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科学》课程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综合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DAB030309)”的结题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我国近现代科学教育的滥觞与发展;概念转变科学教学的理论基础;概念转变科学教学概述;引发认知冲突:解构迷思概念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一、《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教学卷(1922年~1949年)》所编资料,按类项分节汇编。 二、本书所编资料,原则上照录全文。其中有内容重复及与主题无关部分,则略去,仅摘录与主题相关的部分,所略部分,以“(略)”注明。 三、本书所编资料,一般沿用原标题;原无标题,则根据内容酌拟标题。其中为区别私立东陆大学与省立东陆大学编者在原标题中加了“(私立)”。 四、本书中的国名、地名、人名、院系及专业名称(包括全称、简称)、纪年表述、数字书写、文字(包括中、外文)用法、序号及标点等基本保持原貌。汉字数字书写大小混用及数字书写方式不一,如“捌拾万式仟五百”,则编者规范处理改为小写,即“八十万二千五百”,又如“三四五”,则改为“三百四十五”;有的资料原件无标点,由编者加以标点。对一些旧式书写格式,编者
《教育与心理统计》(SPSS应用)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教育心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内容、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国外盛行的社会科学统计方法SPSS在教育心理统计领域的具体应用、操作。既有理论性及其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是一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问题的创新性著作。本书主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元理论,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动态、概念澄清、学科建设、本质论争、价值追问等问题;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和实践前沿问题,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公共关注、组织建制、空间整合、转型研究、系统建设等问题,以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学的内部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育教学参考。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国际社会倡导的可持续社会发展理念中的关键内容。从《达喀尔行动纲领》到《教育2030行动纲领》,国际社会连续推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推动全球各国发展公平的、优质的、终生的全民教育。本书在详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全球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进展状况,重点介绍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策略、进展、问题和经验。
《中国本土教育学: 中的教育智慧》以《论语》中的教育智慧为主线,将孔子不教而教、仁者爱人、为仁由己、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六经皆艺、学思习行、人本启发的教育思想,融入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发展成为教育的艺术观、人本观、道德观、对象观、目的观、内容观、学习过程观和主体观等,从而建立起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本土教育学,为解决当代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与启迪,使教育“诗意地栖居”。 《中国本土教育学: 中的教育智慧》值得广大教育研究者,大、中、小、幼教师,家长及文史工作者研读。
《探索中国大学治理之道:同济大学章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是对同济大学章程建设过程中所积累的理论、成果、经验的总结,及对章程未来实施的前瞻。书中介绍了大学章程建设的理念、开展的研究、基层实践和形成的制度性成果,是针对完善现代化大学制度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雷冬冬编著的《做优选的自己――梦想触手可及》采访了已毕业或仍在读的学生,请他们谈择校以及在读的体验,试图从学生这个度来探究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深度探秘靠前课程教育。书中五十余名学生的案例代表了因各种原因来到光华剑桥的学生的成长经历。这里有他们谈及自己从靠前体系转到靠前课程体系,如何适应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如何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变得自律,如何开始找回自己、找到自信,又如何抓住机会,学会选择、学会挑战自己,并很终进入世界名校就读的故事。这些故事、这些感受、这些成长,都让我们坚信,在目前的阶段,借助国外已发展成熟的教育模式,让我们的孩子接受世界优质的高等教育,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本书将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实验改革大致划分为“学科实验改革”“教学实验改革”“单项实验改革”和“综合实验改革”四种基本类型,梳理、概括、反思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的核心思想与基本模式,全景式地勾画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的历史脉络,展示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的非凡历程和辉煌成就,为眼下的教育实验改革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参照。
《解密高校博物馆 全国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发展研究报告》首先提出了当下我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通过调研得出的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基础设施以及体制机制等概况;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剖析了影响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的潜在变量及其动因。借助与国外大学博物馆的各方对比研究,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博物馆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后,进一步明晰了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功能定位及内涵,并通过四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指出需进一步构建高校博物馆“双循环”文化育人体系以及促进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发展策略。
《叙事探究:焦点话题与应用领域·京师教育叙事研究》重点探讨了叙事探究领域的若干焦点话题,回顾了叙事探究的发展历史,描述了叙事探究与其他研究方法之间的边界空间、分界状况和张力;展示了叙事探究在组织研究、教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多领域的具体运用;突出了叙事探究,特别是跨文化情境中的叙事探究的复杂性;展望了叙事探究的未来。
本书侧重于总结自1998年UNESO世界高等教育论坛召开以来的10年里世界高等教育的几大发展方向。正如该书副标题“追踪学术革命轨迹”所表明的那样,高等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将对未来的学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变化的关键引擎包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几乎每个国家都在发生)、信息通信技术的影响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公众利益/私人利益”之争、全球知识经济的崛起以及全球化的其他表现。 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高等教育学研究者、学生、行政管理者和感兴趣的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