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金以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版】
    •   ( 4 条评论 )
    • 金以林 /2016-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修订本)》,1928年底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而在其内部仍然派系林立,纷争不断,并多次发展到大规模的分裂和武装冲突,成为民国政治史上异常惹人注目的突出现象。学界通常把它归结为“新军阀混战”,进而导致研究者地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到各派军事势力的角斗上,而忽视它背后更深层次的矛盾――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本书重点围绕1931年中国政局的演变,考察国民党改组后,党内高层蒋、汪、胡三派势力在党内斗争中的权力消长,特别是通过蒋介石的下野与再起,探寻三人间分合的复杂过程与蒋介石最终获得党内“领袖”地位的缘由。借以解释此前国民党内矛盾的发展脉络。

    • ¥44 ¥103 折扣:4.3折
    • 提炼关键字形成一句广告语:探析1920年代苏社与江苏政治的互动关系,厘清江苏政局的权势网络。上
    •   ( 2 条评论 )
    • 靳帅|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2024-01-01/ 上海古籍
    • 本书以北洋时期 江苏省政的耆绅群体——“苏社集团”为中心,贯通揭示江苏省治运动的内、外两个层面。对外探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江浙战争、北伐战争等对江苏省政的影响;对内以“省治场域”为视角,对江苏士绅群体进行分层、分类探讨。注重发掘督军、省长、议长 迭的内幕;省议员的阶层流动、选举运行与党派结构,央地行政系统与议会系统的互动,县域与省域政治的往复对流,旅京苏人对地方政治的影响。由此提出“耆绅政治”之新见。本书采用“新叙事史”写法,注重揭示耆绅群体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网络,力图祛除“ 史观”对北洋史的偏蔽影响。

    • ¥48.02 ¥98 折扣:4.9折
    • 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 陈冠任 中共党史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8 条评论 )
    • 陈冠任 /2018-01-01/ 中共党史出版社
    • 说:“我们这一代人,是以为代表。” 说:“跟走,就能胜利;否则,就要失败。” 罗荣桓说:“我革命这么多年,选定一条,就是要跟走。” 是中国人民的救星,也是一代共产党人敬仰和追随的。 群星闪耀,就是因为中国有个 为什么让这些人追随?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至死追随? 这一直是许多人不解的谜团。 陈冠任编著的《大河向东》选择、、、罗荣桓、罗瑞卿、黄克诚、等解放军不错将领与交往的历史进行叙述,以史料和当事人口述的方式,真实揭开与我军不错将领鲜为人知的个人关系,诠释他们为什么至死追随的秘密。 书中的解放军将领与的交往和个人关系,分别有着不同的风格,但是,他们无一不是一生追随党,紧跟。之中,要说秘密,就是罗瑞卿所说的:“党和的领导,是优选的领导。” 这就是本书所要说的。 这是一本通俗性的党史和军史读物,

    • ¥41 ¥89 折扣:4.6折
    • 交接香港:亲历中英谈判最后1208天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10 条评论 )
    • 陈佐洱 著 /2019-07-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本书通过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陈佐洱的讲述,回顾了在香港回归前夕,他参与中英谈判的历历往事:从1994年3月11日陈佐洱奉命从北京赴香港,出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到1997年6月30日,在这1208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里,他先后担任了中方14个专家小组组长,主谈了包括防务与治安交接、财政预算案编制、政府资产和档案移交、终审法院筹建、特区较为性居民身份认定和护照签发等一系列议题,最终全部与英方达成共识。陈佐洱的谈判风格被媒体形容为“强硬但讲道理”,英国大臣则称他为“最难对付但又达成协议最多的对手”。本书回顾了香港回归前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披露了诸多鲜为人知的谈判细节,并且收录了2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与简报材料,可读性与史料性都极强。

    • ¥34.2 ¥69.8 折扣:4.9折
    • 口述书记、市长与城市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19 条评论 )
    • 韩淑芳 主编 /2018-07-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韩淑芳主编的《口述:书记、市长与城市》共四章,前两章分别从特区城市和一般城市入手,收录了改革开放时期十几个重要城市的书记、市长的回忆性文章四十余篇,内容涉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的筹建、建设经过及沿海内陆诸开放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如改革初期的政策制定、招商引资、基础建设等。第三章“松绑:改革让发展更有活力”重点展示改革开放中释放社会发展活力的过程。第四章选取了若干城市改革过程中的难忘记忆。全书从书记、市长的视角出发,展示了改革开放中我国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

    • ¥30.7 ¥62.8 折扣:4.9折
    • 社区中国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刘建军 /2020-12-01/ 天津人民出版社
    • 生活政治为解读中国社会打开了一扇窗。生活政治既带着迷人的光辉对人发出微笑,也带着苦恼的惆怅与迷惘对人提出一种警醒。从乡土中国向单位中国的变迁,此谓一变也;从单位中国向社区中国的变迁,此谓又一变也。万变不离其宗,中国社区精神是孕育社区中国的母乳。社区作为剩余政治空间的终结是社区中国诞生的宣言。新型的治理结构从社区这一政治空间中孕育和生长出来。如果说党和政府包含着中国国家治理的终极密码,那么,社区与家庭则包含着中国社会治理的终极密码。作为《单位中国》的姊妹篇,《社区中国》带你走进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空间,去体会生活政治的独特魅力。

    • ¥36.4 ¥76 折扣:4.8折
    • 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 广东人民出版社
    •   ( 218 条评论 )
    • 李克军 /2014-11-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位具有10年县委书记工作经验并在省、地机关工作多年的退休副厅级干部撰写的调查报告。作者根据切身体会、调查访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媒体的报道,对一百多个县(市、区)委书记在践行党的宗旨、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统带班子队伍等方面的指导思想、施政方略、工作技巧进行了生动描述和概括分析。通过具体翔实的案例、通俗生动的语言,客观、全面地展示了县委书记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探索了县域治理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 ¥33.3 ¥68 折扣:4.9折
    •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金以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版保证】
    •   ( 8 条评论 )
    • 金以林 /2016-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修订本)》,1928年底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而在其内部仍然派系林立,纷争不断,并多次发展到大规模的分裂和武装冲突,成为民国政治史上异常惹人注目的突出现象。学界通常把它归结为“新军阀混战”,进而导致研究者地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到各派军事势力的角斗上,而忽视它背后更深层次的矛盾――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本书重点围绕1931年中国政局的演变,考察国民党改组后,党内高层蒋、汪、胡三派势力在党内斗争中的权力消长,特别是通过蒋介石的下野与再起,探寻三人间分合的复杂过程与蒋介石最终获得党内“领袖”地位的缘由。借以解释此前国民党内矛盾的发展脉络。

    • ¥44 ¥135 折扣:3.3折
    • 民国的政治逻辑 邓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1 条评论 )
    • 邓野 /2010-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政治的着眼点往往不在问题本身,而在问题的联系,尤其着眼于结果。也就是说,政治上采取哪种表述方式,很大程度上直接根据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就事论事。因而,相当典型地表现为这样一个问题:科学从属于政治。同时,由于政治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因此,相关的政治表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地而异”。 但是,科学则不同,就性质而论,科学只能着眼于问题本身,只能就事论事,无须顾及其他,也不能从属于其他。一句话,科学是不能随地而异的。 这里所说的科学,具体指学术。政治与学术,分属两种不同的类别和范畴,因此,两者在性质上都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既然性质不同,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有的时候两者肯定不能统一。

    • ¥41 ¥291.74 折扣:1.4折
    • 荷兰的中国研究(过去现在与未来)/世界中国学系列丛书
    •   ( 12 条评论 )
    • 编者:(荷)伊维德|责编:包纯睿|译者:耿勇//刘晶//侯喆... /2021-08-01/ 上海社科院
    • 荷兰在中国研究方面有着悠久而令人骄傲的历史。本书不仅追溯了19世纪中期至今的荷兰中国研究的历史发展,也探讨了汉学几个具体领域中的荷兰研究问题。如莱顿大学早期汉学、荷兰中国语言学历史、荷兰当代中国研究、荷兰与佛兰德斯的中国文学研究与翻译、中国艺术与物质文化等。 荷兰中国研究起初应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荷兰殖民政府的需求而生,之后不断发展,在20世纪初期侧重于语言学层面, 近几十年则 关注现当代中国学科领域研究。本书以荷兰中国研究为主题,有较强的社会及现实意义,出版价值较高。

    • ¥38.72 ¥88 折扣:4.4折
    • 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中国传媒法制变革路径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   ( 9 条评论 )
    • 萧燕雄 /2019-01-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围绕中国传媒法制建设这一核心话题,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及其研究基础,其次找准立法视野和研究方法,再次则明白,除了体制和法律的冲突外,传媒法制建设还有哪些观念性障碍。接下来的第四步是针对障碍,思考 怎么办 ,希望找到的办法(或路径)能够冲破体制、法律、观念三者的围困(而冲破观念的围困是基础)。其具体作法是,以找准的研究方法回观历史,在历史叙事中总结经验、找准思路、凝聚概念,逐步明晰何种制度应该以什么样的路径进行创设与革新。第五步,认识历史后,将历史与现实相连接,打通思维,发现*近的相类似的典型案例,然后提炼出一条传媒法制建设的新路径: 因事成制 路径。本书将花一章的篇幅从必要性、可能性和如何运行三个方面证成该路径。其中,书中主体内容的思路是:因为观念支配行动,观念带动法制变革,因此,法

    • ¥36.7 ¥78 折扣:4.7折
    • 基辛格论中国【放心购买】
    •   ( 16 条评论 )
    • (美)基辛格 著,胡利平 等译 /2012-10-01/ 中信出版社
    •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 ¥46.19 ¥93.4 折扣:4.9折
    • 青萍之末(嘉道年间岭南的文人生活与艺术世界)/人美学术文库
    •   ( 2 条评论 )
    • 李若晴|责编:教富斌//秦晓磊 /2021-05-01/ 人民美术
    • 《青萍之末:嘉道年间岭南的文人生活与艺术世界》一书,以清末广东书画家谢兰生的日记为基础,运用大量的地方文献、视觉材料等一手资料,试图还原出谢兰生所生活的嘉道年间,岭南文人的城市生活、社会交往、人情义务、生计来源、艺术品味等,并着重探讨了书画等艺术作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勾勒出了当时岭南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绘画史发展的面貌。该书重新审视了清中期的广东绘画,分析广州如何成为大航海时代中一个个性鲜明的区域性都市文化中心。

    • ¥46.06 ¥98 折扣:4.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