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决定你是否能获得成功!认识到你想要的是什么,就能更直接地追求它! “成功学先觉导师”拿破仑·希尔“成功三步曲”之一,将8卷《成功法则》浓缩成17条如何获得成功与财富的魔力法则:团队合作、自信心、自控力、令人愉悦的个性、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建立这些,就能更贴近你心中所想。 拿破仑·希尔著的《成功魔梯》出版86年来,已令数千万人明确目标,从一文不名到财富满贯。本版经“拿破仑·希尔基金会”、帕特里夏·霍兰在原版基础上新增3万字,同时增添10余位新富翁案例,更适合新世纪创业者及期待财富增值者阅读、使用并借鉴。
审前程序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居于重要地位,它的整体权建既关系到追诉机关能否有效地追究犯罪,也关系到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因此,研究刑事审前程序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刑事审前程序进行了比较考察,探讨了刑事审前程序的基本原则,对刑事审前程序的启动、侦查主体与侦诉关系、强制措施与侦杳行为、公诉、不起诉与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以及刑事审前程序中的律师辩护等问题行进了系统研究。
本书立足于反恩与改进而展开对刑事政策的理论探讨,系四位青年法学博士的合力之作。研究领域具有开放性,注重吸收借鉴外刑事政策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对刑事政策进行全方位的反恩性探讨;研究视野具有前瞻性,既注重研究解决刑事政策当下面临的问题,更关注中国刑事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效果具有实践性,既注重理论的反思和探究,更突出地反映刑事政策作为一门实践科学的品格。本书对刑事法律科学研究者和刑事法律实践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本书的点校,兹说明以下几点: 1.《刑事诉讼法通义》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四月初版,旋于是年七月再版。本书校勘依据的版本是中国民国二十三年七月再版。 2.该书是对1928年《刑事诉讼法》的逐条评注。其中,作者除逐条阐释条文的文义解释、理由外,还附录了中华民国法院(1927年以前称为“大理院”)所作的判决例、解释例,以及相关法令。 原著征引解释、判例时,往往涉及清末以降的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规,如《刑事诉讼律(草案)》(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即1911年1月24曰);《刑事诉讼条例》(1921年11月14日公布、1922年7月1日施行);《京师高等以下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即1907年12月4日)等,希请读者阅读、引用时留意。 3.原书为竖排版,现改为横排版。原文明显文字错讹之处,径改之,不再单独予
本书是作者对中国刑事诉讼问题展开专题研究的第二部著作,也是《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的姊妹篇。该书以“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为研究主旨,对刑事诉讼法法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进行了新的探索。作者对刑事司法权的性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救济、程序性制裁、未决羁押、法院变更起诉罪名、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追诉、刑事证据规则等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问题,从新的视角,运用崭新的研究方法,做出了新的讨论。该书第九章所讨论的尽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刑事诉讼问题,但最典型地贯彻了“以世界眼光研究中国问题”这一思路。最后一章则对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范式作出了全面的反思,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该书在反思传统的对策法学和思辨法学方法的基础上,倡导一种建立在问题分析基础上的新的法学方法。书中各章的分析可以说是这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