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濂编著的《遵生八笺(上下)(精)》是一部内容广博又切实用的养生专著,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主要文献之一,明代高濂撰。据说他幼时患眼疾等疾病,因多方搜寻奇药秘方,终得以康复,遂博览群书,记录在案,汇成此书。刊于公元1591年。二十卷。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等八笺,很有参考价值。
高濂编著的《遵生八笺(上下)(精)》是一部内容广博又切实用的养生专著,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主要文献之一,明代高濂撰。据说他幼时患眼疾等疾病,因多方搜寻奇药秘方,终得以康复,遂博览群书,记录在案,汇成此书。刊于公元1591年。二十卷。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等八笺,很有参考价值。
由高似孙著的《高似孙集(上中下)(精)》收录了《剡录》、《史略》、《子略》、《纬略》、《蟹略》、《砚笺》、《骚略》、《疎寮小集》、《选诗句图》、《剡溪诗话》共十种作品,包含了高似孙行世的全部著作。整理者又广泛搜集高氏散佚诗文,汇为补遗,又参考诸家成果,撰定《高似孙年谱》。本书是高氏著作迄今 完备的整理本。
王徵是明代科学家。字良甫,号葵心,陕西泾阳人。天启、崇祯年间,任直隶广平府推官、南直隶扬州府推官及山东按察司佥事等职。从政后留心经世致用之学,后以经算教授乡里,致力于传授西方学术,为 早的陕籍天主教徒之一。对传播西方科学、促进文化交流卓有贡献,被誉为“南徐(光启)北王”。主要著作有《周易参同契注》、《百字牌》、《辨道篇》、《元真人传》、《学庸义解》、《两理略》、《辩道说》、《历代发蒙》、《百字解》、《兵约》等。科技著作有《西儒书》、《 直解》、《西书释译》、《新制诸器图说》等。 由林乐昌先生编校的这部《王徵集(精)》不仅有功於中西文化交通史的研究,而且也有功於中国古代科技史和关中学术文化的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王令集》内容有南山之田赠王介甫、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送黄任道歌、翩翩弓之张兮诗三章寄王介甫、我策我马寄王介甫、无衣一首招黄任道归、效醉翁吟、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我思古人答焦千之伯强、鲁仲连辞赵歌等。
本书是关于古籍整理方面一部非常实用的教材类读物。作者黄永年根据自已多年从事古籍整理的经验以及古籍整理自身在方法、工序、相关知识上的特点,将全书分为八章阐述,包括:底本、影印、校勘、辑佚、标点、注译、索引、其他,涵盖了古籍整理的各个方面。全书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也有一些理论上的总结,系统性强,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文笔娴雅流畅,通俗易懂。尤适合于文献学专业的青年友们入门之用,对于与古籍整理有关的学科研究人员也有很朋的辅导作用。
本书是中国古代田园诗鼻祖晋陶渊明诗文辞赋作品的笺注本。以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宋元诸本及总集、类书,笺注重于史实、本事、名物、地理、人物,并单列评析一项,于诗文作意,发隐抉微。末历代和陶诗六种及年谱简编、作品系年,语词、人名、篇名索引三种,是陶集注本中的集成之作。
本书是作者倾注十年心血的力作,于农桑“作劳之暇,每以笔墨自随,时时辍耕,休于树阴,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萃而录之,题日《南村辍耕录》”(元孙作《南村辍耕录叙》)。书中记载了元代帝王谱系、历史沿革,和对金石古器、珍稀法帖、书画裱轴、曲谱药方、天文历法、玺印碑铭、扶乩符谶等文化秘籍的考辨识鉴,并提供了参考文献。作者精于鉴赏和书法,载录了经目的法书、书谱和稀见碑帖。同时对元杂剧院本类目、戏曲流变及民俗民风亦多所探究记述。通过独特的社会视角,发掘出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元代社会风貌,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给今人以有益的启迪。
浪迹丛谈是清代后期名臣梁章钜(17751849)的著作。清代学者梁章钜晚年创作了《浪迹丛谈》、《浪迹续谈》、《浪迹三谈》笔记,其中的山水笔记内容注重实证考据,风格古朴平实,与张岱的山水小品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由此可见乾嘉学风对梁氏的影响。《浪迹丛谈续谈三谈》由梁章钜所著,供相关读者阅读。
遡书契而计之。则六经以下皆说也。然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立乎上古。以指。后有作者。皆其小者矣。汉、唐、宋俱有小说。姑勿论。予纂明史艺文志。至说类约三百七十家。其最多者。陶宗义说郛。陆楫说海。徐武功前四十家小说。谷神子后四十家小说。弇州四部说。其一也。其他丛谭璅语。更仆难数。然或博物君子。有心撰述。则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还取诸物。骋辨于坚白同异。钓奇于山海幽深。若是者。仆病未能。且不暇。归田数载。耄及健忘。酒阑梦觉。偶忆生平载籍所传。宾客所话。参以臆见。随笔著録。为挥麈之一助。汇而次之。得杂说若于卷。大抵雅俗间出。褒贬不论。洸洋悠谬。可笑人也。昔欧阳公作归田録未成。而序先出。神宗亟索观之。公因其中纪述有碍者。则去数十条。又嫌卷帙太少。乃撮取里巷委屑戏笑不急之事以足
张载(1020-1078),字子厚,号横渠,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宋代理学主要奠基人,关学学派的创始人。张载发展了气一元论思想,为古代中国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成者。本书为张载的著作集,以明万历三十四年(
《焦氏易林》源于《易经》,然与之又有迥异独特之处。《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较之《易经》卦爻辞有10倍之多,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焦氏易林》则在六十四卦基础上复变六十四,亦即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这样,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变为另一卦称之为“之卦”,然后在“之卦”后配以相应的文辞,即所谓的四言诗卜辞。《易林》占辞与《易经》卦爻辞同是占辞,但《易林》皆为统一的四言诗格式(偶见三言诗),而《易经》则无此统一格式。《易林》是四言诗无疑,就像《诗经》那样,只不过简短而已!故有人赞日:“古雅玄妙”,“世人无识,但以占卜书视之。”“异响幽情,深文急响”,“简妙”。“《易林》以理数立言,文非所重,然其笔力之高,笔意之妙,有数百言所不能尽,而藏裹迥翔于
本书收录的是晚清政界、学界、工商界重要人物张之洞致其同乡、“清流”干将张佩纶的六十二通书信及两首诗稿,图片展示原件,配有释文和笺注,内容主要为两人相约前往琉璃厂搜购古玩、书画、文献和交流鉴赏心得,以及筹商修建畿辅先哲祠和编纂《畿辅先哲录》等事,反映了二张当年交往的频繁和密切程度,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年二张及京官们在公事之余的日常活动状况。这批手札由可居室主人王贵忱先生收藏,均未见《张文襄公全集》及河北版、湖北版《张之洞全集》著录,笺纸精美考究,弥足珍贵。
《罗振玉学术论著集:面城精舍杂文甲乙编(又永丰乡人四稿)》收录罗振玉《面城精舍杂文》甲乙编及《永丰乡人》四稿。计有《面城精舍杂文甲编》、《面城精舍杂文乙编》、《云窗漫稿(永丰乡人甲稿)》、《雪堂校勘群书叙录(永丰乡人乙稿)》、《雪堂金石文字跋尾(永丰乡人丙稿)》、《雪堂书画跋尾(永丰乡人丁稿)》等6种。这些著作皆是作者艺术品位和学术眼光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出一国学大家的治学轨迹和学术内在理路,从而生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敬意和温情。
《焦氏易林》源于《易经》,然与之又有迥异独特之处。《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较之《易经》卦爻辞有10倍之多,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焦氏易林》则在六十四卦基础上复变六十四,亦即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这样,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变为另一卦称之为“之卦”,然后在“之卦”后配以相应的文辞,即所谓的四言诗卜辞。《易林》占辞与《易经》卦爻辞同是占辞,但《易林》皆为统一的四言诗格式(偶见三言诗),而《易经》则无此统一格式。《易林》是四言诗无疑,就像《诗经》那样,只不过简短而已!故有人赞日:“古雅玄妙”,“世人无识,但以占卜书视之。”“异响幽情,深文急响”,“简妙”。“《易林》以理数立言,文非所重,然其笔力之高,笔意之妙,有数百言所不能尽,而藏裹迥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