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改编在选文内容和注释体例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动。主要的有以下各点: 一 选文以历史上有代表性和影响大的哲学家或流派的著作为主,突出哲学思想资料,其它方面则从略。 二 选文一方面注意各哲学家或流派的主要观点,同时也照顾到能反映出其体系的全貌。 三 选文尽量保持其完整性,篇幅不长而重要者,选录全文,篇幅过长者则适当节选。 四 选文都作了简明的注释。以解释辞义为主,个别难懂的句子作了一些串讲。原来先秦、两汉部分的今译一律删去。注释中凡利用前人成果处,为节省篇幅,一概不引出处。 五 各家选文前,均列“史料简介”一项,说明选文来源和有关版本,重要注释等,以便学生进一步阅读各哲学家原著时参考。
本书收入作者十多年来撰写的学术随笔30余篇,主要涉及中国近代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以及哲学问题,对此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智者的寂寞”以中国哲学史的人物为中心,第二部分“昨夜星辰昨夜风”以问题为中心,第三部分“不要怕上帝发笑”则介绍了国外的几部哲学著作。这些随笔语言流畅,一改学院派论文晦涩艰深的文风,在深入浅出地讲述学术史上的人物、事件时,不时有深刻的见解流淌而出,并且显示了作者一贯坚持的哲学研究必须要做社会史还原的观点,反映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中的独特风格。收入这本小书的,大抵都是谈书的文章,有些是给《读书》、《书城》、《二十一世纪》等杂志作的书评,有些是给朋友或学生的著述所作的序言,也作者自己的著作或手编各类文集或丛书的序言,少数是对学术争论的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