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传统礼仪考 丁广惠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丁广惠 /2016-05-0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这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国传统礼仪及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作品。以敏锐的思辨剖析了礼仪与礼的异同,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分析了礼仪的特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论述了礼仪的传承性,从人文角度和情感层面阐释了礼仪的情感色彩。又纵观古今,横涉四域,总述了礼仪的形成。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系统地论证了礼仪的历史演变,本书所阐发的现代礼仪的发展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当今礼仪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部著作,文献资料翔实,内容全面丰富,考据真实严谨,论证精审严密,是丁先生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礼仪发展为当代礼仪研究的填补空白之作。

    • ¥35 ¥207.37 折扣:1.7折
    • 周代殷商礼乐接受研究
    •   ( 0 条评论 )
    • 逮宏 著 /2013-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殷、周易代以后,殷商族群丧失了文化上的话语权,但其礼乐活动作为一种涉意实践依然存在。由于殷、周两族群文化上存在差异,故传世周代文献记载的殷商礼乐,不可避免地浸染了周人的价值判断。《周代殷商礼乐接受研究》在近百年来考古发现的基础上,试图传世文献立场,重新解读殷商族群的礼乐活动。

    • ¥31 ¥240 折扣:1.3折
    • 清礼之间-论明清之际的礼学转向
    •   ( 0 条评论 )
    • 刘永青 著 /2014-11-01/ 人民出版社
    • 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两种令人瞩目的现象:一是重情思潮的涌动,一是礼学复兴之蔚起。这两种现象看似互不相关,然而,礼因情而生,情藉礼而显,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联系,共同推动着明清之际的礼学转向和发展,并使得这一时期的礼学研究呈现出其独有的时代特征。本书正是以此为中心,从对情和礼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立足于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通过对重情思潮在明末清初社会思想和民众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从思想契机和社会根源两个方面展现出这一时期礼学复兴的可能与必然,揭示出明清之际礼学复兴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重情思潮和礼学复兴两种现象的演进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阐述明末清初学者们在重情原则下从起源、本质、功能、发展等方面对礼的理论建构、在治礼中所坚持的缘情崇古的礼经诠释方法以及在礼秩重建

    • ¥31.12 ¥240.24 折扣:1.3折
    • 《六艺该摄一切学术-马一浮说儒》
    •   ( 0 条评论 )
    • 于文博吴光 /2018-07-01/ 孔学堂书局
    • 马一浮先生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精研儒佛道、打通文史哲,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一位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本书着重介绍马一浮的儒学思想、学术活动及个人生平,将其儒学思想定位在“六艺论统摄下的现代‘新经学’”,系人物传记与个人学案的融汇和升华,既能全面理解马一浮的儒学思想,又能纵览其全幅生命。

    • ¥47.27 ¥272.54 折扣:1.7折
    • 中国传统礼仪考 丁广惠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丁广惠 /2016-05-0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这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国传统礼仪及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作品。以敏锐的思辨剖析了礼仪与礼的异同,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分析了礼仪的特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论述了礼仪的传承性,从人文角度和情感层面阐释了礼仪的情感色彩。又纵观古今,横涉四域,总述了礼仪的形成。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系统地论证了礼仪的历史演变,本书所阐发的现代礼仪的发展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当今礼仪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部著作,文献资料翔实,内容全面丰富,考据真实严谨,论证精审严密,是丁先生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礼仪发展为当代礼仪研究的填补空白之作。

    • ¥35 ¥213.37 折扣:1.6折
    • 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
    •   ( 0 条评论 )
    • 郭英德 /2012-10-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修订版)》指出中国古代的文人集团包括学术派别、文学侍从、文人朋党、文人社团和文学流派等几种类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各种类型的文人集团都以文学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文人集团借助集团心理、集团意识的中介,与文学风貌发生了密切的关联。文人集团所具有的集团心理和集团意识,往往开启或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并造成集团文学的从众现象,对文学的变迁影响甚巨。

    • ¥48.87 ¥275.74 折扣:1.8折
    • 古典思想世界中的礼乐生活:以《礼记》为中心
    •   ( 0 条评论 )
    • 成守勇 著 /2013-06-01/ 上海三联书店
    • 当下,我们对礼乐生活图景的理解虽然可通过流传下来的实物器具去遥想,更重要地可能还得从历史文献中去寻觅领会。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礼记》不仅记载了“礼仪”,还对“礼义”做出自身独到的书写——其不许多具体、细微的礼节仪式描写,还对许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礼事活动所蕴涵地意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说明——为我们理解礼乐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有见于此,《古典思想世界中的礼乐生活(以《礼记》为中心)》尝试从文本《礼记》着手去探寻礼乐生存全景,开启礼乐生存样式下所蕴涵的精神旨趣与意义,同时,在礼乐生活视域指引下深化对文本《礼记》的理解与领会。文本《礼记》之成书情况较为复杂,《古典思想世界中的礼乐生活(以《礼记》为中心)》编者更多是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对前人论述做出的甄别,从而对《礼记》有一总体

    • ¥34.72 ¥247.44 折扣:1.4折
    • 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
    •   ( 0 条评论 )
    • 李俊芳 /2014-11-01/ 中华书局
    • 书稿从礼仪的实践即施政的角度,系统考察了汉代的礼仪建设,对汉代皇帝即位礼(皇帝即位天子即位)册命礼(册后礼册立太子礼册立诸侯王礼)朝礼(大朝礼常朝礼诸侯朝礼)皇帝巡幸礼养老礼的仪节及其演变,以及保障礼仪实施的官员和皇帝施政礼仪的功能等,都做了认真的梳理,并分析了汉代礼仪建设受儒家思想影响,以及以确立和加强君主专权为目的的特点本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42.4 ¥262.8 折扣:1.6折
    • 中国传统礼仪考 丁广惠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丁广惠 /2016-05-0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这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国传统礼仪及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作品。以敏锐的思辨剖析了礼仪与礼的异同,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分析了礼仪的特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论述了礼仪的传承性,从人文角度和情感层面阐释了礼仪的情感色彩。又纵观古今,横涉四域,总述了礼仪的形成。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系统地论证了礼仪的历史演变,本书所阐发的现代礼仪的发展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当今礼仪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部著作,文献资料翔实,内容全面丰富,考据真实严谨,论证精审严密,是丁先生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礼仪发展为当代礼仪研究的填补空白之作。

    • ¥35 ¥207.37 折扣:1.7折
    • 为什么唐朝会出李白
    •   ( 0 条评论 )
    • 祝勇 著 /2018-10-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本书包括《永和九年的那场醉》《为什么唐朝会出李白》《宋徽宗的光荣与耻辱》《吴三桂的命运过山车》等作品。为祝勇近年散文创作的经典之作。全面展示了祝勇追求散文写作趋于开放化、更接近人性和人心、更接地气的决心。在祝勇的散文中,没有被空洞的形容词填充得满当的文章,他摆脱了不管是时代还是散文传统加诸在他身上的层层束缚,自由自在地在文字的世界中调兵遣将。

    • ¥41.45 ¥260.9 折扣:1.6折
    • 宗臣研究
    •   ( 0 条评论 )
    • 顾国华 著 /2014-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宗臣是民代文学复古派的“后七子”之一,其散文名篇《报刘一丈书》被选入《古文观止》,广为流传。但长期以来学界对宗臣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报刘一丈书》的赏析,或者在对“后七子”的整体研究中略有涉及,对于宗臣其人其作的系统性研究一直是个空白。顾国华副教授的《宗臣研究》在占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宗臣置于明代中期学术思想和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系统考察宗臣的思想、作品,并从其与“后七子”其他成员的关系的角度重新认识宗臣,得出了不少新见,将宗臣研究整体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 ¥36 ¥250 折扣:1.4折
    • 古人的文化
    •   ( 0 条评论 )
    • 沈从文 /2014-08-01/ 中华书局
    • 《古人的文化(插图典藏本)》为沈从文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随笔集,以“古代文化”为主题,涵盖古人的穿衣打扮、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文化生活、工艺美术等内容。

    • ¥36.36 ¥250.72 折扣:1.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