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大家,在20世纪的中国有很大影响力。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 在《四十自述》中,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 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 《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 人生有何意义 为什么读书 青年人的苦闷 不老不朽 四章。 《容忍与自由》是胡适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
吕凤子是中国近现代目前杰出的美术家和教育家,是本土意义的文化、艺术、哲学的全面通悟者和不朽的实践者。文集收集整理了共60多篇文稿,其中部分是新发现的和其他类型的文稿,并对文稿进行了重新核注,使文集能够更完整地反映吕凤子在艺术理论、教育思想、艺术创作三个方面所构筑的成熟完备的体系。本书是吕凤子研究的重要史料,被列入“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图书出版物规划项目。
作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学术的一个总结性工程《跨世纪学人文存》问世后,受到美术界和读者们的重视和欢迎。接续前思,整理编辑近年学界新成果,感到大美纷然,目不暇给。初辑9种,科学与人文兼收,精思与沉潜并重,而主脉不变,在乎平实而富有建设性的研究。9种图书与新世纪同时来临,亦将与新世纪同行,故名之曰《新世纪学人文存》。
作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学术的一个总结性工程《跨世纪学人文存》问世后,受到美术界和读者们的重视和欢迎。接续前思,整理编辑近年学界新成果,感到大美纷然,目不暇给。初辑9种,科学与人文兼收,精思与沉潜并重,而主脉不变,在乎平实而富有建设性的研究。9种图书与新世纪同时来临,亦将与新世纪同行,故名之曰《新世纪学人文存》。
《章开沅文集》第三卷收录了章先生1984-2011年间的辛亥革命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对辛亥革命研究动态的观察/评论和深化途径的建议,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讨论,对辛亥革命时期重要人物、社会思潮、革命环境的进一步探讨,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深入思考等。
一、 中国古代散文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它和诗歌一样,同是中国古代文学最主要、最有特色的文体形式,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宏丽的文化宝库。为弘扬中华民族 的文化,继承古代散文优良传统,以促进当代散文创作的繁荣和提高,并供广大读者借鉴欣赏,特编辑这套 中国古代散文丛书 ,作为 百花散文书系 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版。 二、 散文文体范围,代有嬗变,古今不同。本丛书所 选,以抒情、记述体等文学性较强的散文为主。人选作家上起自先秦,下迄于清代。按不同作家分别成册。各书篇目排次,原则上以写作时间先后为序,以便读者了解散 文创作的发展脉络、演变轨迹。 三、 本丛书每书分两部分:一为论文,内容除简介作者生平、文学活动外,着重结合选入本书的作品,分析、评 述其散文创作思想特别是艺术特色、散文创作发展历程 及影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精选了先秦至晚清各个历史时期古代文学遗留下来的诗词曲、散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体的名篇佳作,并且详加注释,每篇文后都有简洁的作品解题分析,并附有前人的精彩评论,很适于课堂教学使用。
王勃(650或649-676),字子安,绦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庐照邻、骆宾王以文词而齐名,并称“王杨庐骆”,也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企图改变当时“争鈎纤微,竟为雕刻”的诗风,并将这一理念付诸创作。他的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现实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他的文诸体兼擅,有序、表、放、书、论、颂、碑等,多为骈体,以《滕王阎序》有名,其中“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传诵千古。 王勃家学渊博,隋代文宗王通是其祖父。父亲王福时生当隋唐易代之际,弃暗投明,曾任官于交趾。王勃于唐麟德初年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父,不幸渡海溺水,受惊而亡,年不足三十。 王勃等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旧唐书·文苑·杨炯传》云:“炯与
《启功全集》包括文论与书画两大部分,较全面地收录了启功先生撰写的专著、论文、诗词、题跋、书信、日记、讲学及口述历史,并选辑启功先生创作的绘画、书法精品等。 本书为第8集,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文旅融合的“拱墅模式”研究》聚焦杭州市拱墅区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研究,探索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浙江之路”,助推我国文化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拱墅区多措并举,不断完善文旅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力求实现多维度文旅协同发展,并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文旅融合“拱墅模式”。 《文旅融合的“拱墅模式”研究》基于文旅服务空间、文旅服务平台、文旅服务项目、文旅服务队伍、文旅服务受众和文旅服务制度等六大融合体系,立足拱墅区“联众、全域、科技、惠民”核心发展理念,并依托拱墅实践的“三点一带”服务空间打造、“三项一节”服务项目供给、“三联一云”服务平台建设、“多元一联”服务队伍构建、“多群一体”服务受众覆盖、“多维一体”服务制度保障,最终总结凝练出“全方位
水泊梁山,一片充满神奇色彩的民间文化沃土。水浒故事,孕育千载,传承千载的中华文化精华。本书以流传于山东梁山地区的民间传说故事为基础、整理《水浒》一百单八将及其后代的英雄故事。书中所讲,都是施耐庵《水浒传》中所没有的故事,反映了梁山地区人民对《水浒》英雄的崇拜及希望其有良好结局的美好愿望。
作为日本现代很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竹内好不仅对中国的现代思想和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力,也对日本现代思想的形成有着潜在和深远的影响。他的追求“在状态之中”的思想方式,与对学院知识生产体制的根本性质疑和抗拒,使他的知识立场有效地非体制化,亦使他如其终生敬仰的鲁迅一样更多地成为了一位思想斗士,而不只是“学者”。“他的社会关怀与战斗精神表现为有效颠覆知识领域内部的权力政治结构,并通过这种颠覆揭示现实社会权力关系的所在,促成精神层面的反思。”他的思想活动与日本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以思想的方式参与了同时代日本的重大现实课题。本书遴选了作者写作于上个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数篇代表作品(包括名文《鲁迅》、《近代的超》等),很好地昭示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竹内好的思想方式与知识立场的形成与发展
《隐堂漫录》收录书法家陈巨锁先生的散文杂记,皆历年所为,有新作、也有旧作,集录一册而成,文笔拟古,或妙趣横生,或字字珠玑,不失为一部好的杂文集。内容为作者于名山大川、历史文化、民俗艺术方面的丰富记忆,虽为杂感随想,字里行间却蕴有深深的人生感悟。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
山西东屏太行,西濒黄河,北通塞外,南控中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三晋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献丰富、文化遗产厚重,形成了兼容并包、积淀深厚、韵味独特的晋文化。山西省政府决定编纂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山西文华》,以汇集三晋文献、传承三晋文化、弘扬三晋文明。 《山西文华》力求把握正确方向,尊重历史原貌,突出山西特色,荟萃文化精华,按照抢救、保护、整理、传承的原则整理出版图书。丛书规模大,编纂时间长,参与人员多,特将有关编纂则例简要说明如下。 一、《山西文华》是有关山西现今地域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分“著述编”“史料编”“图录编”。每编之下项目平列;重大系列性项目,按其项目规模特征,制定合理的编纂方式。 二、“著述编”以1949年10月1日前山西籍作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