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浙江》一书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2002年10月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2年11月到2007年3月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进入新世纪,浙江处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习近平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全面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作为浙江省域治理总方略的“八八战略”,对浙江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浙江转型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习近平作为省委书记全面领导了浙江工作。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浙江》一书,通过对当年浙江省委和省政府领导同志、省直部门和地市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和企业家、专家学者和记者等的访谈,对习近平领导浙江转变经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珍贵照片和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朱镕基上海
锦华同志作为我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处在重要岗位上的领导同志,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在《国事忆述》这部书中,真实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实施情况、取得的巨大成效、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深远影响,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历程,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变化,不仅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出版,无论对于党史、国史的研究工作,还是对于满足广大干部、青年和各行各业读者了解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需要,都是极为有益的。 ,立意恢弘,内容广博。本书所述,涵盖20世纪70年代初至21世纪初长达近30年的岁月,涉及这段时期内一系列重要事件和重大决策的原委和经过。例如,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粉
如果没有卡尔??马克思,我们就永远不能解释在挥汗如雨的同时,人类被压迫、受奴役的真正根源,也就不能解释人类不平等的基础和起源。nn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为主题,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追溯卢梭、黑格尔、康德等思想大师对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渊源,梳理列宁、、邓小平等历史伟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发展,重现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的核心地位,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伟大、鲜活的马克思。n书中联系社会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观察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紧扣时代发展的旋律,对“价值”“社会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商品属性”“资本”等概念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全面解析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党、如何发展社会等重大问题。n本书回归马克思本源,重读马克思主义,使这一伟大思想更适应当
......
本书通过导论、结论,共十一章内容,对中华文明五千年(上启先秦传说时期、下至新中国成立)权力监督制衡的实施情况,按照传统中国权力监督制度的滥觞、形成、发展、成熟、强化、高度完备和民国时期的衰亡期演变过程的内在趋势和历史规律为阶段,进行分章动态阐述。每章遵依权力监督制度演变的原因、监察机构设置、官员职权范围、监察法规、权力监督方式程序、监察官选任考核奖惩、权力监督效用以及利弊得失评价等,分节叙述。从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的角度,洞见治乱兴衰、王朝更替的历史镜鉴,深刻总结权力监督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剖析权力监督的原理和路径,积极探索权力监督的规律,更好地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
本书收录了同志 1990 年 7 月至 1998 年 2 月在河南工作期间的讲话、谈话、文章、批示、书信、报告等文稿 217 篇,照片 159 幅,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本书真实记录了 20 世纪 90 年代河南改革发展的历史足迹,生动展现了中原人民改革开放、团结奋进的辉煌篇章。 从历史纵向看 ,20 世纪 90 年代是河南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 , 书中聚焦的这一时期具有以下特点 : 首先 , 这是从“左”的思想影响和小农经济旧的意识束缚 , 向树立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思想观念转变的关键时期。其次 , 这是从落后的农业省份 , 向逐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转变的关键时期。河南的发展 , 是在始终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前提下 , 走出了一条“围绕‘农’字上工业 , 上了工业促农业 , 强农兴工 , 协调发展”的农业省份实现工业化的
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1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源于它的“以军统党”的组织形态;源于基层建设的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源于党派的纷争离析:西山会议派、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等组织不断“火并”。最后,这个弱势独裁的政党无法逃脱尴尬悲凉的历史命运……《党员党权与党争(修订增补本)》以国民党“治党史”为中心,着重探讨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方面。
《国歌的诞生》用翔实、生动的史料,详细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和诞生的曲折过程,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怎样从一首抗日救亡的战歌广泛传播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战歌,还详细叙述了《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国歌并以国歌的地位写进宪法的历程。
在政府职能转变和新公共管理的宏观背景下,本书对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指出分类改革符合公共财政理论中政府和市场的职责分界,进而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进展情况及现存问题。本研究认为,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我们对这项系统性的改革工程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有很大关系。为推进此项改革,应成立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领导委员会,理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事业单位按活动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即生产经营型、行政执法型和公益型,根据每一类单位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改革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