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中,陈列着开国大将粟裕生前研读的《孙子新研究》,该书便是中国近代军事学巨擘李浴日《黄埔军校孙子兵法课》的基础。李浴日一生研究《孙子兵法》,不仅为了传承民族智慧,更因民族危难的紧迫性。在抗日战争期间,李浴日在黄埔军校、民国陆军大学讲授《孙子兵法》,在各抗战前线献计献策,发表演说,激发将士的勇气和信心。他与浙江蒋百里、云南杨杰同为军事学三巨擘,被当时公认为“孙子兵法研究第一人”,是全球孙子研究热的引领者,于右任大赞其“与孙子同不朽”。《黄埔军校孙子兵法课》收录《孙子兵法》原文及中国近代军事专家李浴日的研究成果,既有针对原著的逐句解说,又有中外谋略的对比研究,阐明孙武智谋的哲学思想渊源,剖析《孙子兵法》深藏的智慧与具体应用之法。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分上下两册,上册(1985年9月至1992年12月)主要谈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政法工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依法管理社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安定,促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如何促进人民当家作主和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社会契约论》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 本书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对于当时的各国资产阶级来说,卢梭独特的见解是最有号召力的旗帜,也是强有力的武器。他们据此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封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在革命胜利后参照其理论建立本国的政治、法律制度。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少先队活动教育学》系统地对少先队活动教育学学科的设立依据、目的,少先队活动教育学的基本特点与功能,以及少先队的群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特色教育等活动的基本特点、实施途径等进行阐述,并提出少先队活动教育心理,活动教育实施的保障。从而推动少先队的学科化发展进程,向上海市第七次少代会献礼。
《现代政治与传统资源》阐释了现代政治与传统资源的关系,对政治理论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梳理。 在书名的选择上,我最后把它定为《现代政治与传统资源》如此确定书名,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它基本上可以概括我近10年思考、研究的主题,同时它大致可以包含全书的主要内容:二是它可以与1999年了版的博士论文《传统中国与自由理念——徐复观思想研究》构成某种连接和呼应。
本书稿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矛盾运动的理论分析方法,总结分析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历史新方位;研究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理论意义。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遵循、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化解社会需要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创造强大的物质基础、走中国特色“四化”发展道路,找准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着力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等多方面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指导思想、战略布局和实现路径。
本书探度剖析《孙子兵法》,不仅详述孙子生平,帮助读者勾勒其形象,而且深入挖掘兵法中的战争原理与战略思想,辅以原文及攻城、守城、火攻器械介绍,旨在让现代读者了解古代战争面貌,领略这部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智慧经典的独特魅力。
本书的结构并非简单地从八个方面平铺直叙“八八战略”,而是根据一些单位邀请讲课、约稿和委托课题研究的需要,在全面论述的基础上,择其一些重大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力求专题研究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独创性。在研究写作风格上,不追求教科书式的循规蹈矩,而是原原本本梳理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思想,再以这些重要思想为指导展开实践的论述。
《兵商道:民学军、民参军之路径指引》站在企业及管理层的角度,以“开源”为红线,首先将兵家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从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广大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从我国传统军事文化中找到了一把金钥匙,此部分内容为《兵商道:民学军、民参军之路径指引》首篇:管理运营篇。在此基础上,《兵商道:民学军、民参军之路径指引》第二篇针对有意愿参与军队建设(即军民融合中的“民参军”)的企业总结讲解了相关概念、参军政策、路径方法,障碍破解对策等,最后分析总结了6家典型的参军案例,为广大参军企业深度参与军队建设提供了方法参考和路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