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毛泽东的开蒙、求学过程,以及他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直至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共和国。作者没有将更多的笔墨着眼于对诸多历史事件的细致描述或是揭示秘闻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上,试图探讨他诸多重大决策背后的深意。弄清了这些问题,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最终中国的领袖会是他,而不是有钱有枪的蒋介石,也不是那些拥有更高学历、更大声望的人,比如周恩来,比如陈独秀。历史无法重演,伟人更加无法复制,但我们仍不会放弃学习他,研究他,因为哪怕我们从他身上只学到了一点皮毛,就足以让我们游刃于战场、商场、名利场。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也许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点。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分九章,对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纷繁复杂的变化,逐一做出了细致的考证与论述。从四个方面对于这一制度的历史面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历代宰相制度究竟握有什么权力,提出了异于前人的新看法,由此对于皇帝、宰相、秘书咨询官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做出解释;不同意长久以来宰相制度的变化发展主要出于君相权力之争说;详细讨论了秘书咨询官员的职掌、任务,特别是其出现、演化的历史背景;将政治制度与宫廷内外的建筑布局联系起来做出分析,这是前人很少留意的视角。全书对于两千余年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也具有启发性。
为何即使拥有那么多资源和处置权,还是有那么多亚非拉国家在指导其国民行为时困难重重?为何同时又有为数甚少的几个国家成功地取得了这种控制能力?失效的法律和社会政策对国家本身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那么来看看乔尔·S.米格代尔的《凤凰文库·政治学前沿系列: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吧。《凤凰文库·政治学前沿系列: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采取新的研究视角,指出:在亚非拉地区,国家机构在人群中——甚至是最偏远的山村——建立了其机构。然而,近距离观察这些机构,却会发现它们往往按截然不同于其远在首都的创立者们设想的原则行事。解决这一悖论,可采取强调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争夺社会控制的国家社会关系的模型,并推行一种国家成功战胜社会的理论。
《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以联合作战发展趋势和编制体制改革为背景,结合我军新时期联合作战转型需求,从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概念内涵出发,分析了外军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对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能力、功能组成、交互关系和作战应用进行了阐述;针对系统需求开发、体系结构设计,系统数据工程和系统模型构建等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方法;创新性地提出评估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力的指标体系:剖析了未来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六大方面的关键技术。《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够为我军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理论研究和研制建设提供重要借鉴,并助推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持续完善和发展。
该书收录了普京近80篇文章及讲话,内容丰富而鲜活。其中有对俄罗斯的民生工程“国民工程”的阐述,有对俄罗斯2020年远期目标的展望;有各纪念性大会上的代表性发言,也有与美国《时代》周刊记者、伊朗国家电视广播公司及新闻社记者的对话。书中还收录了普京从2003年到2007年在俄罗斯联邦会议上发布的国情咨文,通过国情咨文,对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诸方面会有全面的了解。因为是中国出版的普京文集,自然对普京在俄中关系发展中所作的努力格外关注, 《普京文集(2002—2008)》中文版收录了普京总统这段时期的重要文章和讲话,反映了普京总统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思想,以及俄罗斯人民在强国富民发展道路上的探索成果。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将有助于加深中国读者对当代俄罗斯的了解,有助于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传统
是布哈林1920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本书从理论上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规律,分析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书中论述了社会革命时期生产力暂时下降以及在新的基础上发展的必然性;展示了过渡时期城乡关系的根本变化;探讨了国家政权的职能及变化。
本书是众多海外中国研究独树一帜的政治史力作。其原创性贡献在于,井未囿于传统的史学描述范式——把“军阀政治”视为由拥兵自重的武夫所组成的军政集团,聚焦于军阀的逸闻趣事,而是在占有丰富史料的前提下,以“权力均势系统”和“角色行为规则”为观照,试图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和社会心理等多重历史要素中,勾勒出全方位政治运作的多元图景。研究思路独特,创见迭出,熔历史与理论于一炉。读者既可从中感知军阀个体的特殊行为惯习,又能从中把握政治生态演变背后的北洋式逻辑,堪称一部跨学科研究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