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近代中国佛教界高僧、与虚云和尚、太虚大师合称“三虚”之一的倓虚大师的口述自传,由其弟子大光法师背着大师私下记录而成。书中记录了倓虚大师从出生到1948年的传奇经历。全书共分二十三章,前五章叙述倓虚出家前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家庭背景和个人性格等;第六至九章是倓虚出家学佛情况的回忆;第十至二十章是全书的主体,是对倓虚弘传佛法、创建诸多寺庙经过的详细介绍,既有对中国佛教历史上一些重要典故的独特解释,也有对中日韩及东南亚佛教发展历史的叙述,更有对近现代中国佛教、文化、社会一些重要人物、时间的记忆和评述;最后三张是对倓虚佛教思想的阐释。该书是现代最的高僧自传之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经典。2004和2005年,我国相继出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先行版和汉译广松版,本书是一部关于这两个新版的集体解读著作。 本书由我国研究这一领域的一线学者和清华大学部分师生共同撰写的,它不仅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篇章结构、核心概念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还对目前国际上有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介。
《做梦的艺术》是卡斯塔尼达历经三十多年的巫术生涯之后的总结性著述,并且集中探讨了一个重要的巫术主题——做梦,也就是对梦进行有意识的控制与探索。从神秘学的观点来看,梦的控制与禅定观想等修持法门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梦是人类潜意识的直接投射,因此对于梦的控制,其内在意义便是达成一种理性与潜意识“非理性、超理性”的统合。 在卡斯塔尼达的笔下,巫术不是怪力乱神的追求,而是个人心理的健全与意识的完整发挥。我们跟随他的梦中探险旅程,以及充满智性的层层解析,将逐渐进入一个充满神奇奥妙的世界,从而体验到心灵与意识次元的无限自由。
齐奥尔格.西美尔同马克思、韦伯并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经典思想家。他对金钱和货币不厌其烦的耐心剖析,对大都市现象学式的揭露,对日常生活碎片般的展示,都给人非同寻常的思想体验。本书是西美尔的文集,他的一贯主题、片段风格、暧昧行话、理论气质和哲学性情,在书中都表露无遗。
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是禅宗的不传之旨,是关于心地功夫和心地法门的开示。在《信心铭》中,冯学成居士以通俗浅易的语言对《信心铭》全文做了翔实的讲解和阐发,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禅宗的心地法门和修持心要,尤有助于禅修之人明白思维语言与真如佛性的关系,越过理障和所知障,将知见转为实修。
一本令人彻悟的圣书,印度灵性大师拉玛那·马哈希尊者,读者的了解尚少,但在印度和欧美地区,拉玛那的影响力非常深远,他的悟境被誉为达到了与佛陀、老子、基督共通的高度。他的教诲高妙玄远、简单有力,胡因梦、肯·威尔伯、杰克·康菲尔德等众多灵性导师都深受其影响,对他的开示倍加推崇。本书是有关其人其教的本书,也是他最为重要的作品。想要亲近拉玛那·马哈希尊者,本书是有力的阶梯。
叶曼在任台湾《妇女杂志》总编辑时,曾在《妇女杂志》开设“新礼仪”、“新女儿经”、“叶曼信箱”三个专栏。其中“叶曼信箱”栏目读者来信不辍,这些信件大部分是叶曼女士的热心读者带着家庭生活、婚姻情感等种种困扰,希望叶曼女士能够给予答疑解惑。历时20余年,叶曼女士对这些来信断断续续地不停加以答复,以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对来信者所遭遇的困扰进行耐心细致的开导,指引。叶曼女士的回信平和、温婉,深具文采而极富感染力。这些信件在之前曾经一些出版社刊印发行过一部分。这次叶曼女士重新检点《叶曼信箱》的旧稿,挑选了百余篇,结集成书,取名《叶曼拈花》,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因为读者来信中所反映的当时社会内的疑难杂症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所以叶曼女士在回信中的指导建议对遭遇类似问题的当今读者仍
生命的真正力量,其实来自我们的内心。在《心力》这部新作中,一行禅师从最常见的职场与家庭生活入手,探讨了我们内心力量的强大作用。他在书中详细讲解了来自内心的信念力、精进力、正念力、专注力和观照力等五大力量的具体原则,以及阐明如何通过正念的修习,在工作和家庭中培养和运用这些力量,从而使我们摆脱沉迷、恐惧、绝望、歧视、愤怒和无知的侵扰,获得当下自由、安全、快乐。
这是一本给牧者的书,也是一本给所有信徒的书。 作为牧者,当你面对—— 历史感断裂、意识形态碎片化、永生意识消解的一代人; 沉浸于内在自我、反抗一切权威和建制、用自杀和暴力寻求解脱的一代人; 既恐惧生存又恐惧死亡,游离在孤岛状态的一代人…… 该如何给出信、望、爱?如何给出破碎中的医治? 作为信徒,你—— 必须洞察这个时代科技昌明、信息爆炸、物质繁华后的荒寒真相; 必须退出人群,仰望天父,学习深度默观,学习内省独处; 必须进入人群,效法耶稣,与哀哭的人同哭,与喜乐的人同乐; 必须勇于承认自己的有限和无能,软弱和伤痕……
《佛法修证心要丛书 略论明心见性》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大涅槃。它的意义详细分析起来,至为深广。元音老人希望读此书的人勿执文字,勿落言诠,举一反三解粘去缚,直趋菩提。
本书集结了一行禅师的三本著作:《初恋三摩地》、《般若之心》、《与生命相约》,堪称一行禅师最精彩的幸福人生三讲。 初恋三摩地:花开易谢,原本无常。听一行禅师讲初恋故事。 般若之心:微笑,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世界会因你的微笑而改变,听一行禅师谈《心经》。 与生命相约:生命的富足来自独处,一行禅师告诉你如何享受独处的快乐。
禅,何以有如此的魅力? 因为。禅的精髓是智慧,禅的实质是智慧东方文化特有的大智慧。 禅的智慧,就是宇宙的真谛,就是自然规律,就是人的内在生命的本源,就是对社会事物本质的感悟与把握。禅,可以滋润我们的慧根,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与机趣。 禅。之所以被称为东方大智慧,关键是它的思维方式。禅之思维,是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直觉思维,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灵感思维、顿悟思维。它直探心源。契入事物的内核,把握本质,与自然发展之客观规律统一律动。我们每一个人都体会过直觉的神奇与灵感的美妙,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受这,就是禅力图赋予我们的、并使之经常化、实用化的智慧。禅之思维并不神秘,每一个人,都能将这种直觉显发出来。因此,禅,不是给我们一支美丽的花朵,而是为我们播下智慧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