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理论与实务教程》由陆臻编著,分为“贸易理论”及“贸易实务”上下两编,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贸易的基础理论、发展现状及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实务部分介绍了贸易的具体过程,合同的相关知识,代理和经纪,并附有具体的实例分析。本书内容丰富,可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师生、业界专家学者参考。
《网络游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书通过厘清网络游戏相关的概念、规则,结合相关知名案例和思维路径,详细讲解知识产权的相关实务问题和前沿问题。一方面,系统化解析网络游戏知识产权纠纷中的涉及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合同纠纷、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原理与规则。另一方面,专题分析行业常见的实务问题,为网络游戏市场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和风险防控措施,更可贵的是作者深度剖析了大量中外典型案例,直观展现法官裁判原理与当事人诉讼技巧。 本书对全国知识产权法官、律师、知识产权代理人、公司法务均具有较好的指导参考作用,对网络游戏相关行业、网络游戏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立体、全面、周密的研究方法对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经第三次修改的《专利法》逐条解析、说明,提出了很多作者独到的见解。本书详尽介绍了《专利法》每一处修改的历史沿革,同时还列出了1984年、1992年、2000年、2008年《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四个文本的对照表。是学习、研究、运用中国专利法律制度的经典著作。 本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首批“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
对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犯罪学研究,主要研究知识产权犯罪的成因和对策;另一种是刑法学研究,主要研究该类犯罪的司法实务闷题。本书的研究属于后一种。 我国刑法典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罪共有七项罪名,每项罪名均有若干适用问题。例如,商标类犯罪中的行为对象该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罪与非罪的界限该如何划定?假冒专利罪的行为方式该如何确定?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财产损失该如何判断? 本书的研究方法是刑法解释学,解释的对象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法条文和司法解释,解释的素材源自实务中的典型案件,解释的方法是刑法学中若干论理解释。通过鳃释和论证、力图在法律规范与实务案件之间找出妥当的结论,以期为司法适用提供有益借鉴。
在20世纪之初,我们进入了一个可能是创造性表达增长最急剧的时期。这种增长主要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它使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创造性作品变得更加容易、花费更加低廉。在印刷术产生及印刷出版业发展之后,人类的社会文明在18世纪经历了强烈的爆发。而20世纪末又孕育出了相似的创造性爆发,并且出现了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销售这种创造性产品的手段。 但是,技术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新技术使复制和销售创造性作品更加方便,也使侵犯创作者和创造性作品所有者的权利的行为更加容易实现。部分互联网文化建立在一个错误的概念上,即在互联网上获得的一切都是免费的。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涉及网络侵权的案件都得到了公正的判决,但绝大多数用户仍片面地认为他们可以免费复制、交换互联网上的原创作品。 在20世纪之初,我
本书以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法哲学、法律经济学等研究方法,从利益平衡机制入手,探讨知识产权法的制度理性和价值构造,透视其背后的利益平衡机理。全书分6编计33章,以利益平衡为基点,围绕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与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合理需求这对基本矛盾,探讨利益平衡机制在知识产权法中的正当性与合理性;通过剖析知识产权法中所涉及的各种权利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制度设计,提出并建构一个以利益平衡原则为基础和核心的知识产权法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以提升对知识产权法理论的系统认识,为知识产权部门法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新的视角与新的认知模式。 本书作为系统研究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的专著,具有较高的理论品位和学术价值;同时,对外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实践问题的广泛考察与分析也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对知识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有关专利法存在价值及其正当性问题争论不断,主要原因在于:专利法变革与实施过程中产生出许多制度性问题,导致专利由技术创新的润滑剂转化为阻碍创新的砂砾,进而不断发生威胁技术创新本身的诉讼和暴露其不确定性缺陷。基于此,权利要求解释规则的研究和建构对于优化专利权保护范围具有重要作用。 本书以专利权的不确定性危机为切入点,运用法律经济学、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透视隐藏在专利权不确定性背后的理论和制度根源。在此基础上,构建体系化的权利要求解释规则。全书主要以专利保护范围的优化为基点,结合产业异质性特征,重塑专利法及其权利范围理论;通过比较和研究他国的权利要求解释规则,提出并建构我国的权利要求解释规则体系。
本书作者拥有50年的技术评估从业经验,在丰富实践基础上创作并出版了4部著作,本书即为其中之一。本书从发现机会、评估、定价和交易这几方面来确定技术价值。书中详细介绍了行业标准、评级/排名、经验法、折现现金流法、评估方法、拍卖这6种评估方法,以全面的视角提供给读者评估和定价早期科学技术的方法和艺术。全书围绕“机会交易”展开讨论,书中所涉及的途径、方法和工具,是以风险为基础的机会发现、评估、定价和交易中起到指导性作用和重要商业原则为参考,而不是为了消除风险。
本书侧重以下几个关键词: 首先,本书探讨怎样进行评估。在这部分,我们来看传统的评估方法,包括有成本、市场和收益以及可以重置的方法,包括重置评估、评估许可使用费的免除等。我们还关注非传统的和专有的方法,包括技术因素分析法、CONSOR公司使用的Valmatrix方法。 第二,本书探讨评估内容的问题。在本书中我们特别关注知识产权的集合权利,包括公司身份、商标和品牌、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专利、互联网资源、、软件、信息技术和其他的无形资产。 第三,本书探讨价值评估的关键性问题:我们何时进行评估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进行评估?我们关注的评估情形有:许可协议中的评估,销售中的评估,合并中的评估,破产或重组中的评估,各种税制要求下的评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下的评估,诉讼中的评估。 第四,本书将评估的方法
健全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规范知识产权交易行为,理顺知识产权交易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我国知道产权法制体系的完善过程中,知道产权边境保护内容的完善不可或缺。 本书的作者结合在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十多年在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方面的教学经验,以适合中国的国情为基本立足点,通过与各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及相关国际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首先应当转变立法与执法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边境保护制度的定位,对边境保护的程序性和实体性规定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水平,协助知识产权权利人实现其利益,最终促进我国社会利益的增长。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以申请人提交的外观设计专利图片或者照片为准的,因此提交什么样的视图才能清楚地表达外观设计产品,符合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条件,进而在以后的运用和保护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给广大的设计人员以及专利代理人提供一套比较全面的提交申请视图的参考文本,作者收集整理了大量素材编写出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视图提交规范》一书。 《外观设计专利申清视图提交规范》一书是外观设计审查部的同志通过艰辛、务实、细致的工作,将审查工作中的实际案例按产品类型、形态等归纳整理出外观设计中请视图的提交规范。对外观设计视图提出规范在我国还是次,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种尝试,希望能对广大的设计人员和代理人在专利申请和以后的确权、维权中起到的参考作用。这样既可以使知识产权局审查工作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