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单复句格局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印欧化理论无法容纳汉语流水句的事实。就“结构观”而言,汉语流水句不像印欧语一样具有主谓结构、谓语中心;就“范畴观”而言,汉语流水句不像印欧语一样可以分出小句和句子、单句和复句、并列复句和主从复句。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研究转向——由“单复句”转向“流水句”。本书着重评述:一、单复句学说的源流,介绍单复句学说发展过程中值得重视的十三种论说,并从中评辨“局部改良”与“全面改革”两条路;二、单复句学说的困境,指出单复句研究的种种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划分困境,这一困境本质上指向的是汉语的句子观问题;三、从跨语言的角度看单复句问题,指出句子层面的种种划分问题具有跨语言的差异性以及理论的特设性,但也存在某些重要的基础性共识;四、流水句
本书是介绍21世纪是语义语言学的世纪,汉语语法研究和语言信息处理,都需要既能反映汉语典型个性又植根于语言本质共性的理论。人类语言的本质共性是语义性,语义系统的潜在机制是网络性,语义网络的形成过程是建构性。根据语义统一场理论,语形是语义的标记性,词类是语义的聚合性,句法是语义的缠绕性。语义语法学以义征挖掘和义场建构为基础,以语义范畴提取和语义句模抽象为中枢,以基于义征缠绕的语义网络建构为目标。只要对语言系统描写、语言机制探索和语言能力模拟的目标为变,就务必穿越语义的“沼泽地”,而的路引就是语义法学理论。
《语文语法》结合国家大中学语文考试、考纲进行知识分类归纳,涵盖语文语法知识,介绍了常见的语文考试中出现的语法知识,融考试检测、例题解析、语法新体系知识和古汉语语法知识四位于一体。对大中学生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语文语法》共分两编13章。上编为现代语文语法,包括语法浅说,语素,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句子,复句,句群;下编为古代文言文法,包括实词,虚词,文言句子,文言复句,句式变换等,书末附有语法复习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