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茶之书》与《“粹”的构造》两篇著作。《茶之书》是冈仓天心的名作,他考察茶之种种,如历史、流派、茶室、插花等等,借此阐述自己对东洋美学之理念与思索。九鬼周造的《“粹”的构造》是最早使用西方哲学理论建构亚洲文化特质的理论作品,借用胡塞尔的现象学阐释日本特有的文化习俗,构建起独特的国家美学认同。
开悟书院道德系列丛书,共分三册,分别为《因果关系》《正道通天》《走心爱语》。《因果关系》一书主要讲解了三大推理的因果法则。因果法则1:广结善缘法则——道德制胜——修慈悲心。因果法则2:正业累积法则——意志制胜——修清净心。因果法则3:要素整合法则——智力制胜——修聚散心。《正道通天》一书主要讲解了比较性痛苦的 解决之道,不解决道德的逻辑论证,就不可能终止道德说教。《走心爱语》一书主要讲解了交心者的沟通之道。所谓会沟通,就是话走心。
修身安心第一法: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课 当周围喧嚣杂乱而使心情浮躁时,平日里自己所熟悉的事物都会忘得干干净净,当周围环境安静使人的心情平静时,以前所忘掉的事物又会忽然重新浮现。可见心神的浮躁和宁静只要稍有不同,昏暗和明朗就会迥然不同。 浮躁是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态,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品格。浮躁的人没有定见,没有定力,总是人云亦云。浮躁的人在庸人堆里小心翼翼的遵守 游戏规则 ,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自己又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一心争强好胜,惟名是图。*后被浮躁蒙蔽了双眼,反而弄巧成拙。毕竟,没有独立思考,何来独具慧眼?没有特立独行,何谈人格魅力?遇到困境时,只有克服内心的浮躁,以从容淡定的心态面对,才能脱离困境,甚至还可以另辟蹊径。 菜根谭的智慧:古人教给青少年的人生成长课 格局决定成败
这是一本可以给人温暖的书。作者以纯朴之笔叙写了99岁高寿的姥姥与“我”和“我们”之间的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诠释了中国式的爱、中国式的孝、中国式的家庭与温暖。 这是一本可以给人智慧的书。经由姥姥之口,道出了许多看似平常、实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有些是姥姥的人生体悟,更多则是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口耳相传的民间智慧。其中倡导的知足常乐、宽容谦让、吃亏是福、帮人即是帮己、自力更生等理念,是中国人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为人处世准则和真实的“活法”,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幸福”的含义。 这是一本可以医治“现代病”的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强调竞争、重视自我、追求物质,由此也伴生了不少“现代病”,远离了生活的本真。捧读本书,起码可以得到另一种活法、另一种幸福的参照。
《自立:梁启超论人生》收录梁启超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读书、治学、时政、人生等方方面面,他的重要著作、著作均收录其中。 本书尊重原作,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同时配有作者珍贵照片,为读者带来直观阅读感受。
全书分自然意向、情感体悟、人生况味、心灵境界、精神家园、世态观察六卷。
你从哪里来?生命是个的谜,了解生命本身,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莫名的焦灼与恐惧,盘踞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即不自由,也不快活。我们渴望爱,但内心却变得越来越冷漠。这究意是为什么?尽在《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情》。
《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是尼采《不合时宜的考察》一书中的一篇相对独立的短文。提起尼采,人们不禁会问,他就是那个主张“权力意志”,提出“超人理想”和“永恒轮回”,要求“重估一切价值”,并且敢于宣布“上帝死了”的“天才”或“疯子”吗?是那个被称为“法西斯主义思想先驱”的哲学家吗?对,就是他!他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遭受误解最多的哲学家之一。尼采较早开始批判西方社会,当人们还陶醉在近现代文明所创造的辉煌成就中时,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宗教、道德、哲学、历史等领域开始了对西方文明全面而深刻的批判,这些深邃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著作中。
帮助他人吗?尽自己的能力,为天下人谋福利,成就的事业? 追求成功吗?努力奋斗,成为某一方面的人物,获得别人的认可? 获得幸福吗?什么是幸福?你要的是幸福还是比别人幸福? 及时行乐吗?既然人生苦短,何不活在当下,今朝有酒今朝醉? 在本书中,英国哲普作家朱利安·巴吉尼将带领你进行一次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辨之旅。他吸收众多哲学家的观点,结合日常生活的例子,甚至引用电影故事、流行歌曲,进行了旁征博引的阐释。即便你没有接触过哲学,也能在他的指引之下,通过精微的哲学思考,了解人生意义何在的各种可能答案。 更重要的是,他要我们相信,即使没有最终的答案,通过学习这11堂课,还是可以发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为此生找到充分而又必要的理由。
无论学校还是社会,都在乐此不疲地向我们传授“生存”的技术——如何谋生,如何竞争,如何出人头地,等等。但,“生活”的艺术,也就是让人生过得圆满自在,这是可以从外界学习的吗?还是说,我们必须自己去找寻? 在这本书中,克里希那穆提建议我们回归内心,去寻找人生的解答。他提醒人们:引发痛苦的,往往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反应。个人的偏见、野心、欲望等,遮蔽了心灵,阻碍了我们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找到正确的解决之道,以至于我们总是难以摆脱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唯有返归自我,充分理解自我的心灵活动,方可消除痛苦,获得内心的和平安定,在喧嚣的世界活得自在而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