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李霞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李霞 著 /2004-05-01/ 人民出版社
    • 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理论核心是生命观念。本书作者从理论渊源、文化背景和现实根源三个方面对道家生命观的成因进行了定位研究,从生命民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由三个环节揭示了道家生命观从老庄到黄老再到玄学的主题嬗变过程,论析了道家生命观所表现出的生命本位、自然关怀和意向思想特征。作者重点考察了道家生命观的基本内涵,包括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观、阴阳气化的生命机制观、形神相依的生命结构观、生死更替的生命过程观、重人贵生的生命价值观、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观、无为之为的生命存在观、形神兼养的生命修养观和身心的生命境界观。在对道家生命观的逻辑发展的历程和具体思想内容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作者以一分为二的态度剖析了道家生命观的理信纸得失、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道

    • ¥30 ¥103.37 折扣:2.9折
    •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李霞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李霞 著 /2004-05-01/ 人民出版社
    • 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理论核心是生命观念。本书作者从理论渊源、文化背景和现实根源三个方面对道家生命观的成因进行了定位研究,从生命民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由三个环节揭示了道家生命观从老庄到黄老再到玄学的主题嬗变过程,论析了道家生命观所表现出的生命本位、自然关怀和意向思想特征。作者重点考察了道家生命观的基本内涵,包括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观、阴阳气化的生命机制观、形神相依的生命结构观、生死更替的生命过程观、重人贵生的生命价值观、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观、无为之为的生命存在观、形神兼养的生命修养观和身心的生命境界观。在对道家生命观的逻辑发展的历程和具体思想内容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作者以一分为二的态度剖析了道家生命观的理信纸得失、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道

    • ¥30 ¥103.37 折扣:2.9折
    • 老子道德经初解 李新芬,李韧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李新芬,李韧 著 /2015-04-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本书从修道(修真)的角度探讨和学习《道德经》。修道(修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以自体之小宇宙符合了自然之大宇宙,从而达到更久的与自然之道共存的目的。《道德经》中的道经是炼神、立性的由来,其德经之德是修心、开悟、合道的缘由。本书用阴阳学说观点来认识事理,根据《道德经》八十一章编排,每章分原文、译文、注释、章旨和解说等五个部分,围绕章旨所提炼的中心逐层分析,最后归纳。全书“附录”是对正文必不可少的补充,是本书作者修真悟道的心得。

    • ¥39 ¥129.37 折扣:3折
    •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李霞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李霞 著 /2004-05-01/ 人民出版社
    • 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理论核心是生命观念。本书作者从理论渊源、文化背景和现实根源三个方面对道家生命观的成因进行了定位研究,从生命民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由三个环节揭示了道家生命观从老庄到黄老再到玄学的主题嬗变过程,论析了道家生命观所表现出的生命本位、自然关怀和意向思想特征。作者重点考察了道家生命观的基本内涵,包括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观、阴阳气化的生命机制观、形神相依的生命结构观、生死更替的生命过程观、重人贵生的生命价值观、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观、无为之为的生命存在观、形神兼养的生命修养观和身心的生命境界观。在对道家生命观的逻辑发展的历程和具体思想内容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作者以一分为二的态度剖析了道家生命观的理信纸得失、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道

    • ¥30 ¥103.37 折扣:2.9折
    • 道德经 (春秋)老子 住 南海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春秋)老子 住 /2013-11-01/ 南海出版社
    • 无论是治学修身、处世待人,还是经商置业、从政为民;无论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还是贩夫走卒、平民百姓,总能在《道德经(升级版)》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顺“道”处世,做人自然圆融通达,左右逢源;依“道”经商,商战自然无往不胜,一本万利;循“道”从政,仕途自然事事亨通,平步青云。

    • ¥48 ¥125 折扣:3.8折
    •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慧钰 厦门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慧钰 /2014-06-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道家思想的千年不衰在于它帮助人们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园。然而无论是《道德经》还是《庄子》都太过玄妙深奥,艰涩难懂。 本书将《道德经》和《庄子》辑录在一起,总结了道家的智慧精华。从生死、机心、名利、养生、自由等几个方面,以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形式将老子和庄子的智慧阐述出来。希望以此来安顿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超脱现实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场,过上一种合理节欲、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大家的生命质量。

    • ¥30 ¥77.37 折扣:3.9折
    • 太上感应篇绩义 (清)俞樾 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清)俞樾 撰 /2012-1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太上感應篇》為道家勸善之書,假「太上」之名以行,太上即指老子李聃,據近人王利器考之,當在唐高宗乾封元年追封老子為玄元皇帝以後。書作者已不可考,大旨言天道福善禍淫,影響華夏民眾心理至深且鉅。清代惠棟、俞樾兩氏,經師碩儒,皆嘗為《感應篇》作注,徵引浩博,文字雅馴,惟惠注好用駢詞,於注解之體稍乖,俞樾之注則補其未備,附以經義,以秦漢古籍相證,疏通發明之,以體近宋杜道堅《文子缵義》,题曰「太上感應篇鑽義」,釐為兩卷,刻於光緒九年,今即以此本標校刊订。

    • ¥32 ¥107 折扣:3折
    •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李霞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现货】
    •   ( 1 条评论 )
    • 李霞 著 /2004-05-01/ 人民出版社
    • 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理论核心是生命观念。本书作者从理论渊源、文化背景和现实根源三个方面对道家生命观的成因进行了定位研究,从生命民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由三个环节揭示了道家生命观从老庄到黄老再到玄学的主题嬗变过程,论析了道家生命观所表现出的生命本位、自然关怀和意向三大思想特征。作者重点考察了道家生命观的基本内涵,包括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观、阴阳气化的生命机制观、形神相依的生命结构观、生死更替的生命过程观、重人贵生的生命价值观、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观、无为之为的生命存在观、形神兼养的生命修养观和身心的生命境界观。在对道家生命观的逻辑发展的历程和具体思想内容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作者以一分为二的态度剖析了道家生命观的理信纸得失、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 ¥40.9 ¥138.89 折扣:2.9折
    • 内丹实修理法精要 存诚子 华夏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存诚子 /2015-10-01/ 华夏出版社
    • 本书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基础,以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古代中医理论为指导,通俗、详细地讲解了我国古代先贤在身心修养、健康长寿等方面的各种理论,辅以具体实用的方法,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太极拳与古代食疗的知识。 本书对传统丹道、养生的基本理论解读浅近,指点显明,易于阅读,读者了然明白,即知大道至简,使其一扫神秘,有助于当下人们学习、借鉴古人养生智慧,实现健康长寿。

    • ¥33 ¥95 折扣:3.5折
    • 太上感应篇绩义 (清)俞樾 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清)俞樾 撰 /2012-1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太上感應篇》為道家勸善之書,假「太上」之名以行,太上即指老子李聃,據近人王利器考之,當在唐高宗乾封元年追封老子為玄元皇帝以後。書作者已不可考,大旨言天道福善禍淫,影響華夏民眾心理至深且鉅。清代惠棟、俞樾兩氏,經師碩儒,皆嘗為《感應篇》作注,徵引浩博,文字雅馴,惟惠注好用駢詞,於注解之體稍乖,俞樾之注則補其未備,附以經義,以秦漢古籍相證,疏通發明之,以體近宋杜道堅《文子缵義》,题曰「太上感應篇鑽義」,釐為兩卷,刻於光緒九年,今即以此本標校刊订。

    • ¥34 ¥107 折扣:3.2折
    • 道德经归来-道德经真相大发现 全非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全非 /2014-10-01/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逻辑的角度,将《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由独立的原通行本第 40 章和重新整理后的《道经》和《德经》组成。《道经》和《德经》各 40 章, 40 章《道经》和 40 章《德经》之间在内容上形成一一逻辑对应关系。 经过重新组合后的《道经》和《德经》,不仅可以独立成章,而且可以 “ 以德注道 ” :《道经》中的每一章每一句,都能在《德经》的对应章节中找到内容完全对应的句子。

    • ¥30 ¥97.37 折扣:3.1折
    • 太上感应篇绩义 (清)俞樾 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清)俞樾 撰 /2012-1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太上感應篇》為道家勸善之書,假「太上」之名以行,太上即指老子李聃,據近人王利器考之,當在唐高宗乾封元年追封老子為玄元皇帝以後。書作者已不可考,大旨言天道福善禍淫,影響華夏民眾心理至深且鉅。清代惠棟、俞樾兩氏,經師碩儒,皆嘗為《感應篇》作注,徵引浩博,文字雅馴,惟惠注好用駢詞,於注解之體稍乖,俞樾之注則補其未備,附以經義,以秦漢古籍相證,疏通發明之,以體近宋杜道堅《文子缵義》,题曰「太上感應篇鑽義」,釐為兩卷,刻於光緒九年,今即以此本標校刊订。

    • ¥34 ¥109.37 折扣:3.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