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12—2013):应急准备文化建设》从应急准备文化的基本概念、中外应急文化历史变迁及比较、公众应急准备行为以及应急准备文化制度建设及其对应急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角度,收录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在2012—2013年的研究论文。本书突出特点是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论结合,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结合。《中国应急管理研究报告(2012—2013):应急准备文化建设》首先从历史与文化视角分析了应急准备文化及其相关概念的意义与演变,又从纵向与横向比较的视角剖析了中外应急准备文化的历史变迁;而作为实证研究部分,本书中的研究论文还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应急准备文化的展开调研,分析了我国公民应急准备文化类型,并初步提出了中国应急准备文化的发展路径。最后,基于现有应急准备文
构建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模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改革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动因、目标和途径,着重探讨了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等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充分发挥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供给公共服务的优势,构建和完善多元主体供给公共服务的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绩效。
人们何以会选择工业化,何以会选择官僚化,聪明人为什么并不会选择聪明的政策,科学技术何以成为生产力,本套丛书试图找到答案,而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是知识分子利用自己的思想有事,干预权利与金钱博弈的契机。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著的《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从制度理论角度研究公共池塘资源的难题,在政治、经济、行政、公共政策分析等诸多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运用多中心学派开发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分别从三个角度对公共池塘资源的问题进行了考察:理论的、实验的与实地的。
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和治安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国际化趋势,造就了世界各国警察的多样性和一致性,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警方的先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推进中国公安事业发展。 本书内容包括:警察管理体制;警察组织结构;警察人力资源管理;社区警务;国际警务合作等。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展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对科技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如何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科技奖励运行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激励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科技奖励朝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向去发展,是摆在科技管理和研究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书选取改革开放后1979—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投入产出状况为研究样本,采集翔实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多元回归法、层次分析法、群组决策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绩效评价方法,按照从“产出”到“投入”的反因果路径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运行绩效进行了评价;旨在建立科学的、动态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价指标计算模型和测度体系,丰富和发展科技奖励的定
《平安建设与社会治安研究》这本书的目的不是研究社会治安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但那些困扰了社会治安多年的问题却是平安建设无法回避的,这就使本书不得不让平安建设站在解决问题的前沿。社会治安的重大问题几乎都与体制或者模式有关,于是平安建设将在事实上成为社会治安方面的某种改革;既然它横竖都避不开与改革的关系,索性按照改革的理念去定义它,推进它。平安建设原本不是个理论问题,它本身也没有什么理论体系,但改革需要靠新的理论和方法来武装并且证明自己的强悍,理论就必须让平安建设体现出与生俱来的科学力量和理性的勇气。最终,当它披挂登场的时候,似乎社会现实正是赋予了它这个角色。定位之后再回望,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了,好像历史本来就是如此。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殿钟同志关于办公厅业务工作的系列讲话。这些讲话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做好办公厅工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内容涉及办公厅工作的方方面面,重实践,讲理论,语言鲜活,务实管用。是在党政机关担任秘书长、办公厅室主任,从事办公厅窒工作的一本好书。读过本书后,相信广大读者对如何做好秘书长、做好办公厅室主任、干好办公厅室工作,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本书的指导下,也一定能够做好秘书长、做好办公厅室主任、干好办公厅室工作。
本书以基本理论篇开篇并统领全书,简要阐述了信访工作的基本理论问题及我们的认识、感悟与思考。工作方法篇主要介绍操作实务,按照预防、受理、处理的纵向顺序,阐述了具体信访工作的任务、原则、方法、程序及要点,凝聚了我们的实践与探索。工作规则篇则按照信访工作的具体职责和任务,横向汇辑了信访工作从受理来信到接访办理、督查督办、复查复核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编制了工作流程图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典型经验篇精选了全国各地在信访工作实践中创造的各具特色的新鲜经验,给人激励,启人思考。并精选了以农村土地征用、城市建设拆迁、涉法涉诉为主要内容的处理信访问题案例,并辅以简要点评,以拓展我们的视野,用更高的站位、更广的眼光看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