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工程合同纠纷涉及招标、投标、挂靠、分包、转包等诸多法律规定,并有许多建筑领域的惯例、产业政策和专业技术规范夹杂其中;纠纷规制既有民事法律关系,又有行政管理关系;案件标的大、法律关系复杂、专业要求高、证据材料庞杂、争议内容繁多等,都给此类案件的诉讼和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故司法实务中,不少当事人、法律工作者、律师,甚至法官,都觉得此类纠纷存在诉讼主体确定难、证据审核认证难、合同效力认定难、合法转分包与非法转分包区分难等诸多诉讼和审判难点。 为帮助广大法官、律师、法律工作者、纠纷当事人积极稳妥地处理和解决自己所面对、接手、代理或承办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或诉讼案件,作者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及借鉴相关法律著述的基础上编著本书,对此类纠纷案件,特别是其中矛盾最为突出的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
本书围绕征地相关的法律纠纷,根据内容划分为综合、土地征收审批、征地费用管理、征地补偿安置纠纷、其他相关规定五大部分。每部分根据需要首先收录相关的现实案例,其次按效力等级分别收录对应的处理依据(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并对重要法律依据配以解读,最后收录有关的法律文书范本和实用图表,力求满足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沈君研究之基本,可谓德意志民事诉讼法于台湾地区之展开,法系意识自觉于其中。较之台湾同行早期著述,问题意识上有所不同,更具时代特色,抑或见地上与时俱进,大有发展。个人拙见,台湾同行早期著述偏重于传统上法解释学,其中陈荣宗、杨建华等诸位先生之作堪称典范;世纪之交,倡导程序保障及其于现代民事诉讼程序上之意义观念兴起,邱联恭先生于此领域颇有建树,成果丰硕。相比之下,沈君之作,学术价值上极具承前启后之意义,各文均对研究对象于立法上、学说上、判例上之到达点交待仔细,是为台湾同行新锐一代之问题意识及研究实力之反映。
本书是2005~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05BFX045)的最终结题成果。已于2007年12月底一次性如期通过专家合格鉴定,并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批准予以结题。现结合专家的鉴定意见,对原结题报告进行修改,并增加主持人结题后的其他相关成果,予以出版,推荐给大家。本书由19篇专题文章组成,按照先总后分的逻辑体系排列,力争从多角度全面系统论证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制度问题,鉴于对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研究过多、过于重复,这里不作专题介绍,目的在于增强原创性,开拓读者的视野。 “中国大陆公益诉讼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介绍了我国大陆学者在公益诉讼方面研究的基本情况:共出版专著7部,公开发表论文五百余篇,以“公益诉讼”为题的硕士博士论文有近一百篇,召开了多次关于公益
本书是2005~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05BFX045)的最终结题成果。已于2007年12月底一次性如期通过专家合格鉴定,并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批准予以结题。现结合专家的鉴定意见,对原结题报告进行修改,并增加主持人结题后的其他相关成果,予以出版,推荐给大家。本书由19篇专题文章组成,按照先总后分的逻辑体系排列,力争从多角度全面系统论证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制度问题,鉴于对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研究过多、过于重复,这里不作专题介绍,目的在于增强原创性,开拓读者的视野。“中国大陆公益诉讼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介绍了我国大陆学者在公益诉讼方面研究的基本情况:共出版专著7部,公开发表论文五百余篇,以“公益诉讼”为题的硕士博士论文有近一百篇,召开了多次关于公益诉讼的
笔者主张应当沿着强化当事人之主导权的方向对我国辩论原则予以完善。因此本书内容分为七章,主要包括辩论原则之基础理论、我国辩论原则之检讨、辩论原则的内容、我国辩论原则之重塑所面临的障碍及其克服等,对辩论原则展开讨论,并积极探讨符合民事诉讼运行规律的辩论原则。
《法官智库丛书》是一套实践型开放性的学术著作,由上海市三级法院审判经验较为丰富的资深法官编写。“丛书”素材虽多取自于上海法院审判之实践,研究视野却不囿于上海之一域;目标虽着眼于服务司法实践、社会公众之需求,研究内容却不局限于实证之分析,具有的法学理论深度和理论研究成果价值。
与娱乐法相关的诉讼案件,一般包括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等侵权纠纷案件和演出合同、演艺经纪合同等合同纠纷案件。侵权纠纷案件是娱乐法领域所需探讨的重要领域,而娱乐法合同纠纷案件与一般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并无不同,往往只是因为当事人的知名度使得该类案件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还有一类案件,也与娱乐法相关,即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影视投资类纠纷,囿于笔者的审判范围和研究兴趣,对于该类纠纷案件尚未涉及。本书主要分析前述两种诉讼案件,理清法官在该类案件中的审理思路,既是对娱乐法诉讼案件的汇编整理,同时也融入了本人在传媒行业和案件审理中的经验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