法制宣传对象的普通公民,提供可鉴参考的法制宣传作品。同时,通过法言法语来概括《水浒传》的情节,也能够让今日普通读者意识到《水浒传》中宣扬的所谓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之举,难以掩饰其中血腥杀戮的罪恶实质,为今日读者客观认识这部小说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当代法治文化的研究现状,区分了法律文化、法制文化、法治文化三者的界限,地探讨了法治文化的理论体系及其若干基本关系,提出并论证了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研究范畴、法治的基础是人性、法治应当顺应人性的发展等学术观点;探讨了隐性采访合法与否的界限以及社会新闻、法制新闻与法治新闻的联系与区别,提出并论证了传媒与司法关系的实质是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记者的采访权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利,以及不可高估传媒对司法公正的影响等学术观点。
这本书并没有包括我近来就分歧、立法和权利的主题所做的工作。另一本名为《立法的尊严》(The Dignity of Legislation)的书不久将随后出版,该书包括我于1996年大学Seeley讲座的内容。两本书都围绕着我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用政治理论的资源丰富法理学。两本书都试图恢复和聚焦思考立法的方式,这些方式把立法看做一种是有尊严的治理方式以及一笔不错的法律资源。两本书的分工如下:《立法的尊严》关涉的主要是探索我们所拥有的政治思想传统资源,以维持和阐述我刚才所提到的立法观点。它特别关注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约翰·洛克(John Locke)和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作品——为了理解对于目前在哲学上还未理论化的立法形式而言,我们从他们中能够学到什么。本书——《法律与分歧》在方法上更多的是分析。它更多地集中在论证的思路上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