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李安增 编 齐鲁书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李安增 编 /2020-03-01/ 齐鲁书社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之日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随时代变换而时起时伏、时隐时现,但从未断绝。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二者关系的研究,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习近平视察曲阜并提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周年之际,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曲阜师范大学承办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会议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召开。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余位专

    • ¥100 ¥645 折扣:1.6折
    • 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 倪邦文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倪邦文 著 /2014-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历史视野与哲学思考》是一部考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历史并从哲学层面揭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规律的著作。 在历史视野中,作者倪邦文结合党史和团史的分期以及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特点,依次分析了开天辟地前后、艰辛建国时期、奠基与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等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发展变化和基本特点,总结了每个时期的传播经验。 在哲学思考中,全书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实践为基础,围绕“主体与客体”、“目标与层次”、“内容与形式”、“理想与现实”这四对基本范畴,从哲学角度深入分析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和长期感到困惑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创新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增强历史视

    • ¥65 ¥535 折扣:1.2折
    • 新马克思主义评论:哲学的政治及其辩证法 周凡,黄伟力 编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周凡,黄伟力 编 /2015-12-01/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 《新马克思主义评论 哲学的政治及其辩证法 (第二辑) 柯尔施专辑》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重申马克思主义是从无产阶级视角出发的关于社会的国际科学,达到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初的、辩证的维度这一目的。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柯尔施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在他看来,二者既不是相互排斥的,也不是完全等同的,而毋宁说是一种实践的一辩证的关系。正如资产阶级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表达一样,马克思主义也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

    • ¥51 ¥265 折扣:1.9折
    • 正版书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刘晓勇 著 /2018-07-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系统研究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个合历史与合逻辑相统一的过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本书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观概括为五大特征,即以“物质变换”为基础理论,以“劳动解放”为根本方法,以“政治民主”为内在要求,以“生态伦理”为基本保障,以“稳态经济”为总体面貌,谋求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改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本书运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生态社会主义的六大基本措施:一是通过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去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革新人的存在方式相结合;四是促进科技的民主管理;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六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伦理。

    • ¥80.1 ¥471.18 折扣:1.7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919-1949 总主编 顾海良 本卷主编 丁俊萍【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总主编 顾海良 本卷主编 丁俊萍 /2015-06-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本卷对马克思主义1919年至1949年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系统展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进程中的理论成果。

    • ¥69.5 ¥373.2 折扣:1.9折
    • 老祖宗不能丢: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十讲 庄福龄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庄福龄 著 /2015-05-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世纪90年代初期,针对一些企图割裂中国改革开放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系的错误思潮,邓小平明确提出“老祖宗不能丢”的思想主张,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场。 2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习和研究邓小平“老祖宗不能丢”的思想主张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老祖宗不能丢,就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丢,就是指他们所创立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不能丢,同时要处理好历史与当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本着这一精神,本书就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脉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创立及其历史作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方法等十个重要问题进行相关阐释和解读,在编写

    • ¥77 ¥409 折扣:1.9折
    • 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 倪邦文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倪邦文 著 /2014-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历史视野与哲学思考》是一部考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历史并从哲学层面揭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规律的著作。 在历史视野中,作者倪邦文结合党史和团史的分期以及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特点,依次分析了开天辟地前后、艰辛建国时期、奠基与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等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发展变化和基本特点,总结了每个时期的传播经验。 在哲学思考中,全书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实践为基础,围绕“主体与客体”、“目标与层次”、“内容与形式”、“理想与现实”这四对基本范畴,从哲学角度深入分析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和长期感到困惑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创新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增强历史视

    • ¥65 ¥535.37 折扣:1.2折
    •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 赵剑英,俞吾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赵剑英,俞吾金 /2006-07-3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是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的第二卷。本卷是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成果,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传统本体论的特征和实质作了深入的反思和评价;二、对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作了多视角的探讨;三、对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的当代意义进行了初步思考。在当代的条件下、在哲学经历了20世纪之后,来重新探讨和检审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是非常必要的。这一基础的重要性在于:它保持并且巩固了马克思学说的原则高度,只有这样的原则高度才能最坚决地指证其当代意义并阻止各式各样重返近代性的退化方向。

    • ¥71 ¥395.37 折扣:1.8折
    • 正版书籍 马克思劳动力产权实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周建锋 /2023-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劳动力产权实现的概念,但在其理论中却蕴藏着这一方面的丰富思想。本书从逻辑起点、前提条件、关键因素、科学界定等四个维度进行系统阐释,既对西方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回应和批判,也对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实现新型合作经济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新观点、新论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书从从理论适用性、价值意蕴、政策含义三个方面展现马克思劳动力产权实现思想的当代价值,这为当前我国解决劳动报酬过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 ¥88.56 ¥489.18 折扣:1.8折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作导读编写组 /2017-05-01/ 人民出版社
    • 根据大学本科生学习原著的要求,教材精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15篇,其中马克思的著作5篇,恩格斯的著作4篇,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著作2篇,他们的书信7封,列宁的著作3篇。从理论地位上看,这些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著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 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思想价值和理论魅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思想内容上看,这些著作从不同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各篇著作之间既存在着历史演进关系,又体现了逻辑衔接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关节点,同时每篇著作都有独特的理论贡献,是大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线索和基本原理的一手材料。教材的导读部分根据原著本身的逻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需要,

    • ¥80.99 ¥502.86 折扣:1.6折
    •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斗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让新 著【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王让新 著 /2019-05-01/ 人民出版社
    • 书稿首先对意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进行了科学界定,然后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形成机制,意识形态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意识形态的内容及体系结构,意识形态的发展及内在规律。再次,对马克思恩格斯在意识形态理论领域的丰富斗争实践进行了深刻剖析,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反对非科学的形形色色社会主义、反对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过程、内容及做法;最后,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与斗争实践的特点: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坚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等等。以及总结并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与斗争实践的当代价值: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借鉴价值。

    • ¥99.2 ¥572.1 折扣:1.7折
    • 正版书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李谧 /2023-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择优资助计划“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最终研究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源头,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潮头,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进程。本书分为十三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科学社会主义领域的创新贡献研究展开论述,依据中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诸多新论断、新理念和新思维,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特征。

    • ¥96.76 ¥569.18 折扣:1.7折
    •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 陈先达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陈先达 著 /2015-12-01/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陈先达先生作为国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亦有很深的造诣,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尤其是今年7月3日发表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一文发表后,更是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方面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稿综合陈先达先生近年来,关于此问题的十余篇文章,全面、集中阐述陈先达先生对此问题的理论观点、研究成果,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76 ¥683.37 折扣:1.1折
    • 正版图书 马克思十大理论创新 中央编译出版社 9787511735768
    •   ( 0 条评论 )
    • 王东 /2018-08-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本书荟萃了王东教授50多年研究马克思思想的学术成果精华,通过全面梳理马克思的理论,分三篇十章,作者认为,正是恩格斯所言的马克思“两大发现”,标志着马克思理论创新的两次飞跃,加上“《资本论》续篇”的晚年文本群,构成马克思理论创新的三个阶段十大理论创新,由此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

    • ¥76.23 ¥448.41 折扣:1.7折
    • 正版书籍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裴宏 /2023-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点研究问题。本书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货币、剩余价值的实现、流通和分配过程,以及剩余价值的积累过程四个方面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进行理论阐释和模型研究。 整体而言,本书强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价值实体和价值形式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数理模型;对马克思货币理论在信用货币条件下的内涵进行了阐释,指出马克思货币理论在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进一步发展了资本循环和周转模型,并以此研究了固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化问题;对生产价格和地租问题进行了新的说明;从资本循环视角出发讨论积累问题,并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辨析;并对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进行了阐释

    • ¥98.56 ¥579.76 折扣:1.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