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大家,在20世纪的中国有很大影响力。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 在《四十自述》中,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 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 《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 人生有何意义 为什么读书 青年人的苦闷 不老不朽 四章。 《容忍与自由》是胡适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
吕凤子是中国近现代目前杰出的美术家和教育家,是本土意义的文化、艺术、哲学的全面通悟者和不朽的实践者。文集收集整理了共60多篇文稿,其中部分是新发现的和其他类型的文稿,并对文稿进行了重新核注,使文集能够更完整地反映吕凤子在艺术理论、教育思想、艺术创作三个方面所构筑的成熟完备的体系。本书是吕凤子研究的重要史料,被列入“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图书出版物规划项目。
作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学术的一个总结性工程《跨世纪学人文存》问世后,受到美术界和读者们的重视和欢迎。接续前思,整理编辑近年学界新成果,感到大美纷然,目不暇给。初辑9种,科学与人文兼收,精思与沉潜并重,而主脉不变,在乎平实而富有建设性的研究。9种图书与新世纪同时来临,亦将与新世纪同行,故名之曰《新世纪学人文存》。
《都市漫步者——漫步巴黎的艺术》从文学和文化角度对都市漫步者这一欧洲现代社会的标志性形象的起源和演变进行了研究,它是多年调研、行走、奇遇的积累所得,读者将会从书中了解到社会名流、文人才子、艺术巨匠的事迹。其结构有两方面特点,令它十分新颖。首先,它是一部集文学评论和小说特点于一身的散文集:奇数章为记叙,偶数章为评论。其次,其结构布局可供读者以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阅读:一种常规的、按照顺序的方式,即从章读到最后一章;另一种则更为灵活,符合都市漫步者的风格,模仿他们在城市街道上的动图,给读者自由,任由他们选择自己偏好的顺序进行阅读。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独立的,但得益于一系列呼应和参照,章与章之间又紧密关联。
《缅甸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以缅甸现当代文学思潮 的演进及文学运动、文学现象的消 涨起伏为线索,选入缅甸富有代表性作家的34篇作品,编为30课。每 课内容由作品导读、作品原文、难点词汇注释、作家简介和练习几部 分组成。其中作品导读重点介绍选文的内容要点、主旨及创作特色,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原文;作家简介主要包括作家的生平和创作道路、时代背景、重要著作及影响等;篇末附有思考与练习题。通过对本教 材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开阔文学视野,提高文学鉴赏和阅读理解的能 力。《缅甸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适合大学缅甸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使用,也可供具有中 等缅甸语水平的自学者和文学爱好者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精选了先秦至晚清各个历史时期古代文学遗留下来的诗词曲、散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名篇佳作,并且详加注释,每篇文后都有简洁的作品解题分析,并附有前人的精彩评论,很适于课堂教学使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存的讨论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共处”,还是因为文化的隔离和霸权而导致战争?因此,当今人类文化从总体上说只能是在全球意识观照下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周策纵自选集》作者周策纵是哈佛大学研究员、汉学家,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背景,而又长期在海外从事学术文化研究,学贯中西,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通过《周策纵自选集》你除了将在思想文化、哲理上得到升华外,还可以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努力向外国介绍中国古今学术文化的价值所在。
本书辑录了作家马原在同济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小说多为西方经典,如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哈谢克的《好兵帅克》、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霍桑的《红字》、加缪的《局外人》、马尔克斯的《六点钟来的女人》、纳博科夫的《黑暗中的笑声》等。马原通过自己的阅读版图向大家展现出文学作品的诱惑力,同时也散发出马原式的独特解读魅力。这些文章为首次结集,与读者共享阅读之美。
《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一书记录了后苏联时代新富阶层的崛起。 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一直到普京上台初期,几个甚为瞩目的寡头带领俄罗斯进行了未曾有过的险峻试验。 从权力推手别列佐夫斯基、媒体大王古辛斯基、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银行巨头斯莫伦斯基、青年改革家丘拜斯到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这些寡头化身新秩序的建筑家和鼓吹者,反过来操纵旧制度,推动了财富与权力的联姻。在寡头资本主义走向盛极之时,他们基本上控制了国家的油气、电力、冶金和金融业,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媒体,操纵着舆论。 时任《华盛顿邮报》莫斯科记者站站长的戴维 霍夫曼亲身见证了这段波诡云谲的历史。他参考了大量新闻报道、历史资料和纪实文献并与当事人多次面谈,将新俄罗斯政治权力架构和寡头之间的复杂关系条分
《走在学习路上》是作者徐文秀发表在各大报纸上的关于学习与研究领导讲话思想及诸多风格的文章,全书共分两个板块,20多篇文章,书稿的板块,从不同的侧面和维度,解析了领导特点鲜明的政风、文风、话风,以及诸多方面的风格,构成了一个小系列。第二板块是一组短小精悍、清新隽永的言论,对党员干部加强修养颇有益处。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大家,他的诗多为咏物、咏史、感怀、政治讽刺和艳情诗,清词丽句,蕴藉风流,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其文骈散结合,清新峻拔。《周振甫译注别集:李商隐选集》收集李商隐诗200首、文27篇。周振甫先生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对作品的艰深字句和所用典故都作了清晰扼要的注释,并对作品作了详细的阐释,使读者可以全面、深入地理解李商隐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作为日本现代很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竹内好不仅对中国的现代思想和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力,也对日本现代思想的形成有着潜在和深远的影响。他的追求“在状态之中”的思想方式,与对学院知识生产体制的根本性质疑和抗拒,使他的知识立场有效地非体制化,亦使他如其终生敬仰的鲁迅一样更多地成为了一位思想斗士,而不只是“学者”。“他的社会关怀与战斗精神表现为有效颠覆知识领域内部的权力政治结构,并通过这种颠覆揭示现实社会权力关系的所在,促成精神层面的反思。”他的思想活动与日本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以思想的方式参与了同时代日本的重大现实课题。本书遴选了作者写作于上个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数篇代表作品(包括名文《鲁迅》、《近代的超》等),很好地昭示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竹内好的思想方式与知识立场的形成与发展
《纪德文集:田园交响曲》收入纪德创作生涯早、中、晚期的三部小型杰作:《帕吕德》《田园交响曲》和《忒修斯》,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尝一脔而知一鼎之味,切实地体验这位最复杂多变的大师文学、美学与哲学的独特魅力。
作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学术的一个总结性工程《跨世纪学人文存》问世后,受到美术界和读者们的重视和欢迎。接续前思,整理编辑近年学界新成果,感到大美纷然,目不暇给。初辑9种,科学与人文兼收,精思与沉潜并重,而主脉不变,在乎平实而富有建设性的研究。9种图书与新世纪同时来临,亦将与新世纪同行,故名之曰《新世纪学人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