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萧邦奇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 部学术专著,研究了从清末新政到北伐战争时期浙江的精英组织和政治变迁。本书采用核心—边缘的框架,依据人口密度、邮政系统层级、金融机构数量等要素,将浙江分成了核心区内部、核心区外部、边缘区内部和边缘区外部四个不同的社会政治生态区,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数据、图表,分析了不同区域内的精英参政模式、精英与政府关系、政治变迁过程。萧邦奇从浙江经验中发现,20世纪的中国政治史是政治变迁从核心区内部向外部区域、从精英阶层到非精英阶层不断扩展的过程。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修订本)》,1928年底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而在其内部仍然派系林立,纷争不断,并多次发展到大规模的分裂和武装冲突,成为民国政治史上异常惹人注目的突出现象。学界通常把它归结为“新军阀混战”,进而导致研究者地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到各派军事势力的角斗上,而忽视它背后更深层次的矛盾――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本书重点围绕1931年中国政局的演变,考察国民党改组后,党内高层蒋、汪、胡三派势力在党内斗争中的权力消长,特别是通过蒋介石的下野与再起,探寻三人间分合的复杂过程与蒋介石最终获得党内“领袖”地位的缘由。借以解释此前国民党内矛盾的发展脉络。
本书以北洋时期 江苏省政的耆绅群体——“苏社集团”为中心,贯通揭示江苏省治运动的内、外两个层面。对外探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江浙战争、北伐战争等对江苏省政的影响;对内以“省治场域”为视角,对江苏士绅群体进行分层、分类探讨。注重发掘督军、省长、议长 迭的内幕;省议员的阶层流动、选举运行与党派结构,央地行政系统与议会系统的互动,县域与省域政治的往复对流,旅京苏人对地方政治的影响。由此提出“耆绅政治”之新见。本书采用“新叙事史”写法,注重揭示耆绅群体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网络,力图祛除“ 史观”对北洋史的偏蔽影响。
“枫桥经验”能够延续55年,是因为它能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始终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枫桥经验:走向世界和谐的中国法宝》用丰富的资料介绍了“枫桥经验”的形成、内容、发展与创新,阐述了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揭示从“枫桥经验”到“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路径的历史脉络,梳理浙江法治工作的诸多成效,总结“枫桥经验”中可供复制、可供推广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延安十年,中国共产党人何以赢得民心,赢得天下?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掩藏着丰富的思想智慧,也是一个具有非常现实启发意义的社会话题。《延安缔造》用开放的眼光,纪实的手法,在坚实丰富的历史资料基础上,选择普通读者乐于接受的叙述方式,全方位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精神魅力、文化活力和社会影响力,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在局部执政环境下的政治智慧、经济政策、道德情怀和文化创新能力,再现两代人对士地的深情,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寻,对社会的责任。重塑延安革命精神传统,激励当代,启迪后鲲。 《延安缔造》由朱鸿召所著。
本书是一位具有10年县委书记工作经验并在省、地机关工作多年的退休副厅级干部撰写的调查报告。作者根据切身体会、调查访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媒体的报道,对一百多个县(市、区)委书记在践行党的宗旨、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统带班子队伍等方面的指导思想、施政方略、工作技巧进行了生动描述和概括分析。通过具体翔实的案例、通俗生动的语言,客观、全面地展示了县委书记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探索了县域治理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立体展现毛泽东非常岁月,深度解析大事件后果前因。 聚焦历史长河还真貌,回溯变幻风云写春秋! 此书时间跨度从1964至1969年。主要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最为动荡时期毛泽东的重大政治活动和个人生活。作者参阅大量史料,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在生动翔实地还原“文革”发生、发展整个过程的同时,也探究了动乱发生、发展的原委和过程。 书中载入的一百余幅毛泽东“文革”岁月珍贵照片,分为彩色黑白两种,百分之九十属于首度曝光面世。 整部书稿集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集收藏价值、欣赏价值于一身,弥足珍贵。
......
......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本书以叙事优化为核心,从文本、图像、记忆出发,结合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红色记忆、社会记忆以及纪念性符号、纪念性仪式和纪念性空间等要素的分析,用“下探民隐的尝试”和“由下而上的历史”分析策略,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揭示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变迁背后的心智、心态和心性,发展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叙事话语、叙事方式和叙事风格。本书着重阐述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当中,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隐藏着事实行为主体的感悟、体验、参与、思考等的具体“经历”。相较于各个学科来说,以叙事为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进入新文化史研究的视野,无疑是一次跨越历史时空的“陌生体验”。
暂无内容简介。。。。。。
有效的减贫治理是如何在中国政治中实现的? 贫困村庄是如何在中国的减贫治理中被唤醒的? 如何增强村庄的政治动员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 县乡干部为什么能在脱贫攻坚中焕发出政治活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乡村基层政治中如何生长? 为什么我国拥有超出外界想象的治理能力? 本书以融通中外的话语方式,分析了中国县域减贫案例中体现出来的“中国之治”。作者基于对山西省岚县村庄的三次深入调研,以前沿政治学者的理论视角、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剖析了中国减贫治理在村庄、县域和 层面所体现出来的政治过程,不但可以让中外读者深入理解中国治理背后的细节,也有力回应了西方政治学界提出的前沿问题。 这是一本少有的既具有大众传播力又能对外开展严肃学术对话的中国减贫研究著作。
荷兰在中国研究方面有着悠久而令人骄傲的历史。本书不仅追溯了19世纪中期至今的荷兰中国研究的历史发展,也探讨了汉学几个具体领域中的荷兰研究问题。如莱顿大学早期汉学、荷兰中国语言学历史、荷兰当代中国研究、荷兰与佛兰德斯的中国文学研究与翻译、中国艺术与物质文化等。 荷兰中国研究起初应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荷兰殖民政府的需求而生,之后不断发展,在20世纪初期侧重于语言学层面, 近几十年则 关注现当代中国学科领域研究。本书以荷兰中国研究为主题,有较强的社会及现实意义,出版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