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劝善书 丁满 编著 地震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丁满 编著 /2011-07-01/ 地震出版社
    • 现代人的生活中。在各种物质的诱惑和名利的纷扰下,精神容易陷入疲惫。有些人可能居于高权位,却感觉不蓟轻松快乐。有些人可能拥有名名车豪宅,却思想低俗。更多的人,在这个社会打拼时丧失了本真,混淆了善与恶,美与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出现断层,应该被传承。我们应该以此引导自己的思想,界定自己的行为。由丁满编著的《劝善书》分为传统道德、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三个部分,透过有关道德的古今典故和感人事迹,结合小至个人的言行举止,大到社会的文化习俗,着重论述比如仁义、守信、谦恭,还比如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等。《劝善书》都有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 ¥10 ¥35.37 折扣:2.8折
    •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 南怀瑾 东方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南怀瑾 /2015-06-01/ 东方出版社
    • 本文共分为八章,皆以道教发展史为中心。因欲说明道教学术之本原,故首先简述周、秦以前儒道等学并不分家之要点。其次,略述周末学术分家,神仙方伎与老、庄等道家思想混合,为汉末以来道教成长之原因。复次,引述魏、晋、南北朝以后至于现代道教之发展,及与道家不可或分之微妙关系。虽其内容本质,原为不一不异,但道家与道教学术思想之方向,毕竟有其严整之界限。唯因包罗牵涉太广,不能尽作详论,但择其大要,及其演变过程之一鳞片爪,俾读者籍此可以窥见概略,并以提供研究者知所入手,抑亦由此而了解秉中国文化创立之道教为何事而已。至于道教与道家学术内容,以及旁门左道等流派演变,有关于中国社会问题者,皆未及言。挂一漏万,有待他日专书之补充。

    • ¥6 ¥29 折扣:2.1折
    • 道法自然:道家文化精神与源流 中国国学通览 中国国学中心 编 人民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中国国学中心 编 /2018-03-01/ 人民出版社
    • 《道法自然:道家文化精神与源流/中国国学通览》系统阐述道家的形成与发展历史。道家馆把以黄帝、老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与东汉末肇始的制度道教当作一个整体来介绍,认为道家有三种形态,即:原初道家、古典道家、制度道教。此后,文本又重点阐释了大道16个核心义理。此后,文本以为道家的医学养生内容极为丰富,故从养生楷模的介绍入手,进而阐述其养生的基本原则,叙说其主要的养生术以及道家在传统医学理论方面的特出建树。在长期的具体修行过程中,道家一方面汲取传统文化的有益养分,另一方面则进行新的开拓和创造。于是,道家文化便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建立了广泛联系。将传统科学技术引入修道领域,并且在修道过程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科技文化,这就是道家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道家不仅在古代科技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

    • ¥10 ¥35 折扣:2.9折
    • 劝善书注译 唐大潮 等注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唐大潮 等注译 /2004-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劝善书又称善书,其名盖取自《太上感应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意。此名出现,当在南宋以降,而劝善书的历史还要远早于此。历史上的劝善书都是一些专门宣传旧式伦理道德、劝人弃恶从善的小册子。这类书籍儒释道三教都有,而以道教劝善专书出现的时间较早,影响较大,数量较多。从内容方面来看,现存道经中数《赤松子中戒经》最早以劝善为专题行文。此书葛洪《抱补子》曾录其名并有引述,学界多认为当出于汉魏,其时道教还处于形成阶段。 本书所收《太微仙君功过路》,从自序中看,作者可能就是功过格这种善书形式的始伤作俑者。功过格羼杂着道教信仰的内容,并且道藏中也收有数量的功过格,这说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道德说教的虚情矫饰之风也深刻地影响了道教。由于功过格以记分赋值的形式评判人的各种言行,倒为我们了解传统道

    • ¥5 ¥17 折扣:2.9折
    • 道法自然:道家文化精神与源流 中国国学通览 中国国学中心 编 人民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中国国学中心 编 /2018-03-01/ 人民出版社
    • 《道法自然:道家文化精神与源流/中国国学通览》系统阐述道家的形成与发展历史。道家馆把以黄帝、老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与东汉末肇始的制度道教当作一个整体来介绍,认为道家有三种形态,即:原初道家、古典道家、制度道教。此后,文本又重点阐释了大道16个核心义理。此后,文本以为道家的医学养生内容极为丰富,故从养生楷模的介绍入手,进而阐述其养生的基本原则,叙说其主要的养生术以及道家在传统医学理论方面的特出建树。在长期的具体修行过程中,道家一方面汲取传统文化的有益养分,另一方面则进行新的开拓和创造。于是,道家文化便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建立了广泛联系。将传统科学技术引入修道领域,并且在修道过程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科技文化,这就是道家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道家不仅在古代科技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

    • ¥10 ¥35 折扣:2.9折
    • 老子·庄子 [春秋] 李耳 著 北京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春秋] 李耳 著 /2006-07-01/ 北京出版社
    •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被梁启超誉为 “道家最精要之书”。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 今鹿邑县)人,被后世称为老子,曾做过周朝管理图书的史官,后因不满于当时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而悄然隐退,不知所终。 关于《老子》的成书年代,一直存在着争议,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奠基于春秋末年,定型于战国初年。成书后共分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两个部分,八十一章,约五千字,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系统,即由论宇宙而论人生,再由沦人生而论政治。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语如长河瀑布,催人警醌。他的整个思想中,“道”是最高范畴,也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其社会政治观则集中体现为 “无为而治”,后世帝王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多

    • ¥5 ¥17 折扣:2.9折
    • 老子·庄子 [春秋] 李耳 著 北京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春秋] 李耳 著 /2006-07-01/ 北京出版社
    •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被梁启超誉为 “道家最精要之书”。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 今鹿邑县)人,被后世称为老子,曾做过周朝管理图书的史官,后因不满于当时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而悄然隐退,不知所终。 关于《老子》的成书年代,一直存在着争议,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奠基于春秋末年,定型于战国初年。成书后共分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两个部分,八十一章,约五千字,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系统,即由论宇宙而论人生,再由沦人生而论政治。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语如长河瀑布,催人警醌。他的整个思想中,“道”是最高范畴,也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其社会政治观则集中体现为 “无为而治”,后世帝王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多

    • ¥5 ¥17.37 折扣:2.9折
    • 中国道教史 傅勤家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傅勤家 著 /2008-01-01/ 东方出版社
    • 1934年中国有两本道教史出版,一本是许地山之《道教史》,另一本是傅勤家之《道教史概论》。至1917年傅氏《中国道教史》出版,方被视为“我国部道教史”。 东晋史学家常璩之《华阳国志》,记载道教五斗米道创立过程最详,曾被视为“中国最早的一部道教史”。但现代学术框架下的部道教史,还是非傅著莫属。 学者葛兆光论近百年道教史研究,把傅勤家与许地山、陈垣、陈国符等名家并举,认为他们共同构建了中国道教史研究的“次历史性的变化”。

    • ¥9 ¥33.37 折扣:2.7折
    • 道教史 许地山 中州古籍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许地山 /2016-09-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

    • ¥5 ¥23.37 折扣:2.1折
    • 劝善书注译 唐大潮 等注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唐大潮 等注译 /2004-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劝善书又称善书,其名盖取自《太上感应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意。此名出现,当在南宋以降,而劝善书的历史还要远早于此。历史上的劝善书都是一些专门宣传旧式伦理道德、劝人弃恶从善的小册子。这类书籍儒释道三教都有,而以道教劝善专书出现的时间较早,影响较大,数量较多。从内容方面来看,现存道经中数《赤松子中戒经》最早以劝善为专题行文。此书葛洪《抱补子》曾录其名并有引述,学界多认为当出于汉魏,其时道教还处于形成阶段。 本书所收《太微仙君功过路》,从自序中看,作者可能就是功过格这种善书形式的始伤作俑者。功过格羼杂着道教信仰的内容,并且道藏中也收有数量的功过格,这说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道德说教的虚情矫饰之风也深刻地影响了道教。由于功过格以记分赋值的形式评判人的各种言行,倒为我们了解传统道

    • ¥5 ¥17 折扣:2.9折
    • 中国道教史 傅勤家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傅勤家 著 /2008-01-01/ 东方出版社
    • 1934年中国有两本道教史出版,一本是许地山之《道教史》,另一本是傅勤家之《道教史概论》。至1917年傅氏《中国道教史》出版,方被视为“我国部道教史”。 东晋史学家常璩之《华阳国志》,记载道教五斗米道创立过程最详,曾被视为“中国最早的一部道教史”。但现代学术框架下的部道教史,还是非傅著莫属。 学者葛兆光论近百年道教史研究,把傅勤家与许地山、陈垣、陈国符等名家并举,认为他们共同构建了中国道教史研究的“次历史性的变化”。

    • ¥9 ¥31.37 折扣:2.9折
    • 中国道教源流 谢路军 著 九州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谢路军 著 /2004-11-01/ 九州出版社
    • 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道教的教理教义,承继了东方伟大圣哲学老子的道家学说,蕴含着睿智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道教与中华古老文明浑然交融为一体,而又独具自己的风骨和特色。千百年来,道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至今仍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占有重要位置。 道教养生方法在我国影响深远,有鉴于此,展开对道教的研究,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当是一件十分有的意义的事情。作者在该书的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是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问题。究竟哪些内容属于道家,哪些内容属于道教,是个不易说清的问题。这种局面的出现绝非偶然。因为道家与道教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7 ¥27.37 折扣:2.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