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露营者、徒步旅行者、探险者、极限运动者、向导以及其他需要熟悉野外活动的人士的手册,也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能用得上的生存知识手册。在荒岛上我们如何生火?怎样去找到水源并净化水源?我们怎么样去获得食物?在沙漠中求生的时候,怎么样去辨别方向,发出求救信号?如何搭建避身所?怎样进行基本的医疗自救?这些问题都能从本书中找到答案。书中配有清晰的图解说明,记录了美军在各种气候和地形下的生存技能训练法则,从非常专业的角度,为读者详细介绍了野外生存的装备选择、体能训练、心理训练、饮食营养、医疗救治、工具制造、寻找食物和水、野外动植物的食用与药用知识、搭建避身场所、辨别方向、发信号等野外生存活动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和的各种技能。这一系列生存技巧都是经过实际检验的,也都已经被无数次证明是非常
人们常说: 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日本人仅用了四十年就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海洋舰队。本书以二战日本海军舰载兵器为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就主炮、副炮、高射炮、机关炮、机枪、鱼雷发射管等进行*方位介绍,运用大量图片、表格,细腻地展示了日本海军在二战前及二战装备并使用的各种舰载武器,并以精要文字对每种兵器进行了清晰地说明。很多资料甚为罕见,是一本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书籍,适合每位海军爱好者阅读。深*揭秘日本海上军备力量,看一代海洋霸主如何凭借大舰巨炮在这一片 蓝色国土 上乘风破浪。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一场权力危机正在不断酝酿。造成这一危机的原因包括:权力中心从西方快速向东方转移;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政治上纷纷觉醒;美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的表现越来越差劲。那么,这样的权力危机将会给世界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对此前一直处于权力中心的美国来说,这一改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显然,这一危机将对美国的利益、一些濒危国家的生存、应对核扩散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以及更广泛而言的地缘政治稳定构成长期挑战。本书认为,在危机时期,美国可以并且理应积极介入并起到领航作用。但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解决其国内问题,制订能够回应其不同地区利益的战略。美国应该在欧洲促进更大和更广泛的团结,*终把俄罗斯和土耳其吸纳进更具生命力、更大的西方。在新东方,美国必须能够平衡和安抚该地区日益崛起的大国
在《闪击英雄》这本战争回忆录中,古德里安以其亲身经历详细描述了德国装甲兵的组建、发展、作战史及其经验教训,介绍了他率领德国装甲部队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行动,以及对法、苏作战经过,并对第三帝国的领袖人物和德军统率机关进行了评论。
《作战指挥:二战德国陆军实战指南》是二战期间德国陆军指挥官必学手册,是军事*上的重要学说表述之一。 本书以克劳塞维茨、毛奇、泽克特的传统为蓝本,表述了德国从事战争的方式,将一战中出现的武器(例如坦克、卡车、装甲车、飞机)有效纳入德国机动作战和战术灵活性的传统,毫无遗漏地收录了战事过程中指挥官职能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指挥、进攻、防御、坦克战、化学战、后勤等)。从数个士兵的侦查行动、警戒工作,到整个部队的行军、进攻、追击和防御,再到空军、骑兵、装甲战车等的行动准则,甚至还包括化学战与其他特殊条件下的战斗。这些内容也使本书在出版70多年后,依然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共两部。《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18-1937》讲述了中日两国从1922年初组建装甲兵到1938年前双方装甲部队交战的历史。即将出版的《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38-1945》将为大家呈现自1938年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中日两国装甲兵在中国及太平洋战区作战的历史。
本书以公正的视角、严谨的态度、流畅的文笔叙述了整部苏德战争史。书中主要描写了这场战争的始末,包括战前苏德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具体过程、战斗结果,这场战争对战后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并对战争中的一些经典战役或是阶段性事件进行了介绍,例如 巴巴罗萨 行动、哈尔科夫战役、库尔斯克会战。除此之外,作者以苏德战争作为叙述主线,同时还介绍了诸如作战双方的盟国军队实力、轴心与同盟两大阵营对于这场战争施加的影响;这些内容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叙述主线、把握战争进程,也有利于他们对这场战争形成更为直观、立体、公正的印象。
万历二十年(1592年),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初步统一日本,就迫不及待地倾全国之力发动侵朝战争,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朝鲜不能抵挡,短短月余便丢失汉城、开城、平壤三都,战火烧到中朝边界。关键时刻,明神宗派大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终,这场历时七年的大规模国际战争,经过一系列明面上的厮杀与暗地里的角逐后,以日本全面撤出朝鲜宣告结束。 这场战争不仅对中、日、朝三国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导致了东亚国际关系的重新组合。本书广泛运用中、日、朝三国史料,详细介绍了万历朝鲜战争中发生的战斗、对峙、谈判以及各方盘算,力图以全景式描写还原每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将这场战争的始末与本来面目完整呈现给大众。
★这是一部思路清晰、详略得当的一战史,用跌宕起伏的战争主线把德军兵败马恩河、毒气肆虐伊珀尔、坦克首秀索姆河、血肉鏖战凡尔登、战车突袭康布雷、美军血战阿戈讷等读者耳熟能详的战役片段串联起来,构筑了一幅全景画卷。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首先概述每一年的总体形势与突出特点,然后分成小节,详细叙述各年份的主要事件。同时,书中还穿插着必要的专题叙述和分析,比如战争的起源、力量对比、各国的战争计划、坦克的飞机的兴起,等等。 ★作者的两个强烈主张贯穿全书始终,首先是避免投入越来越多的生命来加剧失败,继而是寻求解锁困局的钥匙 指的是新技术、突然性、集中优势兵力与分割瓦解敌人。作为一部成书于近百年前的作品,其前瞻性让人折服。
本书主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趣闻轶事。 围绕一战后德国的 复仇 这一主线,讲述了希特勒如何招募盟友,一步步展开报复,直至阴谋破产的故事。 将二战历史中冷门但有趣的细节放大,利用趣闻轶事推动主线情节的发展,令全书高潮迭起。
在二战的舞台上,尤其是在东线战场上,苏德两军都大量装备和使用装甲列车执行作战任务,装甲列车迎来了其征战历程中的*峰时刻。德国是装备和使用装甲列车*多的国家之一,其装甲列车部队的规模仅次于苏联。本书是《战斗民族的钢铁巨龙:苏俄装甲列车图史1917-2015》的姐妹篇,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各类线图全面而形象地展现了二战时期德军装甲列车部队的面貌,尤其对德军装甲列车的装备细节和车组乘员的战斗生活有着细致的描述和展示。
这本书讲述的是英国海军一战幸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故事,以及条约战列舰 带着镣铐跳舞 的艰辛历程,同时涉及航空力量崛起对战列舰的影响,还有航空母舰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对每级战舰的介绍一如既往地详尽,包括基本设计、装甲、武备、动力、识别特征、改装情况、外观变化、服役经历,等等。此外,因为其中大部分战舰都曾在二战中浴血厮杀,本书着重介绍了它们的战损情况,着力分析了炸弹、鱼雷、水雷和战舰装甲、水密隔舱、防雷凸出部之间的对抗。 书中收录了数量众多的大幅照片和线图,舰船战损部分亦配有详细、丰富的图解。在视觉体验上,这本书同样堪称精彩。
阿富汗位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交汇处,属于世界上贫穷、落后的国家,在历史上数次成为大国的征讨目标和角逐场所,然而它却一直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绰号 帝国的坟场 。近代以来,英国、苏联、美国先后对阿富汗动武,但很难将其征服阿富汗。本书梳理了发生在阿富汗土地上的战争,讲述了这些战争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前因后果,重点讲述了1979 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与2001年至今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文笔生动,资料翔实,既把握宏观讲述又兼顾微观描写。
《 拿破仑时期军服图解百科:革命战争与拿破仑战争 中 的官兵( 1792 1815) 》解析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与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各国军服 , 概述了 18世纪 和 19世纪之交的时代背景,回顾了拿破仑崛起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介绍 了 各国各兵种的军服。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是当时欧洲政治舞台的主角,他本人更是*的军事天才。在拿破仑的统率下,法军创造出无与伦比的战争艺术,其军服更是成为各国的典范。此外,同时期的大英帝国、奥地利、俄国、普鲁士与 法军 进行了长期博弈,其军服文化也各具特色。
《战舰世界:世界海军强国主力舰图解百科(1880 1990)》从前所未有的维度和深度,详尽解读了1880 1990年期间世界海军强国的21艘主力舰的方方面面,对这些曾被视为国家象征的明星战舰做出了感人至深的精彩解读。每个章节都记叙了一艘明星战舰的故事,它们曾是一国军事力量的有力证明,是民族价值观和国家愿景的集合体,在舰队中拥有超凡地位。本书有别于其他 图鉴式 的简单介绍,内容不仅涉及战舰所属国的地理、政治、金融、外交、文化等诸多话题,还对战舰所属国的海军实力做出了精彩评析,并且记录了与战舰生死与共的特殊社会群体 战列舰官兵及他们的生活。书中各章由23位经过挑选的供稿人分别撰写,他们都与相应战舰有着非凡 缘分 ,他们的叙述也让本书的内容更丰富、真实。全书文字详实,观点新颖,资料考究,图片丰富,即使是对战舰有一
本书讨论了从君士坦丁堡陷落到三十年战争爆发之间,也就是1453 1618年间的战争形式变化。在这近两个世纪里,欧洲爆发了仿佛无休止的一系列战争,西班牙、法国、英国、奥斯曼帝国、匈牙利、奥地利、荷兰等轮番登场,在硝烟中见证了火药武器的大发展、防御工事的新变化、步兵轮射体系的诞生、炮兵等新兵种的崛起、旧骑士向新骑兵的转换 在这场漫长的军事改革中,作者对次第爆发的大小战役进行了细致梳理,进而对这一过渡时期的军事技术与理论展开深入研究。
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是欧洲各国展开大规模军事角逐的时期,也是席卷全球的社会变革进程 它不仅改变了国家版图,也令世界发生剧变 的起始点。时至今日,这个时代仍然会在军事史学家中引发激烈的争论。本书或许是近来初次尝试描述独特的 俄罗斯风格 战术的著作。作者积累了大量的 技术 材料(条令、教令和命令)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同时也对理论概念和同时代人留下的亲历体验进行辨析。本书是在严谨的对照分析基础上写成的,书中提到的每一个事实都受到了来自不同视角的审视 其中包括了大量未经删改增饰、国内读者往往也对其知之甚少的外文材料。
本书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分为“上篇:纪实”和"下篇:解说”两部分。不仅详细描述了波兰闪击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海战、偷袭珍珠港和抢占瓜岛等著名战役,还对情报战、历史谜团和二战趣闻等作了具体介绍。本书力争完整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不仅从宏观上讲述战争,而且从细微之处着眼,努力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为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历史全貌。
虽然与宏大的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相比,切尔卡瑟战役的规模较小,但它在苏德战场上的地位却十分重要。 1944年1月底,德国 南方 集团军群的6万精锐在卡涅夫突出部被苏军合围。曼施泰因急调装甲力量解围,却在苏军强大的防御面前耗尽突击势头。被困部队不得不自行突围,经过异常血腥的战斗,终于有共计4万余名将士逃出生天。被围德军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未能脱身,第11军军长施特默尔曼也在行动中阵亡。 本书正是一部讲述切尔卡瑟之战来龙去脉的作品,除了在战略和战役层面深度解析这场突围战之外,还逐日逐时地详细讲述了德军从事的每一场战斗,展现了许多基层士兵的亲身经历。
本书集中收录了千余张来自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的珍贵大幅高清图片。这些图片细节丰富,并以实际比例再现了每种武器与护具原有的形态和外观,同时它们都配有独立的简介,详细介绍其制造时间、重量、尺寸以及起源地。从史前时代的刀斧燧石、投枪弓棒,到中世纪的盾矛弩戟,到近代的火枪、射石炮,到变革时代的线膛枪、前装火炮,到现代的狙击步枪、榴弹炮;从冷兵器时代的皮铁护具,到21世纪的防弹装备……华丽者,如美第奇家族的狩猎挂剑;稀有者,如柯尔特帕特森转轮来复枪;经典者,如恩菲尔德前装线膛枪;威力者,如M1A1远程火炮……在人类文明推进的历史进程中,这些运用于战争、自卫、执法、狩猎领域的武器与装备所体现出的独具匠心和创造性,无不令人感到惊叹和震撼。新版还特别新增加了在人类战争目前占据重要且特殊地位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