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珍贵照片和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真实地记录了朱镕基同志在上海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大刀阔斧的改革思想和施政措施。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当时的上海,财政收入滑坡、工业不景气;市政基础设施陈旧,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士气不振;政府部门官场气息犹存,开拓精神缺乏;等等,其困难和考验尤为艰巨复杂。面对如此局面,朱镕基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入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同时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菜篮子”、交通、住房问题,为上海国际金融都市地位的确立
为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为了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编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本书收入的是习近平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全书分为21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编辑时作了必要的注释,附在篇末。本书
本书收入1993年以来人民日报刊发的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文章100篇。书中的任仲平文章,以“大国大党大报”的独特基调,就事关时代发展的大命题、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件展开评论,多次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被认为是人民日报政论优势的集中体现。
作者从1995年开始研究《孙子兵法》,试图寻找到一条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解读方式,历经20年的心血研究,最终找到以"运动战式"的句读方式来解读这部经典,而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特别以热兵器时代的运动战宗师粟裕的十三场运动战实践为案例,补充进冷兵器时代的运动战祖师孙武的十三篇运动战理论中,二者结合演绎。这也是对《孙子兵法》解读的全新一种。
本书是作者多年的日本评论文章结集,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多领域,全书分四部分:中日之间、文化风土、历史纵深、制度文明。篇幅的是部分或也是中国读者最感兴趣的部分,有梳理近代中国革命史中日本因素的文章,也有还原中日建交时具体用词的考证,谈历史上中日文化的交流,也剖析如今日本经济被中国赶超后的种种心态。作者在日本留学、工作多年,亦有深度结交诸阶层日本朋友,故写日本入木三分,作者也谙熟历史,洞悉世象,不为许多表面的浪花所迷惑,写中日关系厚道中正、入情入理,只说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不畏权力、不媚浮言。
新民说《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核心概念是,“多中心治理”,亦称“制度化分权”。 基本假设是,只有多中心治理,大规模政治体才能兼得稳定与活力;单中心大规模政治体,在霸权铁律作用下,必然陷入-扩张相互强化的循环。 推论是,与土地挂钩、首脑世袭的分封制,是中国传统形态的多中心治理,可以释放活力,但都短命。 结论是:只有与地头脱钩,与人头挂钩的多中心治理,才能使大规模政治体,既有统一,也有活力,还长期动态稳定。这样的体制,当代称之为“联邦制民主”。 论证:本书使用双轨论证法,一轨是形式化的演绎论证,证得多中心治理对大规模政治体具有解压功能;另一轨是经验的归纳论证,材料来自中国4000年政治史。经过论证发现,我国祖先具有伟大的政治创造性,一共创造了5种政治体制,繁花其始
全中国没有一条城市大道能浓缩表现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与回忆,能集中揭示中国当代经济几乎全部的奥秘与活力,只有“深南大道”可以肩负这样的使命。作为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纪念、致敬和思考,《大道30——深南大道上的国家记忆》以其独特的视觉来观察和思考深圳这座城市深厚的内涵和开远的外延。从1979年到2009年,作者一“路”上不断梳理、发现和反思深南大道这条街道所蕴含的深圳命脉和国家记忆,以东西长约30公里的街道空间与深圳特区30年的历史时间进行了一次大胆而有趣的对接:根据每一年发生在深南大道上的大事件,来发掘中国改革开放和深圳城市命运的变迁,使得本书有着坚实的史料支撑和恢宏的文本框架,从而激发起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深圳人对这座城市的重新记忆和想象,带给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关注中国城市化、关注中国发展模式
针对上述关于地方派系与选举的研究,《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笔者李睿认为,欲观察地方派系的真貌,必须兼顾外在政治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握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之间的逻辑关联,从派系的组织结构与运作特性角度去观察派系生存的结构体系,地方派系与选举提名的内在关系,探讨地方派系在选举动员中的影响力,最终讨论地方派系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因此,《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旨在探讨解严前后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问题,寻求制约和影响地方选举的派系因素,通过派系在台湾地方选举中的角色及其影响,讨论台湾地方选举及民主发展问题,吸取和总结台湾地方选举中派系因素的经验教训,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从而为推进大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新开局:复杂系统思维与中国外交战略规划》由系统思维与国际关系研究、系统观中的复杂性、复杂系统与整体性思维、复杂性与系统演变、复杂系统思维的理论价值与启示、复杂系统思维与转型期中国外交战略规划、复杂系统思维与观念变革、参考文献等8部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