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与《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3)》相比,在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等同侵权的认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认定、侵权抗辩方面增加和调整了很多规则。其中,外观设计专利部分增加了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方面的内容,专利侵权抗辩部分增加了 不停止侵权抗辩 内容,包括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不停止侵权抗辩。
本书揭示了美国工业崛起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作者多伦 S. 本 - 阿塔尔教授探讨了早期美国窃取欧洲机械和科学创新及推动本土工业化的过程,揭示了美国建国初期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矛盾:一方面大肆盗取他国技术,另一方面却在国内建立了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作者通过翔实的历史叙述,反思了现代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激励的关系。
本书从专利律师的角度,讲述了如何分析发明,并将其提炼成专利权利要求的方法。本书指出,发明是一种技术思路而非具体的产品,在分析发明时,采用 问题-解决方案 的描述来确定发明构思以及发明的关键技术特征;在撰写独立权利要求时,基于 问题-解决方案 ,*化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根据侵权判定等专利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布局多样化的权利要求;通过 问题-解决方案 指导说明书等申请文件的撰写,由此构建保护范围宽、且具有防御能力的权利要求。
本书为一部侧重于知识产权保护边界划分的理论与实践兼顾的知识产权法方面的个人专著。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但又承载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领域的使命,在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最重要的是明确知识产权保护边界,以此确认个案中被控行为是否构成知识产权侵权。本书以知识产权保护原理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实践和问题,以及当前知识产权司法政策和司法保护特点,关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型知识产权问题,对知识产权保护理论、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司法政策、新技术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为了更好地利用优秀的审查资源,加强了类案指导,专利复审委委员会编写了本书。本书以解决专利审查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从近十年来做出的复审、无效审查决定中遴选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优秀决定,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要点,归纳总结相关审查标准要以,以案说法,帮助审查员准确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审查标准执行一致。
本书将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细胞方面法规与标准按照发布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科学技术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地方) 进行了汇编, 希望为细胞领域甚至生物行业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并为细胞研究及临床试验的合规化贡献力量。
战略地图由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大卫·诺顿(David P. Norton)提出。在平衡计分卡中,卡普兰和诺顿创造性地提出“你不能衡量的,就无法管理”。
本次修改主要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大 放管服 改革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专利代理人的称谓改为 专利代理师 、放宽专利代理行业准入等。修改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如下: 一是简政放权,支持创新创业,减轻群众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包括取消代理机构设立审批的省级初审;放宽代理机构组织形式要求;简化考试报名条件,取消申请代理师资格应当具有工作经验等要求;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 二是放管结合,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创新主体合法权益。包括管理部门应当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对代理机构和代理师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并向社会公布检查、处理结果;支持创新,鼓励代理机构和代理师为小微企业以及弱势群体提供代理援助服务;健全执业规范,要求代理机构建立健全利益冲突审查制度;完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