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古本山海经图说(上下册)》 有图有文的《山海经》保留了荒古时代的壮观景象,开了中国文化史上以图叙事的先河。尽管六朝和宋代以前的《山海经》古图已佚散不存,而现存于世的明清诸家《山海经图》中的畏兽异鸟图对理解这部天下“奇书”、认识远古社会及山川信仰,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作者从外现存的9种古本《山海经图》中,遴选出古图1000幅,并撰写图说,在比较中追索《山海经图》的来龙去脉,在山海经研究史和神话海陆空史上独辟蹊径、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艺术与鉴藏:东亚艺术与美国文化》讲述了艺术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亚洲人审美观的、迥异于西方的东亚艺术品,是如何吸引又影响到美国人的品位和美学观念?《艺术与鉴藏:东亚艺术与美国文化》作者通过大量的档案材料,厘析了艺术品、收藏家、古董商、艺术史家、博物馆之间的巨大关系图,论述了美国对重要东亚艺术品的鉴藏过程,东亚艺术如何影响美国文化,以及艺术收藏与国际政治和商业贸易的互相影响:全书内容引入入胜,富于启发性,是一部关于艺术、文化与外交互动关系的先锋之作。
《楚文化概要》阐述分析楚文化的六大支柱(包括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乐舞、老庄哲学、屈宋文学)及五种精神(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开发融合、爱国怀乡、和谐诚信),揭示楚文化的内涵与特质。楚文化是中国古代诸侯国楚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楚国先民吸收了华夏先民所创造的先进文化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向前发展。现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区;河南省东南部、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北部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湖南、江西也是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的中心地区;贵州、云南、广东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受到了楚文化影响。
这是一部长篇人物传记文学,作品一扫过去那些枯燥的资料化、政治化、模式化叙述文化,在记述了的华侨旗帜陈嘉庚的爱国办学的业绩的同时,着重刻划了他的拳拳报国之心,高尚的自省精神和的人格力量,当然,作者也没有漏掉陈翁作为一个平常人的生活情操。
本书包括了伊朗人和世界古代文明、伊朗人对文化的影响、伊朗人和学术、波斯语和波斯文学。
陈文著的《越南科举制度研究》是一本系统研究越南科举制度的学术著作。该书以中越关系史和中越文化交流为背景,以丰富的中国文献和鲜为靠前学界所知的越南汉喃文献为基础,以越南的历史朝代为脉络,从缘起、发展和本土化等角度对越南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入解读,是在中越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内进行的一次有益深素。
......
本书从历史和人文的维度,叙述了植物的历史及其与宗教文化的渊源;欧洲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绿色侵略与植物移民;现代人的植物崇拜;介绍了欧洲的许多植物种类,描述了植物神奇的奥秘和趣味;植物是如何引起人们对旅行的爱好的;植物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善解人意;植物的天然药房与巫医的祖传秘方;什么是植物的生物钟,科学家如何揭开生物钟之谜;植物的共生现象和植物的性关系;植物多样性等等。书中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蕴涵着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和寓意于其中的环保意识和观念。本书德文版曾获德国青少年文学最高奖。