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宗教与书法艺术的探讨,《道教与书法》只是作了一个很初阶的尝试。但作者还是希望《道教与书法》能稍微增加对于该问题的关注和理解,如果能引发更为深入而全面的探讨,将是《道教与书法》的功用了。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道家提倡的上善若水、抱朴守一、致虚守静、无为不争、守柔知常、慎终如贻等主张,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通过解说与道家相关的汉字的字源来解读汉字背后与道家相关的故事,从甲骨文、金文、小篆等的演化,讲述了所选汉字背后蕴含的道家文化,是研究道家文化良好的参考资料。本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正文结合拆字法,对字的意义进行阐释,力求做到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体现正能量;结尾的“道意汉字”,似道非道,道“道”想通,其理一也。本书以小见大,语言通俗易懂,能在较小的篇幅内将较为艰深的道家思想说清楚,具有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本书介绍了广东省博罗县境内的罗浮山这一处道教圣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论。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道教圣地罗浮山的概述,岭南道教祖庭冲虚观,“葛仙祠”供奉的葛洪,罗浮弘道历代传承,新时期罗浮弘道续新篇,道家、道教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可以使读者对道教文化概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鲁迅说,懂得道教,也就“懂得中国大半”。本书以通俗的笔法,介绍了罗浮山这一道教圣地的形成、发展情况,阐述了道教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音乐、艺术、医学、药学、养生、化学、天文、地理及社会心里、习俗、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并融进了大量有趣的道教故事和民间传说,适合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