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学》立足中国现代教育史和文学史的交叉地带,对一个尚未引起学界充分注意的重要现象——燕京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揭示。作者从史料的开掘入手,从校风状况、课程建设、师资构成、校园刊物及学生创作与主流文学社团的关系等角度,对燕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进行丁立体的观照与呈现。对填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空白、推进现代教育与现代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本著都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教室有鬼》包含20篇文章,杨茂秀教授将他对教育的思考和看法娓娓道来,与所有关心教育的大人和孩子分享他的心得。举凡与教育有关的哲学、思想、日常观察所得及作者个人的经历、从父母和师长身上所受的影响,都涵括其中。借由动人的诗句和引人人胜又深富哲理的小故事,杨茂秀教授殷切期望的是教会孩子“哲学的思考方式”,让孩子学会思考。 少一点教训,多一点分享:《我们教室有鬼》强烈传达出对制式教育的焦虑:大人狭隘的思维方式往往阻碍孩子无限发展的可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多一点分享,少一些教训。因为教训只会带来怨怼,分享却往往海阔天空。《我们教室有鬼》内容生动有趣又极具深度,是所有思考教育的成人与青少年都能悠游其中的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