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句子有无主语,其主语和话题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是建构汉语语法系统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富于争议的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研究者抛弃印欧语的眼光――句子是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而重新审视汉语句子构造的特性。汉语句子属于话题说明结构,且说明部分也具有指称性,二者形成松散的并置结构,关系类型多样,而不有且只有于论元与谓词的饱和关系。由上述认识出发,宋文辉著的《主语和话题》将综述相关研究,并作适当评论。本书的基本结论是:汉语没有语法化的主语,所谓主语和话题无法分清楚,因而所谓主语也是话题,汉语基本语义角色的配列类型不是宾格、作格型,更不是分裂作格型。
“大学语文”是各类高等院校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植直智慧理性、完善其人格素质、充实其心灵世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往问世的此类教材很多,也各有所长,其中亦不乏使用普遍且影响显著者,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应看到,专为文科以外的大学生所使用的同类教材很少。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本面全日制高等院校非文科专业学生的通用教材,以知识的完整性、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科学性、体例的所颖性为追求目标。
本书是外本探讨中国特色外交理论话语体系的论文集,主要研究中国特色外交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途径、话语体系内涵以及话语体系的传播途径等,以促进外交学理论的中国化,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话语体系。内容包括部分,即中国特色外交理论话语体系的纲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核心概念以及传播方式、中国特色外交实践形态研究、中国特色外交理论话语体系与外交学中国化。
上古之中国,既有天文学,所谓“钦若昊天”,求明了天地自然之现象,而从顺之,以引导日常生活。研究中国上古天文,本身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并且对于深入研究中国上古文化,也有重要价值。本书的作者新城新藏运用西方现代天文学的研究方法,考证我国古籍,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曾著有著名的《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一书。本书为其所写,且增加了更为新颖的注释。
本书承袭了近几十年中国学术界“语言学转向”的立场,试图将中国学术的语言问题进一步转化为文字问题,将文字从语言中解放出来,认为文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手段,更是看待语言的一种方式。从而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汉字符号学理论,其主旨是要纠正“五四”以来中国学术的“去汉字化”倾向,努力恢复汉字的自主性,考察汉字如何成为汉语和汉文化的基本条件和建构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