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王念孙《广雅疏证》中的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以及动植物名词“异名同实”现象等词汇词义问题的全面系统研究,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客观展示《广雅疏证》的词汇词义面貌及其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广雅疏证》从清代至今在词汇词义等方面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广雅疏证》中的词汇词义现象,正确认识王念孙及其《广雅疏证》在汉语语言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拓展《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建立科学的汉语词汇史和现代汉语词汇学提供一些经过整理的实证材料,经过阐述论证的有价值的术语、原理和结论以及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这部词典是据《现代汉语词典》)(1983本)改排而成的。《现代汉语词典》原是按拼音顺序排列,现应读者要求,再出这本倒序排列本,即按多字条目的末一个字的次序排列。
这几年我很看过几本讲现代汉语语法的书,得到一个印象是这些书的读者对象不明确,不知道是为谁写的。好像是谁都可以看看,看了都多少有点收获,但是谁的收获也不大。因为它既不能在理论上有所贡献,又不能在实用上有所裨益。最近刘月华同志把她和潘文娱同志、故桦同志合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校样拿给我看,我愉快地把它看完,觉得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会受到它的读者的欢迎的。
本书的目的是为那些对汉语语法研究有兴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青年教师以及其他语法爱好者指示门径,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语法研究的专门知识,帮助他们掌握比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学习已经被研究实践证明有效的各种研究方法。 本书收录三十多位汉语法专家的论文,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语法研究的专门知识,每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内容包括:总论篇、漫谈语法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语法、汉语和外语对比、现代汉语和古汉语对比、普通话和方言对比、普通话内部的对比、结束语、朱德熙先生论语法研究、眼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汉语语法特点和语法体生活费、汉语语法学史、西方语法学流派等等。
本书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对比研究了汉日语关系从句的句法与语义特征。考察对象主要包括学界较少关注到的旁语可及性等级序列、关系从句标记的类型与分布、关系从句结构在主句中的分布特征、生命度等级序列关照下的被修饰名词语义特征、关系从句与主句的逻辑语义关系。本书使用语料库中大量真实的汉日语语料,在量化统计各类关系从句分布的基础上,探究汉日语关系从句在句法、语义层面的共性与差异,并结合小规模的跨语言语料,验证了汉日语的共性是否属于跨语言共性。最后借助语序类型、形态类型、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汉日语的异同做出了阐释。
本书主要汇集了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无线电陆空通话专业术语及常用词汇,每个单词后标有音标、词性、中文,以及含有本单词的词组或例句及其相应的译文。全书按A-Z排序。
武占坤、王勤两同志写成的这部《现代汉语词汇概要》,注意到词汇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问题,提出了对词汇体系的一些看法。这是很有意义的。学术是在争辩中成长的。尽管某些地方的某些提法可能会有不同意见,但是这条路是正确的。 这部《概要》有很多长处。原书具在,这里就不一一指数。 我国词汇学研究很早,可是作为一个有理论、有规律、有完整的科学体系的语言学科,它又是比较晚的。 回想五十年代,武占坤、王勤两同志和我共同学习时,汉语词汇专著很难找到,当时仰仗的只是学术界前辈著述的启示和并世学者以其辛勤劳动为我们提供的科学研究成果。
本书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形容词和“形名粘合结构”。《现代汉语形容词与形名粘合结构》的研究目标: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词类地位和特点。跨语言视野下现代汉语形名粘合结构的性质和功能。基于真实语料的现代汉语形名粘合结构组配规律。现代汉语形名粘合结构的语义表达。
语义与语音、语法相比,显得更为复杂,它不但属于语言学,还涉及哲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数理科学、翻译学等学科。语义学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息息相关,它处于各种矛盾的思潮和各类学科的汇合处,是人类研究的焦点,因此无论是在西方的语义理论中,还是在我国的语义研究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观点众多,学派林立”的现象。 本书主要从11个方面对中西方语义学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和对比,通过对比可见,西方语义学家所述及的许多观点我国古代学者早有论述,而且有些观点比西方学者提出的要早很多,论述要精彩得多,我国古代学者对语义理论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句法理论日趋抽象,句法派生日趋繁杂,本书作者追溯现今句法理论的历史,指出当下主流句法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本书从语言的生物观出发提出一个新的句法理论——更简句法。更简句法认为音系、句法和语义都有生成性,这三部分形成一种平行架构,通过接口来连接这三个平行的组成部分,句法的作用就在于协调线性音系与语义之间的关联。 这部开创性的著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人类语言结构的崭新的视角,迈出了语言学发展的重要一步,并且对从心理学、生物学、计算科学和人工智能等角度研究语言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指称转喻:词汇语义的认知途径》首先从修辞学、结构主义语义学、认知语义学三方面对指称转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以上视角对指称转喻进行的研究其共同点都是努力探究其在词汇意义表迭、信息传递方面的作用,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修辞学和认知语义学对指称转喻的研究与词汇学对词汇的修辞研究和词汇语义研究在很多地方有重合之处,指称转喻也是词汇语义研究和词汇修辞研究的一部分。
《日语词汇语法研究》内容简介:以前的观点认为,对词内部结构的研究,比如对词素、词根、复合词、词义等研究应该归类于词汇学,但现代词汇学研究也被划入语法学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现代语法学研究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词法的研究,即词类及其构成、词形变化、词汇的意义和功能等。另一个是句法,研究的对象是句子的结构类型和规律。
全书272万字,所收汉语复词词条近七万条(《现代汉语词典》收多音节词条,仅五万),是一部收词完备,具有思想水平、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中型汉语工具书。 这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实用性词典,具有独创性。其主要特色有三:其一、专收双音节复词,是迄今为止汉语工具书中唯有的一部“汉语复词词典”。其二、所收词注明词性,堪称我国部“汉语词性词典”。其三、正序、倒序并排,如“高兴”、“高低”……“升高”、“跳高”,极便查检,是其他词典所不具有的。应当说,在林林总总的工具书中,此书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独具特色。 作者遵循汉语词汇发展的客观规律,精心编纂,仔细推敲每一个词条,汲取了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严肃的思想性、严谨的科学性。此书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注意社会政治性词语的准确性。例如“人权”一词,一般
《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是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审选后选取的92篇作品,内容包括对外汉语教学与教学法、语音与语音教学、词汇与词汇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汉字与汉字教学、第二语言习题与测试、教材研究、师资培训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八个方面,反映了国际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对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质量有的参考价值。
《日语词汇语法研究》内容简介:以前的观点认为,对词内部结构的研究,比如对词素、词根、复合词、词义等研究应该归类于词汇学,但现代词汇学研究也被划入语法学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现代语法学研究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词法的研究,即词类及其构成、词形变化、词汇的意义和功能等。另一个是句法,研究的对象是句子的结构类型和规律。
语义与语音、语法相比,显得更为复杂,它不但属于语言学,还涉及哲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数理科学、翻译学等学科。语义学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息息相关,它处于各种矛盾的思潮和各类学科的汇合处,是人类研究的焦点,因此无论是在西方的语义理论中,还是在我国的语义研究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观点众多,学派林立”的现象。 本书主要从11个方面对中西方语义学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和对比,通过对比可见,西方语义学家所述及的许多观点我国古代学者早有论述,而且有些观点比西方学者提出的要早很多,论述要精彩得多,我国古代学者对语义理论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内容简介:不仅对人类和历史文明影响巨大,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它指示人应当按照怎样的方式来生活。但因其篇幅巨大(66卷),一般人在借鉴学习时不容易把握重点,在生活中碰到具体问题,常不知所措。真应验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古语。其实,里的很多箴言警句简明有力,用不着太多人意的解释,许多经文历来令人喜爱,称为“金句”,值得珍藏在心,回味默想,受益终生,是人生真正的财富。甚至一节经文就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终生受用不尽。 《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把基督徒喜欢和熟悉的金句,按系统和专题加以编选,汇集成书,共分7大方面,52个专题,500句金句,比较全面地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一目了然,方便大家熟读咏诵,并在生活中遵行。
本书以致使动词和致使结构的语义和句法为研究对象,综合了词汇关系结构理论、分布形态学理论、Voice假说和方位主义观,提出Kratzer-Marantz式动词结构模型。基于该模型,本书较好地解决了致使-起始交替动词的彼此生成之争,并对各类致使动词和复杂致使结构的句法生成做出一致的解释。本书还论述了现代汉语动结式与古代汉语V-O-V结构的渊源关系及其与英语中的复杂致使结构平行对应,从而为两种语言貌似不同的结构做出统一的解释。本书将为研究论元结构和词汇的句法生成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