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是明代文学家张岱撰写的一部小百科全书,全书共计二十部、一百二十五类,收录四干余条目。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政治人事到礼乐典章,从日用文玩到花鸟虫鱼,从三教九流到神仙方术,广采博收,无所不包。
书评人、作家绿茶走访27位中国当代文化名家,围绕读书与藏书展开了深度对谈。在书房这一富于智识的精神空间中,书房主人畅叙个人阅读经历,阐说读书观与藏书观。在内容选择极为分散的 ,书对我们意义何在?从他们的故事中,或许能得到某种解答。
二十多年前出版的《法治论》(1989)和《权利论》(《法治论》姊妹篇,原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两书,是最早提出“法治论”和“依法治国论”的名著,堪称法学界的一块耀眼的路标。对两书所阐述的基本观点,作者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修正。甚至可以说,作者更加坚持两书所确证的信念和立场。而那些基本观点,即使是在当下,也远未过时。 此次修订两书,一是订正了讹误之处;二是尽可能将书中所引汉译本著作按当下通行本予以引证和注释,对中国文献的引证和注释,亦依此例处理;三是书名变动,《新民说:权利论》一书,版书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1993年),此次修订版,更名为《权利论》;四是《法治论》增加了一章——余论: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最后,《权利论》增加了“代第3版后记”。 《
暂时没有内容
《江南旧闻录(故乡风物长)》是作者朱学东通过笔触,寻找自己童年的记忆,对年少时曾经走过的路、发生的事,所见所闻的记录和随感。内容极具江南乡土气息和人文特色。文笔清秀,易于阅读。《江南旧闻录(故乡风物长)》主要写作者对故乡风物的回忆,从中反映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二十多年前出版的《法治论》(1989)和《权利论》(《法治论》姊妹篇,原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两书,是最早提出“法治论”和“依法治国论”的名著,堪称法学界的一块耀眼的路标。对两书所阐述的基本观点,作者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修正。甚至可以说,作者更加坚持两书所确证的信念和立场。而那些基本观点,即使是在当下,也远未过时。 此次修订两书,一是订正了讹误之处;二是尽可能将书中所引汉译本著作按当下通行本予以引证和注释,对中国文献的引证和注释,亦依此例处理;三是书名变动,《新民说:权利论》一书,版书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1993年),此次修订版,更名为《权利论》;四是《法治论》增加了一章——余论: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最后,《权利论》增加了“代第3版后记”。 《
本书通过钩稽相关历史资料,考察了中唐“春秋学派”形成与的过程,说明一家私学如何进入以科场为代表的官学体系之中,具体考索了中唐诗人与这一学派与学风之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晚唐主要的诗歌流派与诗歌风格形成的学术背景,从学术思潮、学术方法、上人知识结构诸方面分析了中晚唐学风的转变对诗风演变的具体影响、并从这一角度对中晚唐诗歌的审美特征作了新的阐释。
《视觉010:我不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了》讲述了一组年轻人抛去顽固的自我,最终走向成熟并拥抱生活“庸常”的故事。菲尔,一个还没做好准备就当了父亲的年轻人,孩子的到来毁掉了他对婚姻甜蜜的想象,也逼迫着他学习爱和照料一个弱小的生命,菲尔最终接受了成熟的蜕变,也理解了“大人”口中那些陈词滥调的真正含义;68岁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来到中国,讲述了她创作背后隐藏的爱的动机:最重要的不是表达自我,而是去倾听他人。杰西卡曾经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钟爱阴郁的感受和悲伤的美。然而成为母亲后她不再将世界的中心放在自己身上,从而进入了人生中温和自信的阶段。冲绳是日本文化和地理意义上的“飞地”,冲绳人也经常遭受歧视,许多人因此试图隐藏自己的冲绳身份,直到长大后,他们才重新理解这片土地所蕴藏的
本书是作者继十多年前风行读书界的《棔柿楼读书记》之后的一部学术著作之余的随笔集。作者被读书界称为“奇女子”,所作古代名物研究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在《读书》从事十年编辑之中更是接触了当今诸多学术精英。作者笔下的文字别具一格,且拥有众多忠实的读者。
本书的几场讲演就是在上述三种张力中展开的。在今天,谈文化问题离不开现实问题,而谈现实问题又只有通过中西、古今、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才能深入。自从1980年代起,我研究中西文化比较这个课题已有二十多年了,我的观点一以贯之,从来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借鉴西方文化来批判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用这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的互相了解和中国文化的提升。这种提升,也可以说是“弘扬”。弘扬不是口头上鼓噪和宣传的事,而是需要身体力行地进行理论上的创造,中国文化有多大的生命力,就看她能否雍容大度地吸收异己文化的因素来营养自身,通过新陈代谢而排除毒素,更新自身。我把这叫作“新批判主义”,并认为这是整个21世纪中国人所必须完成的一件世纪工程。
这本大英博物馆于2011年出版的图册收录了几百年来欧美各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近百枚馆藏书票。其中当然少不了镇馆之宝——丢勒为好友皮尔克海默设计的藏书票。从19世纪末捷克犹太裔版画大师-埃米尔?奥利克,德国象征主义雕塑家、版画家兼作家马克斯?克林格,到20世纪初美国黄金时期五大家之一的斯宾塞利,从英年早逝的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插画大师奥布里?比亚兹莱,到古典唯美的奥地利颓废主义的代表-弗兰茨?拜劳斯,以及德国版画名家-希格蒙德?利平斯基,这本图册不仅汇集了英伦艺术家、-雕刻家、刻字大师埃里克?吉尔,英国木版名家约翰?莱特的书票作品,欧陆其它地域艺术家的作品也一览无遗,比如:捷克木刻大师约瑟夫?瓦哈尔,比利时雕版画家,邮票设计师马克?塞维林等。
《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告诉我们鲁迅是冷峭的高山,不经历沧桑世事难以明了。胡适是开满鲜花的平原,让人随时随地都能从他那里获得如沐春风之感。汪曾祺是精致的园林,有小桥流水、乱石横空、修竹茅屋,野菜清茶,锅碗瓢盆,让人觉得亲切。他一生慢悠悠的画几幅画,写几笔字,炒几个小菜,喝口浓茶,写写文章。多少年之后,我们才知道,这叫小日子。
看到《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这个书名,读者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拿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来说,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例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的全面崩溃、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略决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都是对近代中国的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为什么偏偏要挑出1947年这一年来写呢? 当然,前面说到的那此年,都可以而且值得写一本研究专著;而1947年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有它特殊的地位。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二十年来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国民党从优势转变为劣势,在内战战场上从进攻转变为被动挨打,由强者变成弱者;反过来,中国共产党却从劣势转变为优势,在战场上从防御转变为进攻,由弱者变成强者。双方力量对比在一年内发生的这
本书以《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引导读者从言语交际的角度——人物说话时的自我身份意识、人意识、言语目的、语境等——来欣赏《红楼梦》,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领略曹雪芹笔触的精微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