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施密茨编著的《身体与情感》汇集了当代哲学史上重要的身体哲学研究者赫尔曼·施密茨关于身体与情感的专题论文。作者将人本身的经验作为出发点,以人的身体为研究对象,探索人本身、人的历史、人与周围群体的关系、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揭示了人是如何通过身体内的各种迹象和本能的身体反应,对主观意识作出反应的,由此发展成为一种主观意识模式,形成了一门新的哲学——“哲学治疗学”。该研究结果广泛地运用于医学和心理学领域,为人类开拓了新的视野,为临床医学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范例。这种范例基于并了深层次的心理学评价,使人们能重新理解“以身体为出发点”的心理学治疗法;重新理解各种临床医学现象,并且能够为治愈病人提供无数的治疗方案。
正如作者贝克尔所说:“并非自然的动物本性,而恰恰是对惊恐(panic)的掩饰,让我们活在丑陋之中。”一直以来,罕有作者这样真诚的努力,向世人揭示一个颠覆性的真理:死亡并不必然产生恐惧,然而,恐惧的人生却虽生犹死。作者进一步深刻指明:人们常常用欲望来掩饰恐惧,殊不知欲望恰恰是恐惧的结果,如此文饰,相当于饮鸩止渴。因此,吾人别无他途,唯有直面恐惧,向死而生。
本书是专门系统研究齐法家的著作,力图重新界定齐法家并明确其代表人物,揭示齐法家由道入法的发展逻辑和道法结合的思想特征。齐法家出自稷下黄老而尚法,可称道法家。管仲是其先驱,代表人物是稷下先生淳于髡、慎到、田骈、尹文,邹忌是实践者。齐法家以道论法,以民为本,主张无为法治,反对严刑峻法。齐法家的实质法治与晋秦法家的形式法治代表着先秦两种法治类型,二者相得益彰,是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宝贵本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