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学术图书质量分析与学术出版能力建设 ”课题的结项成果,内容包括: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学术出版步入大繁荣、大发展的美好时代;二、学术出版的现状与困境;三、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四、中国学术出版能力的实证评价;五、繁荣发展中国学术出版的对策与建议。六、研究价值与影响力。 中国学术出版具有规模巨大、学术出版工程叠出、学术译著出版长盛不衰、中外学术互动、出版合作日趋密切等发展优势。同时,也受到了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比例、数量与质量的发展严重不平衡、专业化水平低、学术出版规范严重缺失、学术评价体系紊乱等因素的制约。为此,本课题强调:繁荣中国学术出版必须抓住机遇,坚持学术出版的专业化,重新定义学术出版,着力提高学术出版门槛,打造新的学术出版生产链条;重新构建学术评价体系
教材的编写应该根据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对各门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大体有个统一的要求,以便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尽管我们几所高等学校的编辑出版专业起步较晚,目前尚无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学科的建设也还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但教材的编写,仍要尽量结合有关高等学校设置的编辑出版专业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努力做到既有科学性、又有适教性。 此书具有学术性质,根据“双百”方针的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对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作了一些介绍。同时,此书又是一本传统基础知识的教材,又要介绍一些相对稳定的在程度上属于共识的知识。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在介绍各种观点或提法之后,又阐述了取得共识的看法。
本书首次对中外音像出版产业及相关政策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分析,填补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本书界定了音像出版的概念,厘清了“音”和“像”二者的区别,阐述了音像出版介质的演进过程和我国音像出版业的发展历史,并对我国音像出版产业与国际唱片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详尽论述与比较分析,同时,本书就我国音像出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对音像出版业的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书是新闻出版总署的课题,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组织撰写,中国音像协会、国际唱片协会北京代表处和北京印刷学院的专家参与了写作。
如果说数字时代的出版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合作。本书的创作、编辑、生产和出版,就是在出版商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排版公司图书与期刊印制服务公司,内容管理系统开发商,开放图书系统(OBS)公司这些机构之间动态合作的例子,它生动地展示了当今数字技术的实际应用。既是对迄今为止的数字出版“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的集中阐述,也是应用现有相关技术来实践数字出版的例证,真正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给外大多数出版人或准出版人这样一个知识和认识的起点。
这是一本关于书籍、书人、书店、书展、书话、书业发展的书籍。 书缘,是主线,缘于作者对书籍、书店、书业的执著和热爱。“书园随话”展示了书人的不懈、书店的万象、书展的风姿,是爱书人渴望的世界;“笔力书心”梳理记载了书店、书业三十年来坎坷发展之路。虽是一个侧面、一些片断,但其中对书价、市场、经营、管理以及企业改革等问题的探索,源于作者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与其事业发展一脉相承;“读书悟道”以书为媒,介绍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新观点、新理念,是作者的学习心得与做管理的动力之源;“流 年碎影”介绍了书业同行的新发展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思考。
教材的编写应该根据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对各门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大体有个统一的要求,以便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尽管我们几所高等学校的编辑出版专业起步较晚,目前尚无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学科的建设也还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但教材的编写,仍要尽量结合有关高等学校设置的编辑出版专业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努力做到既有科学性、又有适教性。 此书具有学术性质,根据“双百”方针的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对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作了一些介绍。同时,此书又是一本传统基础知识的教材,又要介绍一些相对稳定的在程度上属于共识的知识。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在介绍各种观点或提法之后,又阐述了取得共识的看法。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全书分九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出版学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的基本知识,为出版实践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具体内容包括:出版与出版学、我国的出版业和出版系统、出版资源及其配置、出版物生产活动的组织、出版物市场及其需求、出版物流通活动的组织、出版教育与人才培养、我国出版业的展等。
在图书市场竞争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图书营销?本书提供给你营销实践指南。 与仅关注“市场营销” 的一般性图书营销类书不同,本书以图书设计、印刷、预算等整个出版环节和过程为背景,来研究图书营销,以一种易于理解和实用的方式,阐述了图书营销领域中所有你需要知道的知识。书中有许多可以立即付诸实践的富于创造力的建议。你将懂得如何提高邮寄宣传材料的回复率,如何开发促销人员的潜在能力,如何策划激活一般图书、教育和学术市场等分类图书市场,等等。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图书营销人员从书中可获得具体指导,出版领域各个环节的经营和管理人员也可以从书中获得启示。
自1981年步入书业,作者从营业员起步,到身为一家书域的负责人,至今已20来年。作者参与筹建并主持的浙江图书大厦为同业翘楚,本书整理了大厦从筹建到目前运作期间作者的主要文字,凝聚了他对图书卖场的设计与管理、书店员工队伍建设、书店连锁经营等问题的心得体会。同时站在零售书店的角度上,作者对书业各方面各环节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时出惊人之语,如认为应由市场淘汰部分出版社,主张提高书价等。作者在业内以敢言著称,整理出这份做书店的记录,一方面是对转型期零售书业的个案回顾,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对同样在做书店的朋友有所帮助。
做书店是徐冲的职业,《做书店(增订版)》汇集了徐冲30年书业生涯的观察与思考。 自1981年步入书业,作者从营业员起步,到身为一家书城的负责人,至今已30年。作者参与筹建并主持的浙江图书大厦为同业翘楚,本书整理了大厦从筹建到目前运作期间作者的主要文字,凝聚了他对图书卖场的设计与管理、书店员工队伍建设、书店连锁经营等问题的心得体会,呈现了一位老书人对于图书和图书销售业的炽热情怀。同时,站在零售书店的角度上,作者对书业各方面各环节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时出惊人之语,如应由市场淘汰部分出版社,主张提高书价等。作者在业内以敢言著称,整理出这份做书店的记录,一方面是对转型期零售书业的个案回顾,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对同样在做书店的朋友有所帮助。
书籍,是人类传承文明的主要载体;近代兴起了报纸和杂志,于是文明传承又多了一种工具和媒介,从而新闻与出版并称。但是二者在传承文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各自的特点有所不同。报纸杂志的时效性强、内容多样;书籍则传世久远、影响深远。二者相济,既及时反映了即时发生的情况,又引导人们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人类的文明得以播散和流传。 任何国家的新闻出版事业都是为自己国家的利益服务的,绝无功利的新闻出版事业从来不存在。过去,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只注重了它的宣传作用,而忽略了它还有商品性的一面。这是计划经济导致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很快意识到了出版事业的二重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我国的新闻出版业,一方面要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去建设、发展
书是一种商业现象,是书业企业成功的商业运作的结果。再好的文化产品,离开了有效的商业运作仍然难以大量行销。商业运作虽然不可能具有像“传销”所宣称的“给我石头也能卖得出去”那样的魔力,但是,它的确可以将符合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进行有效地包装并通过科学的渠道大量推向市场。本书中我们选作案例的图书的都是与出版企业成功的商业运作密不可分的。 案例的意义在于它对同类事件的启迪价值。我们采撷近年来我国书业企业在书运作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编成这本书,希望这些成功的书运作实践能够为我国书的运作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图书发行自动化不仅是我国高等学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教材,而且也适应21世纪我国出版发行界现实需求的一本应用著作。本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图书发行自动化的概念、内容及开展应用的必要性、可能性;二、开展图书发行自动化应用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术;三、出版发行部门如何进行图书发行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组织工作;四、图书发行主要业务的微型机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本书是作者在1991年6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发行自动化基础》的基础上,吸收近些年在该领域教学、科研所取得的成果。
本书是“中国学术图书质量分析与学术出版能力建设 ”课题的结项成果,内容包括: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学术出版步入大繁荣、大发展的美好时代;二、学术出版的现状与困境;三、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四、中国学术出版能力的实证评价;五、繁荣发展中国学术出版的对策与建议。六、研究价值与影响力。 中国学术出版具有规模巨大、学术出版工程叠出、学术译著出版长盛不衰、中外学术互动、出版合作日趋密切等发展优势。同时,也受到了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比例、数量与质量的发展严重不平衡、专业化水平低、学术出版规范严重缺失、学术评价体系紊乱等因素的制约。为此,本课题强调:繁荣中国学术出版必须抓住机遇,坚持学术出版的专业化,重新定义学术出版,着力提高学术出版门槛,打造新的学术出版生产链条;重新构建学术评价体系
《高校新闻传播学案例教程丛书:图书选题策划案例教程》本着真实性、典型性、创造性、借鉴性、前瞻性、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原则,在案例选择的标准上也采用了不同向度。人选案例从市场上看,有书、常销书、精品书和品牌书;从策划机构上,有国有出版社和民营出版传媒公司;从策划人方面,有出版社或民营出版公司老总、资深出版人和普通编辑;案例分析有描述型、探索型、解析型、研判型,各不相同。
本书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图书出版业的一部力作,反映了当时美国大众的文化品位。其中不仅涉及克诺夫、兰登书屋、西蒙-舒斯特、哈珀、双日、利特尔-布朗、法尔-斯特劳斯-吉鲁、格罗夫等出版社,还有新美国文库出版社、巴兰坦这样的平装书出版社。书中对那时出版人、天才编辑的出版逸事以及他们对美国文学事业的贡献都有很多精彩的描述。
本书系世界图书销售专家托马斯·乔伊所著,自1964年问世以来享誉全球。本书共21章,系统详尽地介绍了有关图书销售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诸如图书销售经济学,图书发行管理,实价书协议,图书发行规范,机构和技能等方面,该书都有精彩的见解 。该书不仅是一部良好的图书发行人员的培训教材,对我国目前的图书发行改革亦有的供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